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礼平/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人文社科部
2013年,教育部等五个部门联合发文指出“要全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1]。据报道,我国农村有三千多万儿童跟随其监护人流入城市,成为随迁儿童,他们在融入新生活和新环境的过程中,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2],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行为、学习、文化方面的社会适应问题,如何消解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加强现代网络技术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档案的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促进随迁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观文献,我国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心理适应堪忧。随迁儿童进入城市后,城乡生活环境的巨大差距导致其内心难以平静,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思想冲突,进而会产生非理性的认知和情感,其中自卑、失落等情绪较为突出。研究发现,随迁儿童与流入地的融合度较低,表现为内向、自卑、孤独、退避、疏离感和受歧视感等心理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些心理问题,随迁儿童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3][4]。
二是行为适应偏离。研究表明,随迁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分别达到了31.0%和20.1%,与城市儿童相比,随迁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较为突出[5];同时,随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8.2%;在性别方面,随迁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8.9%,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强迫、交往不良和多动,随迁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7.5%,位列前三的分别是违纪、性问题和多动[6]。
三是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是指根据主体自身学习和所处环境的需要,调整自我状态,以实现自我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研究表明,不少随迁儿童进入城市后,一方面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存在较为严重的语言交流障碍,最终表现为学习兴趣减弱、学习动机渐失、学习效果差,学习适应问题突出,另一方面,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迥异,学校氛围、师资状况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也使其产生了诸多学习适应问题[7]。
四是文化适应欠佳。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后,他们在语言文化、教学环境、生活习惯、价值观、伦理规范、社会规则上与城市状况相差甚远,此外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差,与同辈群体关系较为疏远,有时甚至遭到城市儿童的歧视和欺负,以上都可能导致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出现。研究表明,随迁儿童在社会文化认同中表现为自我否定、城市适应困难[8]。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互联网产业时代的到来,在未来数年至数十年间,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都将被互联网化”[9]。在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随迁儿童人口基数庞大且其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的今天,笔者认为依托于“互联网+”思维和数字信息化技术构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迫切且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建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意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学校实现动态管理提供便利。建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控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基本特点及发展变化,特别是随迁儿童由于父母工作不稳定而频繁变更学校和调动档案,较之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具有易于携带、保存和提取的特点,为学校对其动态管理提供了便利。
二是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建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教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控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基本特点,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展现更为科学的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便于个体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教自律[10]。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建立为个体深刻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完善自我提供了有利平台,随迁儿童通过网络平台查阅、了解档案中有关自我社会适应状况的基本特点,可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优势和不足,进而在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是有利于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当前我国共有随迁儿童三千多万,为其建立社会适应电子档案并完善相关数据平台,能够使决策部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全面掌握全国随迁儿童的基本情况,为决策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信息,便于决策部门制定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进而逐步解决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
本文将随迁儿童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归为三个方面,即基本资料、社会适应状况和相关建议。一是基本资料。主要考察其人口学资料、随迁基本信息、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政治面貌、户口性质及所在地、出生地、当前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随迁基本信息包括随谁迁入、居住年限、搬家情况、择校频次、回户籍所在地频次、是否曾为留守儿童(留守年限、由谁监护、留守年龄阶段、与父母联系的频次)等内容;家庭生活环境包括监护人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和规模(如家庭子女数、是否为单亲)、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庭教养方式、监护人对子女教育的信念和期望、对子女学习的监管、与学校的互动、是否具备独立的学习空间等内容;而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则包括学习习惯、学业成绩、思想品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在社会适应基本状况方面,主要考察其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学习适应以及文化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心理适应问题主要包括自尊水平以及是否有孤独自卑、焦虑和抑郁倾向的状况;行为适应问题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有无违纪和攻击性等方面的情况;学习适应主要包括如学习成绩、学习自信心、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的表现;文化适应则主要包括语言、生活饮食、制度规范、社会规则、城乡文化等的适应情况。
