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下石油巨头生存之道

2016-02-03 14:26:32郑丽君李雪静师晓玉
中国石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壳牌油价石油

□ 郑丽君 李雪静 师晓玉

低油价下石油巨头生存之道

□ 郑丽君 李雪静 师晓玉

对石油公司而言,削减投资、剥离资产、减员降薪等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公司在低油价下投资回报低的问题,但也不失为优化投资组合、降低生产成本的好机会。

由于油价断崖式下跌和市场需求低迷等影响,国际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因油价暴跌而大幅下滑。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虽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壳牌、埃克森美孚和BP仍位列排行榜前十,但排位均出现下降,而去年排位第11和第12的道达尔和雪佛龙更是下滑至第24和第31,降幅巨大。为了在低油价下生存,石油巨头纷纷调整政策措施,加大改革力度。

削减投资,推迟部分项目

低油价下削减投资成为改善经营现金流的最基本手段之一。自油价下跌以来,各大公司纷纷宣布削减投资。根据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数据,2015年全球上游行业的资本支出相对于2014年减少2500亿美元,2016年还将再度减少700亿美元。而据《油气杂志》今年6月报道,伍德麦肯兹能源咨询公司指出,从2015年至2020年全球上游开发支出预计减少22%(约7400亿美元),再加上传统勘探投资的减少,该数字将增加到1万亿美元以上。

从各大石油公司公布的计划来看,都是优先发展回报高、回收快的项目,而削减投资主要针对效益差的项目、新项目或高风险项目,主要涉及油砂、LNG、深水、特大型石化等项目。例如,雪佛龙退出波兰页岩气的勘探,同时推迟在北极的勘探项目及在加拿大的LNG接收站建设;道达尔削减英国北海地区、加拿大油砂矿区以及包括加蓬和刚果在内的西非国家成熟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作业;壳牌将其所有在建和待建的LNG项目根据成本和投资效益进行排队,优先发展成本可控、盈利能力强的项目,2015年取消了卡塔尔世界级石化厂项目,搁置了加拿大皮埃尔河油砂项目等等。而对于一些运营项目,石油公司一般不倾向于削减投资,因为一旦运行项目停滞,以后重启成本会很高。

石油公司虽然削减投资,但也不忘谋划未来。北美非常规油气,北海、墨西哥湾和非洲部分地区可能成为油价回升后石油公司的投资热点。

加速剥离资产,减缓并购

低油价给石油公司带来巨大压力,但也为公司调整资源配置提供了动力,其中剥离和并购成主要途径。资产剥离和并购就是保留核心资产,剥离非核心资产,并购能够体现公司战略意图的新资产。

油价暴跌以来,陆续有大石油公司宣布资产剥离计划。以BP为例,BP在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后大量出售资产,使公司结构更简单、业务更集中;油价暴跌后,BP进一步剥离资产。2015年,BP出售英国北海CATS管线系统股份、澳大利亚沥青业务、美国14个油品终端的主要股份以及墨西哥湾两个深水区块的部分权益。2016年,BP计划剥离旗下挪威油气田资产、出售在英国的一个主要石油产品管道系统持有的部分股份。资产剥离显著降低了BP资产和业务的复杂程度和风险,使管理更加高效。

但低油价使多数公司现金回流困难,购置新资产或并购的能力明显不足。尽管2015年壳牌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BG)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但2015年全球上游油气并购交易总额仍比上年下跌22%,从2014年的1840亿美元降至1430亿美元。2015年,多个主动提出收购的企业中有超过60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遭到拒绝,导致交易额降至过去10年来最低水平。除壳牌与BG的交易外,没有任何企业提出超过50亿美元的收购,仅有不到10宗资产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而过去两年中每年都有超过30宗该水平的交易。因此,石油公司的剥离和并购计划的实施或有一定难度。

减员降薪,降低人工成本

降低人工成本是石油公司削减运行费用、保证正常运行现金流的措施之一。据咨询公司Graves & Co报道,自2014年年中油价暴跌以来,全球已有近28万石油行业的从业人员失去工作。2016年,BP、雪佛龙、康菲、道达尔等公司宣布了新一轮裁员计划。但如果油价持续低迷,石油公司持续大幅裁员和降薪的措施并不现实,力度过大还容易导致人员流失、人才队伍被破坏,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隐患。

