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爽(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创作的艺术融合
张静爽
(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主要代表之一,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经一代代国内钢琴家的不懈努力,钢琴在我国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尔后与民乐的融合,使之继续在我国发展与深化。随着国内大量钢琴音乐作品的流转与创作,钢琴艺术逐渐得到国人欣赏和学习,在此进程中,中国钢琴音乐也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法,翻开了中国钢琴曲新的一页。本文以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创作相互碰撞的艺术火花为研究对象,就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技法特征和风格特征展开探讨,并尝试分析了民族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创作的融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琴;音乐创作;民族音乐
前言
学习钢琴可以提升耳、目、四肢的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较高的音乐素养。但钢琴与我国“土生土长”的二胡、古筝等乐器不一样,相关钢琴音乐的学习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由于其与众不同,无论是创作风格还是技法,都有其独特特征,故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学习。可以说,中国丰富的民族元素和悠久的音乐文化为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钢琴艺术的发展。
(一)音色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音色至关重要,其具有极强表现力。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特殊音色,大部分是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如二胡的音色比较细腻,笛子的音色比较清脆明亮,洞箫的音色比较浑厚。不同乐器的音色具有不同的韵味,由不同演奏技法产生,不同的技法造就了不同的音乐语境。钢琴依据其自身特性,采用合适的触键力度,充分发挥音区、奏法等方面的优势,模拟出了既定的效果。如《庙会》中的“笙舞”,需要四度平行有笙吹奏,笙的音色具有很强的音头,而用钢琴演奏时便要注意这个特点,触键速度要快,同时用延续音加以共鸣。
(二)旋律
我国钢琴音乐在创作上的改编既继承了传统音乐中突出的旋律线条特点,又发挥出了钢琴在和声、织体、复调等方面的表现性能,使得旋律线条更加丰富,在节奏和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韵味,而大部分中国钢琴改编作品也都运用了传统音乐的主题旋律。具体地说,有五声调式旋律,如《牧童短笛》采用C宫系统G徵调式,两条旋律共同发展,听起来极为悦耳。有少数民族音乐旋律,如《第一新疆舞曲》就是作者看了《马车夫之歌》的舞蹈后有感而作,通过新疆少数民族的特色音调,描绘出了新疆人们载歌载舞的幸福生活。
(三)节奏
节奏源于生活,是最有活力的音乐因素,决定着音乐作品的性格,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节奏能把音乐中的多个材料有序组织起来,不同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都是通过独特的节奏来表现的,如黑人音乐的突出特点就是爵士音乐,爵士音乐是通过节奏来体现其典型特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国钢琴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如《晚会》一曲就是作者运用了弱起切分的节奏,巧妙地模仿了锣鼓的效果,巧妙地烘托出晚会的热闹气氛。
(一)和声民族化
和声学是有关各个声部立体架构和纵向结合的一门学科,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风格。是作曲家根据内容表现和风格需要,在创作钢琴音乐作品时,运用色彩和声和功能和声表现出曲段灵活多样的特点。其中四、五度和弦的和声具有古色古香的音响效果,能将人带入飘渺的意境中;二度叠置的和声具有渲染某种气氛的作用,如《猜调》在结尾处的小二度,能够给人一种妙趣横生的效果;再如《二泉映月》为了表现凄凉哀怨的情绪,刻意运用了七和弦、九和弦的二度叠置。
(二)手法民乐化
就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素材而言,其创作手法主要源于下述几类:一是原创民歌;我国很多钢琴音乐作品都采用民歌旋律,用复调或支声复调为织体写成,如陕北民歌《想情哥》、云南民歌《花灯》等;二是民间音调,如《新疆舞曲》描绘了一副维族人民能歌善舞、充满活力的生活画面,其中引子旋律就吸取了维族歌舞音乐“木卡姆”中的“散板序唱”,气息旋律悠长;三是戏曲唱腔中一些因素和部分民间改编曲,如《百鸟朝凤》,通过钢琴模仿笙、唢呐、扬琴等多种音响效果,灵动地表现出新中国成立后欣欣向荣的画面。这些手法的吸收都在不同程度上启发了钢琴家的创作思路,使之能够在创作中逐渐用钢琴模仿其他乐器演奏,使中国钢琴的音响效果不同于西方传统钢琴的音色。
(一)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现代作曲技法
我国钢琴音乐作品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同时又巧妙融入了民族音乐风格,使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如《水草舞》的乐曲在B大调与b小调两者交替出现,通过调式色彩的明暗展现海底世界水草变换的情景。除了运用传统的作曲技法外,国内钢琴家在借鉴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基础上还不断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如《东山魁夷组曲》第四乐章《涛声》,不仅借鉴了西方全音阶作曲技法,引子还运用了全五声音阶,展现出一副色彩斑斓的场景。
(二)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复调创作技巧
传统中国乐曲主要根据内容、情绪的需要呈现出“线性”结构,将传统的多段体、循环体结构加入大量变奏手法,如调性、节奏、和声、音色、旋律、奏法等,使之反复呈示。如《平湖秋月》《彩云追月》《猜调》等,都是通过变奏或变奏加对比的方式来改变,原作曲式并没有太大变动。而随着东西方音乐和传统、现代音乐的不断结合,对我国作曲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拘泥于一种曲式结构,而应将各种形式灵活应用于实践中,在反复实践中实现更多的创新。
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我国传统美学具有相同的审美心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钢琴音乐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出了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多声钢琴音乐作品。国内钢琴家将人民现实生活作为创作之本,通过不断创新创作技法,谱出了一曲曲高雅作品,在不断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技法。
参考文献
[1]李欢.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特征[J].金田,2013(07).
[2]刘进锁,王莹.“传统”的延伸与创新——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文化学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3]唐榕.论王建中钢琴作品的中国美[J].北方音乐,2011(09).
[4]徐烁昕.江苏淮安地区原生态民歌音乐形态探析[J].北方音乐,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