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健古雅 质朴天然——论甲骨文书法欣赏

2016-02-03 18:54刘颜涛
殷都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甲骨文书法

刘颜涛

(安阳市文联,河南 安阳 455000)



劲健古雅质朴天然
——论甲骨文书法欣赏

刘颜涛

(安阳市文联,河南 安阳 455000)

甲骨文契刻书法艺术表现在线条挺拔劲峭,长方体字形是最美最合度的形体,基本章法形成是直书,自上而下,自古而左的章法格局开启了书法的传统款式。甲骨文笔墨书法家的作品,有的参以小篆笔法,有的模仿刀契之痕;也有的发挥毛笔性能,又追求契刻神韵。

甲骨文书法;契刻艺术

一、引言

在人类发展史上,文字的创造和应用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而在世界上以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古文字为主的各国古文字中,汉字则是唯一从产生到现在延续使用数千年还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一棵长青树。而以汉字书写作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是世界所公认的最为纯粹的中华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草、行、隶、楷等今文字字体先后成熟的魏晋时代,先秦古文字退出了社会习用字体的舞台,仅在特殊场合使用。尽管如此,也有对它们艺术特色的高度赞扬,并依然有书法家喜欢运用古文字作为书法的表现形式。但从书学理论到艺术实践看,目前都明显存在着厚今文字字体而薄古文字书法的倾向。虽然由于文字演变和古今审美意趣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倾向的产生属“势在必然”, 但是古文字书法和今文字书法所能体现的审美范畴,所能造就的艺术意境是完全不同的,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同样,古文字书法中不同字体的书法也是这样。因此,如果缺少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成熟字体(如古字中的甲骨文、金文、楚简、帛书等)书法,这个系统就是不完美的,中国书法这座“东方艺术的最高峰”就不那么雄伟壮丽了。为了全面继承和弘扬传统书法,我们应该在重视今文字书法的同时,加大对整个古文字书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力度。

殷墟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我国最早有系统的成熟的文字,不仅表现于字的个数之多,也表现在字的结构复杂,古人所说的“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找到实例。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甲骨文被著名学者王懿荣发现至今的百余年中,有许多前辈学者在甲骨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开拓的关键性作用,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甲骨学史上的“四堂”:即参照《说文》并利用金文字形与卜辞相互验证,考释出大量甲骨文且纠正了不少《说文》谬误,在甲骨的搜集、著录、考释等方面都做出突出贡献的雪堂(罗振玉);将卜辞系联为有系统的古史材料,用以重构商史并推测其社会制度,使《史记·殷本记》和《帝王世纪》等书所传的殷代王说得到物证的新史学开拓者观堂(王国维);将盘庚迁殷至商纣灭亡8世12王的200多年历史划分五个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王朝断代说”创造者彦堂(董作宾);以研究古文字手段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并在商世系的考证和甲骨文字的考释等方面,有许多独特创见的鼎堂(郭沫若)。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给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字学界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课题,也对中国书法有着巨大的影响。它那千姿百态的构形,高古雄强、质朴劲健、清丽可人的艺术风格,闪耀出巨大的艺术魅力。1937年郭沫若在其《殷契粹编》的自序中说道:“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细者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者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固亦间有草率急就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而亦自成一格。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笔墨犹然,何况用刀骨耶?……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宋镇豪先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系列丛书”《甲骨文论丛》前言“甲骨文——中国书法之源”中,更有详尽精辟的论述:“甲骨文字造型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原则和共同心理,即平和稳重的审美观,字体结构有上密下疏、左右均衡、四平八稳、大小参差、随类赋形、同字异构等几大特征,基本笔势有点画、直笔、圆笔三种,点画表现含蓄内敛,直笔表现刚劲挺拔,圆笔表现溜走柔和风格,由此组合成强弱、疏密、轻重、快慢、节奏变化的旋律,其章法布局则应于甲骨生态的大小不同空间,文辞亦因之长短不一,字与字,行与行,取长补短,错落有致,相互应接,浑然一气,布成一个意趣天成的格调。可以说,埋藏地下久历千年的甲骨文遗物,不仅是中国书法的‘鼻祖’和源头,且其高起点、合规度、具变宜的书学素质,先声正源而导流后世书法,成为陶冶玩衡于较浓意趣境界和融古推新的原动力所在。”总之,甲骨文书法不仅有内容的表现、视觉的冲击,还有通过字体本身的变化组合和结构造型流露出来的书家心态和情感诉求,以及意境的体察和文化融通,进而形成了立体的美学感受。

