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明
《零距离》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之道
严峻明
《零距离》团队认为:民生新闻1.0时代,民生新闻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群,关注其生老病死、柴米油盐,用一种平度的视角,给电视观众以全新的感觉;民生新闻2.0时代,注意提升节目的品位与导向性,增加正面报道和主题宣传的比重;民生新闻3.0时代,把电视和网络进行有效结合,实现电视与电视观众的全方位交流、互动,特别是把电视和网络进行有效结合,使电视栏目成为多元意见的表达平台。[1]
电视开机率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范围内多家老牌报纸停刊的消息让人感慨。而民生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内容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危机: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和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得民生新闻3.0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发展,民生新闻也随之进入了传播速度迅速、传播方式多样化的“后3.0时期”。
民生新闻的传播理念如平民化、及时性、互动性、参与性、服务性,与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是天然吻合的。用好新媒体这张牌,对民生新闻的发展大有裨益。
《零距离》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分别开通于2010年和2015年,目前的粉丝量分别为156万和26万(2016年6月15日数据)。虽然现在对于电视节目的硬性考核标准仍是收视率,但新媒体端的影响力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软性考核标准。156万和26万的粉丝量和互动频率,在同类媒体中的影响力虽然尚可,但与《零距离》在民生类新闻中的领军地位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零距离》团队2008年7月在门户网站“西祠胡同”中创建的“南京零距离官方版”上的讨论火爆程度以及互动活跃性相比,也有着不小的差距。进入“民生新闻后3.0时期”,如何让新媒体客户端更好地服务于《零距离》,从而进一步提升《零距离》品牌影响力,《零距离》团队一直在探索和努力。
目前卫视纷纷强调要瞄准年轻观众的市场,频道定位年轻化,对于地面频道来说,这个定位的变化同样是趋势,尤其对于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地面频道来说,中老年的受众群体基本已经稳定,如果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地面频道收视率提升空间将十分有限。
《零距离》作为江苏城市频道名牌栏目,江苏省内用户是核心用户群。江苏省目前的人口总数近8000万,瞄准这一部分市场,做强做大,前景已是无可限量。但以省内用户作为受众定位,并不意味着仅限于推送省内新闻,更不能将电视新闻内容简单搬运至新媒体端。
对于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零距离》微博微信能够做到有力推送,而一些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社会公众事件也应当做到精彩发声。比如:全国人民每年都关注的全国两会、前不久全世界都在关注的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即将到来的巴西奥运会……身边事、国家事、天下事,新媒体端只有找准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地推送与全省老百姓息息相关又喜闻乐见的新闻资讯。
近几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人们带入了移动式、碎片化阅读时代,所以《零距离》的微博微信也一直强调,用适合新媒体的语言去传播,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但如今同类的微博和订阅号数量庞大,如何在日益严重的同类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得想法设法打造自己的特色。
) of our films, which is found on the order of 3.9 × 1023 cm−3. We have also calculated the volume density (ρ) of ZnS from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23]:
(一)强化内容制胜
对比与《零距离》类似节目的每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可以发现,很多在题材上都是相同的,比如同一天的某部门发布会,南京发生的某些大事,相关内容的推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复。然而重复并不可怕,与各家媒体争抢独家报道的时代不同,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途径使得独家成为越来越不现实的事情,新媒体人的目光应当更加注重内容翔实、观点独到和保证时效。以2015年10月31日“南京零距离”微信公众号一篇阅读量超过十万的帖子《恩正南京人!玄武湖隧道两百名车主为生命让道!(内附视频)》为例,这是一篇基于节目内容的稿件,报道的媒体也不止《零距离》一个栏目,但是由于微信推送的内容详实(包含事情详细经过、视频、GIF动图、照片),既接地气又传递正能量,当晚这篇推送阅读量迅速突破十万,单日粉丝增长明显,央视新闻也在11月2日专门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用的视频来源即为《零距离》节目。