尽管中国石油公司员工人数远多于国外油企,但由于中国特殊国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并没有裁员,中国海油所裁1.5万名员工主要是海外人员,但这些公司都采取了降低人工成本的措施。以中国石油为例,2015年公司的员工费用为1180.82亿元,比2014年的1208.22亿元下降2.3%,主要由于公司不断完善工效挂钩机制,严控用工总量,加强人工成本控制。

重视下游,发挥一体化优势

低油价给炼化行业带来利好,虽然各大综合性石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下降,但下游表现明显好于上游。按重置成本计算,2015年BP上游亏损9.37亿美元,而下游税前利润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0%;雪佛龙上游亏损19.61亿美元,而下游利润总额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埃克森美孚上游利润比上年下降74%,而下游利润比上年增长115%。2016年上半年,几大国际石油公司的下游利润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但表现仍好于上游。从公布的二季度报告看,埃克森美孚二季度上游勘探及开采业务的利润同比减少17亿美元,降至2.94亿美元,而下游炼油和销售业务实现利润8.25亿美元,同比减少6.81亿美元。对国内石油公司而言,2016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经营利润345.4亿元,其中炼油与化工板块贡献了27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8.2亿元;下游炼油和化工更强势的中国石化实现经营收益351亿元,其中炼油和化工分别贡献了326亿元和97亿元;相比之下,上游业务比重过大的中国海油则陷入被动、亏损的境地,上半年净亏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上游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净亏损412.6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32.6亿元;而下游石油加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77.3%和13.8%。

石油公司抓住时机调整经营策略,利用上下游一体化优势适当增加下游投资,利用炼油化工盈利缓冲低油价对公司整体业绩带来的冲击。削减的投资多数是上游项目,而下游除壳牌取消卡塔尔石化厂项目之外,多数仍在推进。以埃克森美孚为例,2015年继续推进投资10亿美元的安特卫普炼厂项目,以生产船用清洁燃料;在新加坡建合成润滑油装置,生产包括旗舰品牌美孚1号合成发动机油在内的合成润滑油产品,预计2017年下半年建成;将提升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炼厂的轻质页岩油加工能力。

由此可见,低油价使石油公司对下游业务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综合性石油公司将充分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缓和低油价冲击。

重视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成本领先的核心,大石油公司普遍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低油价形势下,更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持竞争优势。

历史上各个低油价时期,都出现过一些能显著降本增效的新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如自动化的陆地钻机和深水双作业钻机、自动垂直钻井系统、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水平井分段压裂等技术。而各大石油公司也一直拥有并不断加强自己的核心和特色技术,例如BP的地震成像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生产优化技术和油气运输技术,壳牌的浮式液化天然气和深海勘探技术等,公司希望依靠这些特色技术赢得效益和市场,对抗低油价。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五大石油公司的年报显示,2014和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的减少远小于上游或下游投资的削减比例,可见各公司都重视技术研发。而康菲公司在2015年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为公司带来1亿美元的净收入。这在低油价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油价的变动会受欧佩克是否减产、美国页岩油产量、国际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据高盛、世界银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等机构最新公布的预测看,2016年油价将在40~50美元/桶徘徊。对石油公司而言,削减投资、剥离资产、减员降薪等具有应急特点,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公司在低油价下投资回报低的问题,但也不失为优化投资组合、降低生产成本的好机会。

因此,石油公司在把握行业大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要按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布局,适度剥离非核心资产、不放弃优良资产并购机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使公司平稳度过低油价危机,走上健康长远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猜你喜欢
壳牌油价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壳牌煤气化积灰堵渣原因及处理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6
油价下半年还得涨
下半年油价还涨吗
油价涨了谁高兴
奇妙的石油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壳牌的“气” 机
能源(2017年10期)2017-12-20 05:54:14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58
壳牌气化炉循环气压缩机(K1301)联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