学习甲骨文书法,自然离不开甲骨文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甲骨学的研究。而在截至现在为止已发现的4500个左右单字中,无争议的可识字仅1000多个,真正可用的字还不足1000。用这样有限的字来书写现代诗文,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学和文学等修养,及诗词和书法创作的双重能力。而学习甲骨文书法的方法,和学习其它书法一样,就是“取法乎上”,临摹历史上的经典碑帖,选择优秀的甲骨文实物和原拓影印本,反复临摹,悉心体会。近期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中国碑帖名品(一)·甲骨文名品》印刷精美,其它如刘正成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一)·商周甲骨文》和王本兴先生编注的《甲骨文拓片精选》等,也是很适合我们临摹学习的资料。更为详尽丰富的当然就是煌煌巨著《甲骨文合集》了。

殷商甲骨文是古人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出来的,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书法则是用笔在纸上写出来的。所以我们这里甲骨文书法欣赏分两个部分:一是甲骨片上“以刀代笔”的契刻书法艺术,一是“以笔代刀”在纸上书写甲骨文的笔墨书法艺术。

二、甲骨文契刻书法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10多万片甲骨文,几乎都是用刀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偶尔也发现一些书而未刻的朱书和墨书遗存,对我们探索甲骨文用笔极具参考价值。在照片(亦称影本)、拓本(亦称墨本)和摹本这三种文字的著录和传播方式中,以睹实物的照片和字迹清晰的拓本相结合,是研究契文和临习书法的最好方法。

宋镇豪先生论甲骨文书法道:“以高起点、代有变宜的书风及技巧,表明中国早期书法自生成阶段始,即因领受意匠深沉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而显出早熟性的特色,并一举具备了刀笔、结体、章法三大始终影响后世书法流向的要素,其书艺的本身即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晚后书学的流变,更引导了当代书法包括篆刻艺术的创新。”我们从笔法、结构、章法入手来领略甲骨文契刻书法之美。

因为龟甲兽骨的质坚和契刀的锋利,所以甲骨文的线条挺拔劲峭,别有异趣,更能体现出“书到瘦硬方通神”。甲骨文笔画主要由“点”、“直线”、“弯曲”组成。其“点”多拟形表意,显得含蓄蕴藉。在甲骨文字中多以“字缀”的形式出现,以“点”为例,其所表示的定义很多,如表示水滴,谷米粒、泪滴、血滴、尘土、气味、唾沫等。其形态各异,有的形同三角、米粒,有的壮似枣核、纺锤。起笔以笔尖轻轻逆入,使甲骨文更显得生机灵动而又含蓄沉稳。有画龙点睛之妙。其“直画”线条瘦劲、坚挺、犀利、峻峭,既有用笔洗练干净利落的“疾”,又不失控制笔锋、力度稳重、入木三分的“稳”,表现出“以刀代笔”的锋利与爽快,体现出“刀笔味”的凝重与古雅,达到线条遒劲秀美,气意连贯,稳重大方,气势逼人的境界。甲骨文转折独具特色,由于以刀代笔的缘故,甲骨文的转折绝少圆转,多是由两笔交接而成,因而交接处方折居多,峻骨爽气,清癯犀利。有时为了避免交接形成的圭角和雷同,在两笔交接之处,常常是笔断意连,活泼生动,自然天成。其“弯曲”笔画,也始终保持中锋的瘦劲圆浑,同样彰显出孙过庭称赞的“篆尚婉而通”之美,“弯”而愈劲,“曲”而能筋强骨健,即如“折钗服”。于婀娜中仍保持刚劲和遒练,圆浑中仍不失润丽和柔媚,且刀笔流畅,气息贯通,通而愈节,流畅而紧駃,风神毕现。而有些一笔写不下来的辐度较大和复杂的“弯曲”,虽为分段重新起笔书写,但于接点处既不留空隙又不留接点,更是显得起伏连绵,峰回路转,曼妙多姿。

