文|杨志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展望
文|杨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讲师、
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根据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规划研究(2014—2020)”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战略》对中国社会组织量化指标进行了预测,在2013—2020年期间,中国社会组织全职雇佣人数年均增长人数需达到226.82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224.36万人,与自然增长数848.55万人的缺口数为1375.81万人。【马庆钰、廖鸿(2015):《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此同时,当前的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发展处境:一方面,是公益慈善事业飞速发展,基金会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正以一个惊人的幅度在增长。另一方面,在基金会数量激增的同时,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导致“人才真空”现象的出现。【人民政协报(2015-03-04):《王名委员:大力推进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人民政协报》。】
在国内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紧缺的客观现实下,社会需要哪些类型的公益慈善人才?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核心能力?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2010),就从使命倾向、能力以及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公益人才素质模型核心维度,提出NGO的岗位可以分为操作型(项目/志愿者/其他)、发展型(筹款/公关传播/研究/管理人员/HR)、支持型(行政/财务)三种类型,其中发展型岗位人才胜任力最欠缺,能力和经验是行业人才软肋。
北师大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提出,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本科生应具备“创意思考、专业认知、组织管理、问题解决、沟通协调”五大专业核心能力,其中创意思考包括批判思维能力、逻辑推断能力、思维开拓性、创造性思维、洞察力等;专业认知能力包括把握行业趋势、了解机构运作、熟悉政策法规、建立专业概念体系等;组织管理能力包括项目规划、执行、评估能力,筹款设计、营销、执行与评估,媒介与公共传播管理,财务与税收管理等;问题解决能力包括研究工具使用能力、资料收集、分析与解释能力、从事基本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政策批判能力等;沟通协调能力包括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文书写作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虽然实务界和高校都在尝试着去构建这类型人才的胜任力模式,或者提炼专业核心能力,从近几年学术界与业界发布的多份公益慈善人才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调研或研究报告来看,在调研的范围的设定上遇到对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才难以界定的尴尬,所以多项研究直接将公益慈善领域“职业”人才等同于社会组织“专业”人才。但是公益慈善领域包括哪些范畴?该领域的专业人才与社会组织领域专业人才有什么区别?似乎都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或者进行模糊化处理。
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深圳大学。
一是“2+2跨专业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该模式采取“2+2”模式实现跨专业人才培养,前面两年在原专业修读学科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从第三年开始择优录入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修读“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课程,如“金融+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传播学+公益慈善事业管理”。毕业后不独立授予学位和毕业证书,提供写实性结业证书,或毕业证书专业名称上标明“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该项目创立于2012年5月,由北师大珠海分校、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合作办学,是全国首个公益慈善管理本科项目。每年招录40名学生,至今已招收四届共165人修读,已有超过90名毕业生,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等公益组织。
二是“四年制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该种模式采取的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公益慈善管理方向”,面向全国招录四年制本科生,按照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方向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独立组织教学管理,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于2014年9月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于2015年9月开始招收首届四年制本科生,当前还没有毕业生。毕业后将颁发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证书。当前两所高校都已向教育部递交了试办“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申请,拟申请正式设立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由专业方向培养逐步过渡到独立专业培养。
三是“辅修双学位模式”,代表高校为“深圳大学”
该种模式采取依托行政管理专业以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方式开设公益创新专才班,于2015年6月首办,招录30人。该模式按照跨专业修读课程,引进创客教育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管理学基础课程+公益慈善特色课程”。学生完成相应标准学分的修读,可在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双学位或行政管理双专业证书,并获颁公益创新专才班结业证书。2“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推动非营利管理、公益慈善专业方向硕士与博士生培养,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设置专业研究方向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行政管理专业下设相关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在社会工作专业下设相关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在民族学、伦理学等专业下设相关研究方向;二是设置专业研究方向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三是设置专业研究方向进行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MPA教育中设置了相关专业课程,北京大学、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在MBA教育中设置了相关专业课程,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在MSW教育中设置了相关的专业课程。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公益慈善研究院或学院,系统推动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发展。3“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代表高校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也建立了社会组织专业或者专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大致分为几种类型:一是以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为依托开设社会组织管理方向,甚至将学系也定位为社会组织管理系,如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二是依托民政管理专业开设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如长沙民政学院;三是依托企业管理专业开设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方向,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四是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方向,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从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多保留了原专业的核心课程,从组织管理的角度适当增加了社会组织管理领域的相关专业课程,如社会组织管理、基金会管理、项目策划等。4“在职教育培养模式”,代表项目为“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
在职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面向市场提供机构中层及以上成员、未来领导者的培训项目,如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慈善千人计划·老牛学院、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公益星火”计划、明日公益计划、新公益领导力发展研究班、AHA社会创新学院、绿创家计划、秘书长必修课、青年公益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创想计划、社会福利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黄埔公益领导力协力营等等。这些项目主要以培养领导型、复合型、跨界领袖、社会创新实务人才为目标,面对包括领导者、中层以上员工、一线员工、学者、企业、媒体记者、大学生、创业者等人群,从职业教育方向规划相关在职教育课程。
回顾和简单评估国内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难发现,基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非营利组织管理、慈善学、公益慈善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仍无法达成共识,对其学科的归属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多元价值取向仍共存,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2 受师资的影响,很多学校开设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多是借力发展,跨系间师资研究与教学力量的整合力量较弱,绝大部分高校属于依托传统的方式拓展办学资源。
3 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对跨学科、跨专业人才需求尤为突出,因涉及学科整合、教师资源共享、立体培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各高校创办公益慈善领域相关专业的积极性,只有少数高校通过政策创新或政策变通处理的方式来尝试推动。
4 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开始朝跨界、跨学科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按照市场导向思维来设计课程体系,倒逼高校开始与行业组织、大型慈善机构进行合作,这种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反映了我国当前公益慈善教育经验不足的现实选择,同时还契合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本文由“公益慈善学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