三是相关建议和对策。即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适应呈现相关的阅读书目或相应的应对策略,如,针对心理适应问题,借助转移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针对行为适应问题,采用行为干预、团体辅导等;针对学习适应问题,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相关的学习理论、学习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针对文化适应问题,通过对不同文化领域或层面的多方了解,逐步调整认知,进而客观认识和评价不同文化。
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平台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和独特性于一体,包括在线社会适应测量、线上虚拟仿真、社会适应档案、社会适应图书馆等模块,同时具有完备的配套服务如APP软件系统、云平台的电子档案数据平台。该平台具有隐蔽性、渗透性、便捷性、及时反馈以及数据永久储存性的特征,是一种便捷、高效、全面、立体地反映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状况的电子档案优势平台。
一是在线社会适应测量。该模块中导入《随迁儿童基本资料表》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随迁儿童在网上回答测量问题,网上电子档案平台自动保存答题内容,后台结合《随迁儿童基本资料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自动分析,并针对分析内容结果自动推介相关隐性教育游戏或在线图书馆中的相关匹配书目。二是线上虚拟仿真。它是指“利用网络媒介模拟产生的虚拟三度空间环境,提供使用者关于视、听、触等知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或与之进行交互作用”[11]。平台设置反映人际交往(师生交往、学生关系)、与人合作、学业动机和认知、文化认同的虚拟仿真卡通游戏,了解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及发展的特点。三是个人社会适应档案。首先,档案模块主要呈现随迁儿童历次在线测量、线上模拟仿真以及班主任或责任老师登记评价的结果,具体主要通过数据、表格、图式、案例资料等方式呈现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及其某一适应性方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呈现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总体情况和某一方面的情况。其次,档案平台中一方面会呈现随迁儿童基本信息的情况,另一方面还会呈现个体社会适应基本情况及其与整体社会适应情况的比较结果,由此可看出个体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且针对不同个体和部门呈现不同建议,如,针对政府决策部门主要呈现宏观指导性意见,针对教师主要呈现如何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策略,给随迁儿童如何进一步提升的建议。四是在线社会适应图书馆。该模块收录有关社会适应的书目和专家建议,并设置在线专家答疑功能,帮助随迁儿童尽快适应社会。
此外,还需解决和关注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电子档案平台应是全国性的,国内所有中小学都是平台资源的使用者、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二是积极推进学生学号终身制,同时学生以学号、身份号码、姓名作为登录账号,密码由自己设定;学校登录账号由电子档案平台的开发或教育主管部门分配,通过输入学生学号,学校可以任意调出随迁儿童基本信息档案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此外,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调出学生资料,组成随迁儿童管理档案群,电子档案管理群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和删减成员、增加学生基本信息、录入学生社会适应基本状况,同时还可添加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家庭状况等一系列情况。这样就确保了电子档案信息的动态性发展,为政府决策部门、学校和学生自己及时了解其社会适应性发展提供了便利。三是要增强随迁儿童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即认识、理解、分析、批判、把握、使用媒介的能力。研究表明,我国随迁儿童媒介素养还很低[12],提高其如何使用基本电子档案平台的能力,对于准确掌控其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各中小学对电子档案平台采用专人负责制,同时形成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的台账制度,要求班主任定期汇报反映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基本特点或典型案例的台账,以便录入个人电子档案,为相关部门和个体开展动态教育、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综上,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互联网+”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档案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对于消解我国随迁儿童乃至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身体健康等健康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笔者虽然就电子档案平台的模块提出了一些设想,但依然较为浅薄。期待相关研究者在下一步研究中进一步厘清理论基础、丰富数据库模块,建立健全全国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数据平台,切实为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个体不断完善自我以及为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效服务。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林红.同筑关爱工程 共建爱心档案——四川省留守儿童档案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档案,2015(3):38-39.
[2]徐礼平.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16(15):29-32.
[3]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2006(1):165-169.
[4]徐礼平.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 30(5):1-3.
[5]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 24(2):54-59.
[6]张丽,张建华,栾筠竹,等.广州市白云区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特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50-2952.
[7]徐礼平.随迁儿童学习适应问题非智力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6(24):29-32.
[8]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12-18.
[9]陈国嘉.互联网+传统行业跨界融合与转型升级新模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2.
[10]王素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 2010(10):12-13.
[11]Unity Technologies.虚拟仿真与游戏开发使用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
[12]郑素侠.参与式传播在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应用——基于河南省原阳县留守流动儿童学校的案例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4):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