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娜
3D动画电影的发展与美学建构
文/李 娜
进入新世纪以来,3D动画电影迅速发展,可谓势不可挡。国内对3D动画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而动画电影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基于社会关联视角探讨技术、经济和文化对3D动画的发展及美学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D动画 美学建构 文化语境
从3D动画电影诞生发展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3D动画电影风靡全球,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更是屡次掀起票房高潮。虽然3D动画电影在创作实践上得到了迅速扩张,制作技术也日趋完善,但是3D动画领域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亟须进行系统的理论整合。3D动画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艺术表征,透过其符号表层便可深入一个极其广博的社会文化关联域,印证技术、经济、艺术、社会这四个维度下的美学特质。
艺术性与技术性是现代电影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现代电影的迅速发展,并成为社会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更新功不可没。上世纪末以来,数字技术的进步给媒体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类对科技的探索与应用达到了新的高点。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已远远超出特效手段的层次,并不断挑战以艺术为主要特质的电影舞台。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电影类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制约着动画产业的兴衰。当前,3D数字技术就如砸在动画创作者头上的“苹果”,给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插上了技术的翅膀,给动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字技术对动画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对二维动画创作的影响体现在通过“无纸化”的创作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传统二维动画创作过程中,原动画的设计绘制、上色和拍摄等一系列工序是中期制作的主要内容,而数字化创作技术使其中期制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三维动画创作领域,数字技术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3D技术的发展催生了3D电影的出现,并为其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支撑。3D科技带来的除了数字设备和技术的变化,还给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不受限制的想象空间。正是因为如此,当前的动画创作者甚至普通观众都对空间视觉效果持有了更多的期待。3D动画电影呈献给观众的是惟妙惟肖、情态逼真的视觉形象,而无论是简单的几何形体还是复杂的人物形象,其背后都需要复杂的数据程式去构架,都离不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参与,可以说3D动画电影外在形象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科技艺术。随着3D电影的迅速发展及与新媒体的整合应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独特审美标准,同时创作人员也更为注重技术更新,使得3D电影在多元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独特的创作风格与艺术定位。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动画电影由拟真走向创真的重要转折,但同时也使得电影创作者面临了全新的创作语境。从受众的视角来看,3D技术使动画电影从画面色彩饱和度、人物动作逼真度、场景纵深感、情节震撼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神奇的动画世界且富于视觉冲击效果的画面,带给观众巨大的心理震撼及美好的观影体验。
3D动画电影产生以来,奇观影像一直是3D动画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奇观”在影像层面主要表现在对虚拟世界的逼真呈现上。无论是《怪物公司》中苏利文身上众多的毛发,还是《海底总动员》中尼莫惟妙惟肖的表情,抑或这些影片中的虚拟场景,都被创作者用数字技术塑造成了生动、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消解着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
3D动画的视觉奇观无疑受到了奇观电影的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奇观电影依靠其“奇观”影像迅速成长为电影领域的类型概念,并得到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受众对视觉奇观的观影期待已经形成,在这种接受语境下,3D动画自然会受其影响,通过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方式来不断谋求发展空间。此外,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视觉奇观的塑造成本不断降低,在受众语境和数字技术的双重作用下,3D动画的奇观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结果。总之,与奇观电影分享消费群体是3D动画在视觉审美上产生“奇观”倾向的直接原因,而技术进步则为需求到现实的转变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
将3D动画的“奇观化”归因于观众对视觉奇观的“贪婪”无疑是肤浅的,这只是其产生的表面因素,而视觉文化的奇观转向是深层的文化根源,奇观电影只是这种文化变革的一种具体体现。视觉文化的奇观转向最早由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他认为在现代社会媒体高度饱和的语境下,对生活中“景观”的娱乐化炒作就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按照凯尔纳的观点,奇观主要是指景观的娱乐性,也就是景观向审美化和虚拟化的转向。如果说景观社会是一种影像化社会,那么奇观社会就是一种货真价实的拟像化社会。在社会整体走向奇观化的背景下,观众对影像奇观的不懈追求也就不足为奇了,而3D动画的强势崛起,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奇观化社会中的审美情趣转向。
视觉文化奇观转向的根源在于视觉文化转向,本质是审美领域的视觉文化转向纵向延伸。在人类历史上,随着书籍的广泛传播,视觉的作用便不断被削弱,但是电影的出现,使视觉在人类文化传承与传播中重新获得重要地位。其中的原因不仅取决于视觉科技的发展,也是由于人类已经步入了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只有视觉性才能有效地建构商品的“符号价值”,特别是当商品“符号价值”的建构必须依靠大众媒介来推广时,视觉文化转向就是必然的结果。所以,3D动画审美上的“奇观化”,不仅是动画自身的审美嬗变,更是3D动画电影对整个社会文化语境变迁的积极应对。
当人类社会步入商品经济时代以后,任何社会事物都或多或少地被烙上了经济的印记,动画电影也不例外。从经济学角度来看,3D动画电影依靠现代数字技术所创造的视听奇观,有效满足了后现代社会语境下人们的消费需求。这种将数字技术与资本投入有效结合的创作方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额票房收益,并通过经济杠杆,起到了优化电影产业结构的作用,进而健全和维护了“体验经济”的文化秩序。
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体验经济”,是一种经济规律与美学规律高度和谐统一的经济业态。这种经济虽然以劳动功利为基础,但又可以通过对功利性劳动的超越,达到由物质美向意境美的转向,也就是实现社会生产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体验经济”的出现,使人类得以自由从事一切需要的活动,包括工作、娱乐及审美活动都统一为一个整体,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是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也正是如此,产生了审美经济。随着视觉文化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视觉形象的辅助。在电影领域,3D电影成为前所未有的视觉消费品,其美学价值和本身实用价值的紧密结合,使观众通过电影消费这一经济活动不仅满足了自身的视觉需求,还获得了审美满足。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美学思想是当代经济美学的重要内容,该思想认为经济结构既有整体美,又有部分美,同时这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有效协调是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传统的电影、电视与新兴网络成为媒体经济中的三大主要产业,而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却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电视产业的迅速发展曾经对电影产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冲击,而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电影产业重新获得了部分竞争优势,但紧随其后,基于数字技术的互联网产业再一次冲击了电影产业,并促使其结构的二次调整。从上述角度来看,电影产业的发展与调整,并不只取决于技术的完善和进步,也受经济美学视角下社会结构中的抵消补偿、调整适应等因素的影响。反观电影领域,3D电影正是依靠前所未有的立体性、拟真性与互动性等美学特征,凭借只有在电影院才能体验的视听效果,将大批流失的观众重新“请”回了电影院。
3D动画及其美学建构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体系,其不仅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对他的解读需要从内、外两个层面来进行。从内部角度来看,3D动画媒介特质的展示主要依赖数字技术的进步;从外部角度来看,3D动画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语境之间缜密的交织是其美学建构的必然前提和归因。
作者单位 黄淮学院动画学院
[1]凯利·阿斯布瑞,孙立军.世界数字3D动画电影创新模式探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4).
[2]吴晓丹.奇幻的新媒体技术——浅谈3D电影的发展历史性与视听语言[J].电影评介,2011(06).
[3]齐鹏.新感性:虚拟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