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洁
夏虹曾是一位不幸的乡下女孩,7岁时,她遭遇车祸失去了双臂。但身残志坚的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用脚代手,不但自己穿衣、吃饭、洗脸、梳头,生活完全自理,还学会了用双脚绘画、打电脑、剪纸……在全国残运会上,她夺得了女子200米、400米和跳远3个项目的铜牌;凭借自己的实力,她考上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圆了大学梦。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她应邀向与会各国领导人的夫人,现场表演了用双脚剪纸的绝技……
没有双臂的小学毕业生,靠刻苦自学完成中学课程
1977年夏天,夏虹出生在黑龙江省绥棱县长山乡保江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夏虹的父母都是农民,妈妈没上过学,爸爸夏遵福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1984年5月15日,夏虹随姥爷去镇上看运动会。运动会结束后,夏虹跟着姥爷高兴地往回走。可就在过一处马路时,夏虹被一辆疾驰的汽车撞上,当她扑倒在地的瞬间,车轮从她的双臂上碾过,她顿时疼得昏迷过去。
夏虹在去医院的路上被姥爷的哭喊声叫醒。看着姥爷满脸泪水,懂事的夏虹安慰说:“虹儿没事儿,姥爷别哭。”第二天,从急救室病床上苏醒过来的夏虹发现自己已没了双臂,着急地问妈妈:“我的手呢?”妈妈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病房里的人也都哭了……
时年7岁的夏虹失去双臂,刚开始连路都走不稳。她像一两岁大的小孩子一样,需重新学走路,每天在父母的协助下,开始练习走路掌握平衡。她常常摔跟头,而且总是头先着地,跌得头破血流。好强的夏虹怕父母伤心,总是咬紧牙关忍住泪水,用头发挡着摔破的额头,膝盖跌破了,找张纸贴上接着练……
夏虹8岁时,多了一件心事。她想,自己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可是父母为什么从未对自己提上学的事呢?有一天,她对爸妈说:“我想去上学。”爸爸无奈地说:“孩子,你没有手怎么上学?”小夏虹说:“我不能写,可以听呀,我一定会好好学的。”父亲夏遵福拿出纸和笔,写了“上学”两个字,对女儿说:“你只要能把这两个字写下来,就让你上学。”
为了完成父亲布置的“作业”,更为了能上学,夏虹用嘴咬着笔练写字。一连10多天,她的嘴唇磨破了,眼睛累花了,口水不知流了多少,可字还是写不好。后来,她干脆用脚趾夹着小树枝在地上乱画。妈妈对她鼓励说:“你用脚试试写字,看看会怎么样?”妈妈拿来本子,让夏虹用脚趾夹着铅笔练写字。刚开始由于力量把握不好,铅笔尖经常折断。她不气馁,脚趾间磨出了血泡,仍咬紧牙关坚持练。右脚练疼了伸不直,她就换左脚继续练。
终于,夏虹用脚趾夹笔把“上学”二字写在本子上。夏遵福欣慰地笑了,高高兴兴地带女儿到了学校。学校开始说不能收,当学校领导了解到夏虹上学的决心,并看到她写的“上学”二字,深受感动,答应接收她上学。
夏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她不但学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也很突出,经常受到班主任的表扬。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到学校要走5里路,加上回家吃午饭,一天就要往返20里路。后来,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离家更远了,夏虹只好辍学。从此,她在家刻苦自学,经过3年多的苦读,靠自学完成了从初中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自强不息不断进取,22岁圆了大学梦
1995年,夏虹写作的第一首诗歌《红叶》,在《绥化地区报》上发表了。她在诗中写道:“送你一片红叶/也许/你会认为它并不完美/但它却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所以人们才为你陶醉/啊/红叶/你品格如此的高贵/那是因为/你给人们爱的安慰……”接下来的几年里,夏虹的诗歌、散文频频见诸于报刊。
1995年5月,夏虹接到了代表绥化地区参加黑龙江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的通知。为了备战全省残运会,她每天早晨3点多钟起床锻炼,3个月没脱衣服睡觉。训练中,夏虹时不时摔倒,她的右脚上,至今还有一块当年留下的伤疤。
1999年,夏虹参加全省第三届残运会,获得短跑冠军。后来,她又在全国残运会上,夺得女子200米、400米和跳远3个项目的铜牌。
在1999年省残运会期间,夏虹曾跟佳木斯的一个队友开玩笑说:“我想到你们那儿的‘三江美院上学,不知人家能不能要我?”这位队友感慨地说:“你这么要强,如果我是校长,一定免试录取你!”后来,经佳木斯残联与三江美院联系,夏虹于1999年10月初接到佳木斯残联的通知,说三江美院同意她报考。
考试时,在答完试题之后,学校一位负责招生的老师,想看看夏虹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故意对她说:“夏虹,你能给我们倒杯水吗?”夏虹笑笑说:“没有问题啊!”接着,她用脚熟练地拿起暖瓶,把一个一个杯子倒满了水。这一幕,令在场的所有人员都信服了。
