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的“前世今生”
1984年1月,随着美国康涅狄格州的City Place(都市大厦)改造完成,“智能建筑”的概念第一次出现,而此时的楼宇自控只是融于建筑智能化概念中的一部分功能。大厦可通过计算机对楼内所有空调、给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进行控制,楼控的各子系统已初具规模。
1989年,中国大陆第一幢智能大厦——北京发展大厦建成,随后,中国便进入了智能建筑的繁盛期,但这并不包括楼控市场。刚刚进入中国的楼控系统往往只是智能建筑的美丽外衣,耗费了巨额投资后通常逃不脱束之高阁的冷遇。彼时的楼控没有专门的定义,功能范围界定不清晰,使用时更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运维人员,开通的系统多以机电设备监测为主,基本谈不上控制与节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楼宇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楼宇自控”这一专有名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大发展时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单纯的楼宇自控应是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或是建筑群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是智能建筑中的核心系统之一。
楼宇自控脱胎于楼宇智能化,却不等同于楼宇智能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楼控的应用范围已从空调、给排水等领域向机组群控、智能照明、变配电、给排风、电梯等方向扩展,对子系统的集中管理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近几年,建筑节能作为搜索率居高不下的热词,将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了建筑节能集成平台上的技术支点——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可实现能源科学与合理的消耗,以达到最大限度节省资源的目的。
“绿色节能”虽已成为老生常谈,但能真正实现节能的建筑项目仍是凤毛麟角,节能效果差强人意。换个角度来看,这些都说明诱人的机会和庞大的市场始终存在,谁能够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楼宇自控之路,谁就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一路走来,楼宇自控领域不断完善丰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也会随着时代的浪潮上下起伏,但优秀的掌舵者定会借势搏浪,不断积蓄力量向彼岸前行。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