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 洁
刊首语多点发力共助中国纪录片大发展
文/白 洁
历经13年的发展,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专业化纪录片节,也是国内唯一具备投融资、交易功能的国家级纪录片产业平台,全面促进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有效带动了纪录片专业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大力推动了中外纪录片的交流、交易与合作。本届纪录片节呈现以下四大亮点。
一是全面提升国际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奥斯卡大片、重磅代表团、国际买家“大咖”云集。2015年,组委会整合纪录片业界优质资源,按照不同功能组建了顾问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以及交易联盟,分别在内容运营、选片评优、版权交易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经过多方运营协作,组委会共征集到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3612部(集)纪录片,其中包括第8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第四公民》以及入围影片《地球之盐》《维龙加》等,还有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棉花》,不仅作品含金量越来越高,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2013年以来,广州纪录片节先后与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阳光纪录片节、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等24个国际纪录片专业节展和行业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有意大利纪录片协会、新西兰影视委员会、亚广联、瑞典、德国、尼日利亚等六大代表团参与主题晚宴、影片展映、国际女性纪录片导演对话高峰论坛、“亚洲日论坛”等活动;还有德国、法国、瑞典、美国、波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家机构高层代表作为国际买家携巨额预算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如中德广播电视台、法国ARTE电视台、北德广播公司等,预计国际、国内市场的交易金额有望超过2014年的2亿元,创下新高。
二是着力打造全民共享平台,“金红棉影像馆”将成为全国首个永不落幕的纪录片展映品牌。以前广州纪录片节的主要重心放在专业交流和产业融合上,逐渐打下了相对扎实的专业根基,但并没有广泛惠及普通观众。近几年,组委会深刻认识到观众才是纪录片产业的落脚点和纪录片市场的驱动力,希望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能够走向普通大众,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组委会2015年的工作重心之一是孵化观影文化,扩大“金红棉影像馆”的展映规模,将其推上院线,打造成全国首个永不落幕的专业纪录片常规展映品牌。2015年组委会特别精选了8部优秀纪录片在北京、广州两地院线展映,其中包括之前提到的《第四公民》《维龙加》这样的奥斯卡大片,可以说非常值得期待。组委会还计划从2016年开始将院线展映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国10-15个重点城市,希望用更多优秀的国内外纪录片满足普通民众的观影需求。除院线展映外,还将结合校园巡展、艺文空间展映、社区展映、电视台展播等活动,提升“金红棉影像馆”展映品牌影响力。
三是不断强化市场交易功能,有效推动中国纪录片参与国际交易。方案预售(pitch)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从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引入的纪录片市场模式,11年来扶持推动了80多个中国提案赢得国际融资机会和市场收益。比如讲述中关村互联网创业者奋斗故事的《烈日灼人》,已受邀在亚洲阳光纪录片节进行全球首映,并于2015年底在院线上映,目前已实现10倍以上的增值效应。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纪录片方案走向国际市场,2015年特别增设“纪录中国”方案预售专场,从212个提案中选定15个名额进行最终角逐,还将邀请意大利、新西兰、瑞典、马来西亚的基金机构讲授其运作模式,为中国纪录片人开拓融资渠道。此外,组委会还将继续加强与“纪录中国”APP的版权交易深度合作,将纪录片节进行版权交易登记的影片资源导入“纪录中国”APP,实现纪录片的移动线上版权交易。
四是继续夯实专业人才基础,培养菁英学子纪录片创作后备力量。2014年,广州纪录片节成功举办了首届“寻梦中国——大学生纪录短片征集活动”,其中,真实记录大学生深入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开展救援的最佳作品《芦山·纪》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中国梦”优秀短片向全国推荐播映,体现了这个项目的良好成果。在此基础上,2015年广州纪录片节继续加强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青年报》的合作,进一步充分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广泛发动青年学子参与其中,打造全国最高规格的大学生纪录短片大赛,更好地发掘和培养纪录片青年新锐导演,以此带动纪录片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本届纪录片节联合新媒体推出了“创纪录”运动,打造接地气的全民纪录盛典,实现“人人都是纪录者,人人都是纪录片发展的推动者”。本届纪录片节有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服务工作,非常感谢他们的热情支持,希望他们在近距离感受、了解纪录片节之后,能够真正参与其中,成为纪录片创作后备队伍中的一员。
本文系作者在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减,题目为编者所加。
作者系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党组书记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