1999年11月10日,22岁的夏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位于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的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报到,成为装潢设计系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一名正式的大学生。
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夏虹用脚拿起了画笔,开始从简单的线条画起。因为没有手,她要付出比常人辛苦许多倍的努力。她经常一画就是半天,有时右脚累得抬不起来,就练习用左脚画,直到脚趾磨出血泡,冬天脚背冻裂出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夏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
在学校期间,夏虹生活完全靠自理,穿衣、吃饭、洗脸、梳头、写字,她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同班的女同学都知道,夏虹的衣服没有系扣,全是拉链的。穿衣服时,她先用双脚把衣服的拉链拉上,再用嘴叼着衣服,在双脚的协助下,把衣服套在头上,身体抖一抖,衣服就穿好了。夏虹最拿手的绝活是用脚开门,右脚高抬用脚趾夹着钥匙开锁,拔下钥匙后,再用脚把门关上。而且,夏虹还能熟练操作电脑,用脚趾打字是她的又一个绝活。
就这样,学画画、打电脑……夏虹都能用脚来完成。在大学里,她既是学生会干部,也是广播站编辑和主持人。她的乐观和开朗,感染了众多老师和同学。
到北京艰辛打拼坚持做义工,经北京残联推荐献艺APEC贵宾
2003年10月,夏虹大学毕业。她在哈尔滨实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注册了一家网络传播公司。可由于没有经验与资金,公司很快就经营不下去了。
2004年11月,夏虹孤身一人到北京打拼。在中国残联和北京市残联的帮助下,一些企业相继聘用了夏虹,她先后干过文秘、话务员、设计等工作。在那段漂泊的日子,最困难时,夏虹身上只剩下不足10元钱。
2005年下半年,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杜海龙,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知道了夏虹曲折的人生故事,被深深地感动。他主动联系上夏虹,郑重地向夏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随着双方了解不断加深,夏虹欣然接受了杜海龙。
2006年5月1日,夏虹和杜海龙喜结连理。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儿子。
有了孩子后,杜海龙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生活,毅然辞掉了出版社的工作。他们夫妻俩一起创业,租了一问平房,办起了自己的工作室。房间里有办公用的桌椅和4台电脑,除了他们夫妇之外,还聘用了两名员工,都是聋哑人。
夏虹用她那双灵活的脚,创造了许多奇迹。她不但会用脚趾画画,会用脚趾电脑制图,还会用脚趾夹针刺绣。别人用手能做的事,她都可以用脚来完成。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她仍然坚持经常到北京慈善义工协会做义工。
2010年年初,夏虹又学会了用脚趾夹剪刀剪纸。同年夏天,在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大厅,她那精湛的剪纸和针织才艺,引来众多中外友人的喝彩。近几年来,夏虹还多次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大奖。
2014年5月,夏虹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节目。失去双臂的她,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脚上功夫:书法、绣花、剪纸、切菜……她的绝技,让现场观众惊叹不已。
2014年8月,北京市残联推荐夏虹,为参加北京APEC会议的各国领导人的夫人现场表演剪纸技艺。为此,夏虹专门设计了一幅由和平鸽、康乃馨及心形图案构成,名为《同在蓝天下》的剪纸作品。
“在现场完成这幅剪纸作品后,我用双脚将剪纸的一角递给彭丽媛。我们一起向大家展示了作品,到场的第一夫人们都纷纷鼓掌称赞!”夏虹回忆道。那天,夏虹还和张海迪提议,教第一夫人们学习中国剪纸,并将印有蝴蝶图案的红纸发给大家练习。“马来西亚总理夫人让翻译告诉我,希望我以后到马来西亚教他们剪纸。”夏虹说。
夏虹还介绍,当时,彭丽媛将她事先剪好的“福”字,送给在场的第一夫人们,并用英语向她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福”字的寓意。简短的互动后,第一夫人们走到下一个展台观摩,而彭丽媛又返回来拥抱了夏虹,并亲切地鼓励她说:“听说你现在在做很多公益的事情,非常棒!”那一刻,夏虹的眼中充满了激动的泪水。
现在,夏虹在北京打拼已经超过10个年头了。在她心中,始终有一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想给丈夫和儿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在家里,夏虹用双脚能做饭,包饺子、烙饼等都能做,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愿意吃,这令她感到欣慰。这些年一路走来,夏虹与丈夫杜海龙的爱情,依然真挚温馨,情深意浓。我们祝愿她的事业和家庭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