再如,近日江苏乃至全国重点关注的“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发生后,《零距离》派出多路记者前往灾区,连续两天推出了以“风灾无情,人间有爱”为主题的特别节目《驰援灾区》。6月25日,前方记者发回的一条报道——《风灾中的大爱:生命最后,母亲护住六天大的女儿》,新媒体编辑在当晚“南京零距离”公众号头条发布了名为《风灾中的大爱!生命最后一刻妈妈用手臂护住了出生6天的女儿……》的推文。文章内容不长,用跳笔的方式简洁清晰叙述事件,用令人动容的现场图片抓住并打动人心,在文章结尾还附上了腾讯公益平台上的“驰援阜宁12级风灾”捐款链接,阅读量短时间内迅速突破10万+。其实就事件本身而言,《零距离》并非独家,但报道同样内容的数家媒体里,《零距离》既有传统优势的视频新闻,公众号又将纸媒的优势纳入,并且推文的内容避免了单纯文字对事件的苍白叙述,方便读者捐款,实实在在地帮助了这个刚刚出生六天的女婴。这种全媒体式的报道方式在今后的大型事件报道中值得继续推广运用。
(二)培养“网络红人”
2015年下半年至今,草根网红“papi酱”经历了从走红到爆红的过程。2016年3月7日,《互联网周刊》发布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papi酱”位列2015网红排行榜第2位。“papi酱”之所以能够快速走红,正是抓住了短视频UGC内容井喷的契机,在几分钟的短视频内布置诸多贴近年轻用户的槽点,更直接地满足年轻群体对娱乐视频的需求。[2]新媒体时代,《零距离》团队也正在积极尝试培养既贴近栏目特色又让年轻人记住并喜欢的阳光向上的网红主持人。
《零距离》平台有着一支非常优秀的主持人队伍,他们的外形与风格都各具特色。频道积极鼓励主持人利用新媒体主动宣传自己,并给大家提供各种机会尝试,比如6月1日在晚间直播新闻时段增设的《楼市零距离》板块中,推出了由主持人张天扮演的“天咪”,用类似“papi酱”的吐槽方式,来演绎目前楼市中一些让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的买房故事。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众多粉丝点赞评论。
打造符合《零距离》特色的网红,让他们根据节目报道内容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幽默潜力,上传制作简易的自拍视频,分享到新媒体客户端,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关注度。在提升影响力的同时,也可能把一部分网络受众转化为电视端的收视率。
(三)尝试视频直播
2016年是视频直播平台的爆发之年,套用雷军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来形容争先恐后冒出的视频直播软件一点也不为过。目前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人,相关创业公司超200家,更便捷的手机直播方式对于讲究时效性的新闻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没有了节目时长限制,加上视频直播内容的互动性、及时性、直接冲击性等元素,都让人们更乐意关注并易于接受。在这种流行趋势下,记者、编导积极尝试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对相关节目或个人工作生活进行正面、有益的宣传,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客户端相辅相成,让信息传播效果和内容生产效益达到最佳值。2016年6月14日,就有《零距离》记者通过映客直播软件对一场南京市民瞩目的土地拍卖进行手机直播,直播期间,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达四百多人,收到评论数百条。记者在直播中也对晚间的电视节目播放做了预告。
频道不少90后新晋主持人也利用自身在网络上的超高人气,对《零距离》的节目内容在直播软件上进行宣传,比如曾经登上过新浪热搜榜的90后“鲜肉主持”陆岩,就在“nice”直播软件上秀出了频道的演播室、主持人在直播前的准备状态等等,不少粉丝点赞留言。
这样的视频直播既能提升记者、主播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遇到关注度高的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时,结合电视宣传做好专业性的新媒体客户端视频直播,是今后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
目前“南京零距离”微信公众号通常在每天主打自制直播类新闻节目时段的17:00—19:00之间进行推送,这个时间作为普通受众下班后的较为集中的阅读时间段,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如果当天南京、江苏乃至全国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不妨采取临时变更微信推送时间的机制。由于“南京零距离”微信公号开通时间较短,暂不能和较早开通的媒体一样,具有每天三次群发消息的特权,目前每天仅能实现一次推送,而面对突发事件,如果抢时效,其他一些当日新闻就可能受到影响。往往这种时候正是考验一家媒体新媒体传播实力的好机会,如果“双微”之间紧密配合,推送时间实现变通,便可以产生“1+1>2”的效果。比如:可以在微博上进行突发或热点事件进展的实时更新;同时,微信小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材料编写内容详实、观点正确的文章,在公众号跟进推出;然后,微博再进行链接宣传。这样的总结梳理性文章通常非常受欢迎,因为接受了太多事件的碎片化信息后,受众最想看到的便是专人为他们搜集处理和总结分析的关于事件的最真实详细叙述。微信公众号的及时推出,即使原来准备发布的内容受到一定影响,受众好感度和信任度却能大大增加。
注释:
[1]张婷.民生新闻3.0:网络化、跨区域——学界热议《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J].视听界, 2009(4).
[2] papi酱背后藏着的N个内容趋势.http://news. qq.com/original/dujiabianyi/papi.html.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