甲骨文书法的结体,为汉字的字形之态奠定了基础,其字体大都以长方形为主(长方形字体占75%,方形字体占20%,扁方形字体占5%),在占绝大多数的长方形字形中其形体都是5:8和5:3的形态,这种长方形符合黄金分割比率的原则,是一种最美最合度的形体。汉字是在象形字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甲骨文中象形字占有相当的数量,一些非象形的会意字、形声字,就其构成的各个部件来说也都是以象形为母体,所以说甲骨文的象形字,真正体现了“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概括地表现出物象最基本和最富有特色的那部分。正由于字体具有象形的特点,在结体上随体赋形,任其自然,而且往往一个字有很多种不同的字形体态,使甲骨文字的结构更加“千姿百态”。从甲骨文中众多的“鸟”字,即可看出结构有别,体态不同,情趣各异。有的安详栖息,有的昂首鸣转,有的注视前方,有的环顾背后,有的刚刚降落,有的正欲飞翔。一个个活灵活现,神气十足。所以,甲骨文的字体结构虽以端正为基础,却不拘于端正,在字的结构上常常显示出灵活性、生动性和多样性。其形体态势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因势而行,不拘一格,又以一个重心为基础,使其参差错落,穿插迎让,偃仰开合,顾盼呼应,动静起伏,在灵活自由、错综变化中,又显得均衡、对称、稳定。甲骨文的结体重视构形上的稳中有动、欹中有正,既能体现恣意的创作情感,又合理自然,不着雕痕,体现了书家对宇宙法则和造化神功的体认。

甲骨文刻辞的章法,基本形式是直书,有右行的,也有左行的。我们现在书法创作的自上而下书写,自右而左排列的章法格局和传统款式,便是由甲骨文最先确立的。殷商人立下的这个规矩,至今已延续了3000多年。在章法布白上,甲骨刻辞的又一特点就是它注意材料的大小、形状和卜辞内容多少及卜兆纹路进行铺张。如有的多条卜辞并列,每条卜辞因字数多少的不同,行首和行尾便不齐平。有些方形字群的多条卜辞,往往排叠成“塔形”结构,错落有致,相当美观。有的整版文辞密密麻麻,犹如繁星密布于天穹,有的布置稀疏,字与字之间距离很大,上中部留出大片空白,仿佛十五的夜晚,月明星稀,给人一种旷达恬静,神清气爽的感觉。有的文字从上直落而下,下部留有很大空间,给人一种飞流直下,一落千里的感觉。有的则将数条辞分成数块字群,以不同的排布的方式,分置于不同角落,宛如高明的军师巧布的军阵,令人莫测虚实。总之,刻辞章法具有天然浑成的效果,渗透着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字与字大小相间,错落有致,各各殊异,行与行参差有序,行文自然,各具姿态。纵横依其势,变化因其形。其虚实相生,率真质朴的艺术效果,极具审美价值,这正是甲骨文章法的实质和精华。

因为刀刻意趣,笔画瘦硬劲挺,锋利峭拔的甲骨文占绝大多数,所以这也自然成为我们欣赏甲骨文之美的主流特质。但是若详加观赏分析,即可发现随着商王、贞人的递更,书体出现分期分组的变数,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正如董作宾先生所说:“甲骨文本身,有过二百七十三年的历史,它的书契,有肥、有瘦、有方、有圆,有的劲峭刚健,有顽廉儒立的精神;有的婀娜多姿,有潇洒飘逸的感觉。”进而把殷墟甲骨分出了5种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字书法风格:雄伟、谨饬、颓废、劲峭与严整。具体来说,第一期即从盘庚、小辛、小乙到武丁时期,这个时期的字以“韦”和“亘”两位史官(或曰“贞人”)之作为代表,“韦”的大字雄伟壮丽,古拙劲峭,刚劲有力,显得纵横豪放,气势磅礴,类似后世颜真卿的书风。“亘”的小字则秀丽端庄,清瘦精劲,在雍容典雅中透露出灵气。第二期,即祖庚、祖甲时代,这个时期字的主要风格是谨饬工整,圆润秀雅,且大小适中,行款整齐,在凝重静穆中透露出飘逸的神韵。第三期即从廪辛到康丁时代,其字主要风格是颓靡柔弱,多野逸草率,但也不乏有“虽潦倒而多姿”,行气爽朗,烂漫天真的佳作,其可视为甲骨文中的行楷。第四期,即从武乙到文丁时期,其风格是稚拙劲峭,一扫前期颓靡之风,在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足的刚劲,峭拔耸立,如钢筋铁骨,“奇巧险峻,气势凌厉。”尤其文丁时期,开始有复古倾向,故其字瘦劲犀利,潇洒自如,风采动人。第五期,即帝乙、帝辛时代。这一时期复古风气炽盛,大字酣洒淋漓,纵横奔放。尤其突出的是小字,结构严密,字距匀整,行款排列。如同王羲之小楷,整饬隽秀,精致工稳,一丝不苟。

