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若南 袁玖根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与传统出版的应对
文/邢若南 袁玖根
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移动终端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状态。本文论述了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及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的阅读特点进行分析,从加速数字化转型、搭建移动终端平台、利用大数据洞悉大学生阅读趋向三方面探讨传统出版行业的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阅读。
移动互联 阅读方式 大学生 传统出版
传统阅读是以纸媒为载体的阅读方式,追求高度的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目的性和功利性不强,这种阅读方式是在享受中积累知识,有利于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对一个人的知识学习和培养发散思维有很大好处。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手机阅读盛行,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为45%。摩尔定律也预示着手机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未来APP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阅读用户以大学生居多,占比达到22.7%,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移动阅读的主体,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及代表性,“飘”起来阅读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传统阅读以纸质的印刷书本和杂志为阅读媒介,呈线性顺序进行,阅读时读者的注意力要非常投入,阅读活动是一种单向、受控的过程。且传统阅读多属于深度阅读,代表了一种安静的、思维高度集中的、大脑活跃的深层次阅读的精神状态。深度阅读让人从复杂的学习释放出来,书本成为人类学习的帮手,并解决了知识点之间缺乏语义关联的问题,深度阅读时可以进行综合的思考、系统的整理,以形成对某个主题的整体并且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终端深入到大学生的阅读当中,改变他们的阅读方式。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呈现非线性、交互式的特点,先读什么?后读什么?完全由读者来控制,同时在阅读中充满着超链接,当读到某一主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链接下去延伸阅读,和传统阅读相比其是动态的、无序的,大学生在阅读时的参与性和自主性是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从阅读的深度来说,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方式多属于浅阅读,快餐化、跳跃性、娱乐式阅读是这种阅读方式的特征,碎片化的语言和拼盘式的内容,让媒体以更多形式满足人们对浅阅读的需要。以“知道”代替“知识”,需要的是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的喜悦,对开阔眼界、增长学问能起到促进作用。
1.外在环境的促进。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快餐式的生活理念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当快餐式文化搭载上代表着先进技术与流行时尚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时,它在大学生群体中便更受青睐与追捧。传播媒介生态的变革会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及个人的知识体系发生相应的改变。
2.大学生群体的内在诉求。阅读类APP几乎均拥有的一项功能——互动。使用者可在手机应用界面与其他读者,甚至创作者进行实时交流、评论。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技术联合网络技术,将阅读变得不再是读者一个人的独处空间,而是对话甚至群聊式的探讨。这一功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话语权诉求。
1.形式多样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阅读载体一直发生着变化,从甲骨到简策,再到纸本,从手抄到雕版,再到机器印刷,从印刷纸本再到电子本。而载体形式的每一次改变,都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与以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的阅读方式相比,移动互联时代的大学生阅读形式可谓丰富多样,不同的阅读客户端均有自身独特的服务特性,可以是电脑、ipad、手机,阅读形式也可以是多媒体、超文本、视频、音频等。
2.过程交互性。在移动互联时代,阅读体验和阅读内容同等重要,在使用智能手机时,直观、有趣的触摸屏让使用手机简单、有意思。大学生还可以登陆论坛参与专题讨论,同作者互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互动是有别于传统阅读的,是一种双向交流,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独特的参与性而乐趣倍增,代表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3.内容丰富性。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阅读的内容包罗万象,既可以是在线的线上资源,又可以是下载后离线信息,阅读范围可以是大学生需要的文、史、哲、艺术任一领域,丰富多彩,且形式也是各种媒体的叠加,让阅读者享受视听刺激的综合性盛宴。
4.主体“粉丝”化。移动阅读平台的强大互动性使得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并订制喜欢的读物,阅读范围也可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甚至可以参与网络读本的情节设定与结局走向。在时时与“粉丝”互动过程中还要考虑为“粉丝”定制内容,以此激励“粉丝”,增强其参与意识。
1.迎合受众阅读方式,加速数字化转型。移动阅读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成功在于契合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的社会化诉求。面对移动阅读带来的冲击,传统出版行业首先应加强数字出版意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速变革步伐。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精神,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的要求,推动新闻出版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于2014年4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面对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新闻出版业只有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才能实现跨越与发展。”数字化出版已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顺应潮流开展与移动阅读共存互生的局面才是传统出版行业发展的首要方向。同时,在完成变革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和利用出版行业自身的优势。
