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春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
人口困境的伦理思考和法律观照
——以丹·布朗小说《地狱》为中心
刘怡春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
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其他的国家同样感受到人口过剩已然形成了一种伦理困境,并积极寻找超越困境的良方。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地狱》以好莱坞大片式的震撼,用文学的方式对人口困境的伦理和法律进行了思考和观照,形象地表明计划生育政策是解决人口过剩危机最为合理有效的对策,但我们还要在寻找公民的生育权与国家公共利益间的平衡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困境;计划生育
《地狱》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丹·布朗在2013年推出的一部解谜悬疑小说。全书讲述了兰登为阻止一场即将到来的人造瘟疫而展开的冒险故事。
痴迷于但丁著作《神曲》的天才遗传学家贝朗特为了解决世界人口过剩问题,制造并预备释放一种能够随机造成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育的病毒。在小说的开篇,贝朗特便跳楼身亡,但他已将病毒设定为延时释放,并结合《神曲》给出了寻找病毒所在地的线索。贝朗特的前任情人西恩娜曾是其计划的支持者,但在了解。其真实意图后,最终选择寻找病毒并阻止其释放。西恩娜通过一系列假象骗取兰登的信任,利用他解开了病毒所在地的谜团,但当她赶到时却发现为时已晚,贝朗特的病毒已经被释放并在世界范围内完全传播开来了。
这部作品中最引人深思的地方,在于丹·布朗对世界人口过剩问题的伦理思考。
小说借贝朗特的言论表明了“人类繁衍生息最理想的状态是保持地球上只有约四十亿人口”,然而现状却是“估计到本世纪中叶地球人口数将达到约九十亿”,“不论以何种生物学衡量标准来看,我们人类的数量都超过了可持续发展的极限”。并且作者担忧,人口过剩并不仅仅只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与自然资源的缺失,而是“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心灵。”①在结尾处,丹·布朗一反常态,选择了让贝朗特的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彻底传播开来,并将这一无法挽回的结局不加评判地向读者开放,让读者在阅读完毕后主动思考人口困境。
生育权是所有自然人都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育不仅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与释放,更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种族的延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生育应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公民个人意愿。
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法律通过确定社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来发挥其社会调整的功能。生育行为的法律调控本质上也是社会调控方式的其中一种。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控模式与力度,是与一定时期内人口和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要素相协调的。当出现人口过剩等发展失调的情况时,生育调控将“以义务为主”,趋于“限制”;当人口与社会各方面要素协调发展时,生育调控将“回归权利本位”,趋向于“鼓励”。因此,生育行为的法律调控是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的。
目前全球人口过剩的现状与不断上升的失业率,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等等直接相关,这也促使着国家政府不断的思考着相应的对策。利用国家生育政策对公民的生育行为进行合理的规制,是当代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人口的法治之路开启于1978年《宪法》第53条中规定的“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在此后的二十年间,陆续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口立法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长期目标。因此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人口生育法律规范的“义务性特征”仍然突出,生育“限制”的色彩还会一直相当浓厚。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生育控制政策也并不是完全以“牺牲公民生育权”作为代价的。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实施,正式标志着我国人口生育行为的规制进入法律调控阶段。2004年《宪法》将包含公民生育权在内的基本人权纳入宪法层面加以保障。在201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还根据我国国情,进一步规定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
保护公民包含生育权在内的基本权利的充分实现,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但法律在充分尊重人权、体现人性关怀的同时,依然还是要具备足够的“社会理性”。计划生育政策虽然限制了公民的部分生育权利,但这一政策的本质目的依然还是让每个公民都能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享受国家福利,即其出发点依然是“以人为本”,不过这里的“人”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整体利益。
与《地狱》中贝朗特的减少生育概率的极端手段相比,计划生育政策才是针对目前世界人口过剩危机最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在现代法治社会,国家在进行生育规范时,除了通过完善生育立法之外,还必须重视和发挥生育政策、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需要规范生育执法、加强公民守法教育与科学生育观的宣传与推广,提倡文明理性的生育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生育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国家甚至世界的人口发展战略与公民生育权的双赢,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发展。
[注释]
①[美]丹·布朗著,路且俊,王晓东译.地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I106.4s
A
2095-4379-(2016)21-0270-01
刘怡春(199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