甲骨文的书写以象传神表意,以抽象的线条作为对形体模拟的升华,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字的神采和意味反映了自然的内在生命精神。这种意象既是书家感悟自然物态的结果,同时又寄托着书家的情感。正如朱志荣先生所言:“甲骨文既与感性自然的神态相契合,又与主体的心灵情状相契合。既妙同自然,作为自然生趣的象征,又表现自我,在线条律动中包含着主体的意味、情趣和精神风貌。”

三、甲骨文笔墨书法

甲骨文本身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但甲骨文笔墨书法艺术,比起金文、小篆、隶、行、草、楷各种书体的书法来。它又是最年轻的一种门类,它以20世纪20年代罗振玉编集《集殷墟文字楹帖》为开端,开始尚仅限于兼擅书法的文字学家,后来逐渐扩大到书法篆刻家队伍。由于甲骨文出现在小篆和金文大盛的清代末期,书写甲骨文者又多是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和篆书专家,写甲骨文多借鉴小篆和金文写法。如王襄、商承祚、容庚、陈恒安、潘天寿、陆维钊、柳诒徵、游寿等多以裹锋绞转的金文笔法,写得凝重古雅。罗振玉、丁辅之、丁佛言、邓散木、徐无闻等学者书家,其甲骨文书法虽然由于各自用笔轻重疾徐和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而呈现出清劲、隽秀、典雅、浑穆、庄重等不同风貌,但都是参以小篆笔法。一些谨严学者如董作宾、叶玉森、潘主兰则在笔法上模仿刀契之痕。由于他们学养丰富,功力深厚,所书甲骨亦自成一格,具有简约、清劲、挺秀之美。但后世初学者多过分追求中间粗两头尖的刀刻效果,而坠入图案描摹的“柳叶”、“枣核”状恶俗中。另外一些甲骨文书法家,既充分发挥毛笔书写性能,又追求甲骨文契刻神韵而非描摹刀刻形迹。这种风格以简经纶、沙曼翁、杨鲁安、刘顺等先生为代表。限于篇幅,我们从书法艺术角度,选取几位不同风貌的代表书家及作品,简略地予以介绍欣赏。

1.罗振玉(1866—1940),浙江上虞人。罗排玉不仅是位居“甲骨四堂”之首的甲骨学史上伟大的学者,也是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书法家。由他编撰的甲骨文集联对甲骨文书法艺术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对甲骨文书法的开拓传播之功,当居第一。其心存“传古”,严守中国传统道德准则和美学核心——“中庸”,体现在书法艺术上,即要求如诗教所云,须“温柔敦厚”、“中和为美”。他以体势开阔宏伟,结构谨严的一期卜辞为宗,参以中锋小篆用笔之法,秀美而不失遒劲,华雅而不失朴质,从而形成了峭拔遒劲、典雅安详、温润含蓄、敦厚秀美的艺术风格。也有人认为罗氏把甲骨文写成大小一样、排列整齐,未见疏密错综之致,只能算是以甲骨文字形写成的篆书,或谓小篆式的甲骨文。

2.丁佛言(1878—1930),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丁佛言不仅能写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权量诏版文、陶文、汉镜铭文、泉货文等风格各异的篆书,也能写隶书、楷书、章草、行草书等书体。他注重甲骨拓片的临摹传写,尽力保持甲骨文字的舒展修长,刀笔拗峭的特点,同时他又不拘于甲骨文的刀笔特征,而注入了自己对笔墨甲骨文书法的理解与随字赋形的运笔意趣。他以甲骨文契刻的书风为基调,用笔转折方刚,斩钉截铁,豪芒雄健,法体疏放,章法安排参差错落,颇能反映甲骨文字契刻的挺拔奇崛、深厚雄强的风韵。

3.董作宾(1894—1963),河南南阳人。甲骨文“四堂”之一。董作宾由于研究的需要,对甲骨文字形曾作了大量的摹写工作,他对殷墟甲骨文字的艺术美有较高的体认、评价和创作实践,于甲骨文书法艺术大有贡献。他的甲骨文书法多取象于第一期卜辞的风格,并集卜辞中朱书墨书的丰厚风格于一体。其书法落笔粗、收笔细,笔致秀朗,温润丰满,骨肉停匀。字体整肃峻峭,形态变化自然,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瑜中微瑕是略显用笔软、笔力弱,线势不盛。