出版机构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海量资源数据库,扩大其数字资源内容,形成数字阅读基地。这可以多方位地满足大学生们当下的阅读需求并迎合他们的阅读习惯。数字出版的本质是大量专业性资源汇聚在一起,来满足读者某种需要,如依托亚马逊网络书店庞大的内容资源而开发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使用 Amazon Kindle购买、下载和阅读电子书、报纸、杂志、博客及其他电子读物。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运用,扩展了大学生们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体验。对于出版社而言为读者提供大量的资源数据库,其自身吸引力也就越大。传统出版机构本身就拥有丰富的书籍资源,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分门别类的数据库,让读者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与下载,是传统出版机构吸引用户,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路径。
同时,传统出版机构在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建立自身特色的专业化数字服务平台。以教育出版社为例,可充分利用其资源数据库,开发为学生提供在线远程教育的学习平台。并对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加以利用,以增强学生的阅读与学习乐趣。大学生们的阅读具有深度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因而开发专业性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是传统出版机构吸引大学生群体的重要保障。
2.搭建移动终端平台,注重用户体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而且除传统出版行业外,已有很多机构都涉足移动阅读这一新兴产业。手机软件平台如豆瓣阅读;网络运营商如百度阅读、网易云阅读;移动运营商如电信的天翼阅读;移动互联公司如小米的多看、苹果的iBooks等都开发了阅读类APP。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出版机构应顺应代表着时代潮流走向的大学生阅读趋势,重视移动阅读对整体阅读市场的浸透力与影响力。
将传统出版机构本身具有的丰富书籍资源与移动终端平台进行搭架,建构独具特色的数字阅读资料库是传统出版行业向移动互联时代靠拢的重要路径。英国权威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所属的自然出版集团推出了nature.com。这款阅读软件能及时浏览出版集团发布的最新信息。《科学》(Science)杂志社推出了APP应用Science Mobile,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访问其官网。在国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推出了“爱洋葱阅读”软件,“爱洋葱”以“社会化双语阅读”为核心,致力于提供双语环境下的社会化阅读服务,实现外语与汉语的无障碍阅读,评论与读后感的无障碍分享以及阅读平台的无障碍体验。除了图书以外它还提供了杂志、国外大学公开课视频及文稿阅读等;中国知网也有自己的手机APP,内容涵盖了期刊全文库、会议论文库、重要报纸库和工具书库,实现同步更新、文献检索、阅读和下载等功能。此类移动终端平台的建立拉近了专业知识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培养大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特征已发生改变。传统出版机构在利用新技术建构移动阅读平台时,应注重用户体验,顺应用户的移动阅读特征,优化用户满意度。以“ONE·一个”为例,在坚持每日更新线上内容的同时,也顺应用户需求推出了纸质版线上内容合集(如《一个:很高兴见到你》《所有人问所有人》等),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实行线上线下相互交错运行的生产策略,线上以优质的内容和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性,拉动线下产品输出量。线下注重产品拿在手上的实在质感,给读者以文化盛宴的享受。
3.利用大数据背景,洞悉用户阅读趋向。移动终端平台在开发用户量的同时,为出版机构提供海量用户资料,可以客观地描述读者在每一界面上停留的时间,并掌握某一类内容的点击量和好评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精准地确定读者的阅读偏好。在此基础上,出版机构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更新线上内容并指导出版发行的传统读物。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依据自身数字阅读平台的用户数据资料,开发了多版本,具有不同互动效果的移动阅读终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还开发了一系列未进行纸质书出版的纯电子图书,满足了读者在第一时间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相关信息的需求。
大数据的另一作用是发掘潜在用户在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求,数据库的提炼可以细化分类出用户的专属,增强用户黏性。对于出版机构而言,不能仅仅只提供用户喜欢的内容,还应在用户不喜欢的内容中找到用户感兴趣的点并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对数据的分析中发现某一大学生用户并不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可是却对爱情类的小说感兴趣,那么该出版机构便可在移动阅读客户端有针对性地推送“经典爱情文学”内容,以激发大学生对经典的喜爱。
在移动阅读盛行,传统阅读也占有一席之地的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应根据阅读目的和内容来决定,传统出版机构也要根据移动互联时代的特点积极应对,让阅读能更好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邢若南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袁玖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本文系2014江西高校人文课题“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1412)、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现状研究”的研究成果。
[1]梁雪梅.多手机用户每天边走边看,移动阅读往何处去?[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2-08/25/ c_131807154.htm.
[2]俞锦莉.大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调查及辨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04).
[3]吴瑶,何志武.增强型儿童电子书:新媒体语境下儿童的“阅读”革命[J].出版发行研究,2014(12).
[4]王蕾.大学生阅读[J].晋图学刊,2009(03).
[5]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新闻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http://wzb.mof.gov.cn/pdlb/ zcfb/201404/t20140429_1073300.html.
[6]王健,孙婷.依托专业 不断创新 积极推进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之路[J].编辑学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