4.简经纶(1888—1950),祖籍广东番禺。他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取法于甲骨文第一期、第五期文字风格,既有端庄典雅、疏朗奇肆神态,又不乏纵逸多姿、隽秀爽利气质。其结体宽绰自如,空阔疏落,中宫放开,但又不过分伸展,有收有度。文字点画皆方中寓圆,方圆相参,笔法简捷,线条匀净,较好地把握了甲骨文本身契刻风骨与笔墨再现甲骨文字意趣的艺术特征。从整体上欣赏,其甲骨文书法写得孤高峻洁,开合有节,既疏朗博大、风度娴雅,又清劲有神、气息高古。

5.潘主兰(1909—2001),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他毕生致力于甲骨文字的研究,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力,能将有限的甲骨文字书写长篇诗文,实属罕见。潘主兰创作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甲骨文书法作品,把甲骨文形体特征和盘托出,善于将刀刻之瘦硬锋利的风格以长锋羊毫毕露于纸上,再现了殷商文字的原始性、神秘性、奇妙性。若苛刻要求,其笔法或许略嫌单调,用字偶尔不规范。但最应为人称赞的是他在章法布局方面有许多新的创意,布白呈均衡式但能自由构筑,字距参差有别致,行距疏宕有余韵,情驰神纵而任其往来,意出尘外,奇生笔端,古树新花,叹为观止。

6.沙曼翁(1916—2011),满州人。他的甲骨文用笔如刀,尤其在用墨方面有重大突破,其中的破墨、宿墨和水的运用,增强了线条的墨色变化,层次多变,苍润华滋。填补了由于线条纤细所带来的单字结构上布白的单调。其作品质朴中充满了睿智和灵气,精巧中蕴涵着丰厚和雅致,深具甲骨文神韵。

7.刘顺(1950—1998),河南安阳人。刘顺生长在殷墟甲骨文故乡安阳,所见甲骨实物甚多,深得个中三味。其书写内容多自撰诗联,甲骨文书法空灵简古、爽朗隽逸,形成了自己挺劲而又蕴藉的甲骨书风。他擅用行书笔法,用笔快捷洗练,线条似乎没有表面上的挺直和刚劲,全以“柔毫”为之,但却是外露柔闲,中含挺劲。既体现出甲骨文的“刀笔”特色,又有毛笔书写的笔情墨趣。结体巧妙地将甲骨文的结构部件进行恰如其分的移位、变形、夸张,甚至适当地采用了装饰性手段,使甲骨文的造型挺拔而又生动、活泼、秀美,通篇透露着举重若轻的潇洒浪漫,掩饰不住的空灵飘逸,在全国书法界独树一帜。

笔者学习甲骨文书法有年,今不揣浅陋,将拙作忝列于此,并将诸位师长的勉励摘录数语,以为鞭策。刘恒:“在刘颜涛的笔下,点画的轻重虚实、字形的大小聚散,墨色的浓枯燥润,都显得变化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看上去率意自然。古老的甲骨文在他的手下实现了由刀刻向笔墨的成功转换,通过具有时代特色的书写技巧而获得了新的表现。”李刚田:“颜涛的甲骨文在苍涩中注入了清爽,痛快而沉着,有一种逸笔草草而又从容不迫的美,他用笔轻灵,不著死力,写得放松,解脱了原范本契刻的形态,用长锋羊毫在生宣上表现自然书写的美,用笔起止脉络清爽,在逸笔爽爽中使人感受到甲骨文质朴天然的古趣和劲健典雅的神韵。”

(本文参考书目有贾书晟、张鸿宾编著《汉字书法通解·甲骨文》,李学勤、冯克坚主编“中国文字博物馆系列丛书”《甲骨文与甲骨文书法》、《甲骨文论丛》,朱志荣著《商代审美意识研究》,朱彦民《甲骨文书法探微》等等,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郭昱]

2016-06-17

刘颜涛,男,安阳人,主要从事书法撰写及研究工作。

K877.1

A

1001-0238(2016)03-0120-05

猜你喜欢
甲骨文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书法欣赏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