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关系研究

2016-02-03 07:33李云杨帅徐有威
安徽史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皖南

李云 杨帅 徐有威

(上海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444)



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关系研究

李云杨帅徐有威

(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200444)

摘要:20世纪60年代起,上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先后在皖南建立了80个企事业单位,从此开始了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长达24年的关系。在此期间,安徽对上海的支援主要表现在土地、劳动力、建材和治安保卫等方面。上海小三线在发挥巩固国防作用的同时,对皖南地方的基础设施、工农业、文化教育以及现代文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同时,上海小三线人员与皖南民众之间存在着利益纠纷与矛盾,也有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但理解、接纳与融合仍是两地关系发展的主流。简言之,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各级政府、民众建立了良性的支援与协作关系。

关键词:上海小三线;皖南;支援与共建;冲突与融合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战备、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从1965年起上海在皖南先后建立了80家企事业单位,涉及钢铁、机械、仪表、电子、轻工、化工、电力和运输等行业,形成了一个以地方军工生产为主的全国小三线最大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上海在皖南的小三线从1965年筹建,到1988年完成调整结束,前后历经24年。在此期间,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关系。目前,学界关于上海小三线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主要成果包括徐有威、陈东林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1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版);徐有威、吴静:《危机与应对:上海小三线青年职工的婚姻生活》,《军事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徐有威、李云:《困境与回归:调整时期的上海小三线——以新光金属厂为中心》,《开发研究》2014年第6期;张秀莉:《皖南上海小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研究》,《安徽史学》2014年第6期;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4期;徐有威、杨华国:《政府让利与企业自主:20世纪80年代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盈与亏》,《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但涉及小三线与地方关系的学术成果尚不多见*学界有关研究包括段伟:《安徽宁国“小三线”企业改造与地方经济腾飞》,《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王小蓉:《略论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发展及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3期;崔一楠、李群山:《1965年四川广元对三线建设的支援》,《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陈熙、徐有威:《落地不生根:上海皖南小三线人口迁移研究》,《史学月刊》2016年第2期; 徐锋华:《东至化工区建设述论——上海皖南“小三线”的个案研究》,《安徽史学》2016年第2期。。鉴于上海小三线是全国小三线建设各省区市中最主要最大的输出方,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相互支援,携手共建

上海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坦阔,没有可供战略防备的腹地,根据“靠山、分散、隐蔽”选址原则,上海市委和市府经过多方调查和研究,最终确定皖南(包括浙西的临安)作为上海的后方建设基地,尤其是以皖南山区作为自己的小三线基地*上海小三线共有81家企事业单位,其中80家建于皖南,另外有一家企业协作机械厂建在浙江临安。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小三线与皖南之间的80家企事业单位。。这为沪皖之间建立长达24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一)安徽对上海小三线的全力支持

上海小三线建立、生产与职工生活离不开安徽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

提供建设用地。上海小三线建设选择厂址时,严格按照“不占高产田,少占可耕地,不迁居民,便利居民”的原则*《关于小三线地方军工厂的厂址选择和厂区布置的几点意见》(1966年4月27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A381-351-93。。但小三线建设仍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大量的可耕地。为了支援小三线建设,安徽专门划出 9.27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一部分良田,供上海小三线单位征用*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未刊打印稿),1988年4月,第49,18、49,50,49页。。只要是小三线需要,当地政府和社员均全力支持和配合,作出了很多的牺牲和贡献。正因如此,上海小三线才得以在皖南山区有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地域空间。

组织劳力参与小三线建设。上海在皖南建立80家企事业单位,建筑工程浩大,仅靠上海工人根本无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安徽为小三线建设组织两个建工大队、约400人和大量的民工,他们参与了修建公路、平整场地、架设电线、铺设石道、开沟护坡、建筑房屋、擦洗机器、装卸搬运和设备安装等工作,其中在抢建507工程中,贵池、东至、青阳和石台等县6个民兵团和副业队有1.5万人参加基建工作*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未刊打印稿),1988年4月,第49,18、49,50,49页。,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据协同、协作、联合三厂统计,当地农民在三线建设中牺牲的就达11人之多。”*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未刊打印稿),1988年4月,第49,18、49,50,49页。由于皖南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小三线建设得以顺利展开,并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其基础设施建设。

供应建材。在基本建设时期,小三线基建所需要的大量材料,除钢材、木材、水泥和建设小五金由上海自己负责之外,其他材料如砖、瓦、石方、黄砂、石灰、毛竹等,均就地取材。安徽方面共为小三线支援砖2617万块、瓦581万块,并帮助解决了建设所需的沙、石、木材、毛竹、煤、石油等问题*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未刊打印稿),1988年4月,第49,18、49,50,49页。。由此可见,皖南在建材上保证了小三线基建需要。

加强小三线的保卫工作。小三线单位占地广而分散,道路长而迂回,保卫工作难度不小。为了维护小三线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安徽和上海于1976年3月在屯溪成立了后方基地中级人民法院(1979年3月改设保卫处),行使地市级审判机关的职权,业务上受上海和安徽高级人民法院的双层领导*《和汪道涵市长协商接收上海小三线》,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17—18页。。此外,小三线单位还与皖南联防,组织治保联防机构。安徽各级政府以及公安部门还协助上海小三线管理部分职工和家属的户口,处理一些较为紧迫的或涉及工农关系、地方的社会治安事件。这为上海小三线顺利实现军工生产和职工稳定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地政府和民众为职工提供了大量的副食品供应,保障了职工的生活需求。在小三线基本建设时期,安徽省各级党政组织对上海小三线的基本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皖南专区、县以及公社、大队均有人员参加上海小三线各级基建组织的领导和现场工作,帮助解决基本建设中人力、物资、交通、用地等方面的困难,为小三线基建任务的完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小三线对皖南的无偿援助

上海小三线建设在得到皖南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支持和帮助的同时,也一直把支援皖南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及农村作为自己的一项日常工作。

1.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皖南小三线80个企事业单位,大部分位居深山密林中,这些地方缺乏必要的生活基础设施。随着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全面铺开,这些情况均有所改变。

电力方面。当时皖南基本没有供电系统,仅个别地区通电,乡村山区则完全无电可供。小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后,除扩建屯溪发电厂外,新建3家发电厂和1家供电所,并在皖南山区建成输电线路1483公里;8座110千伏变电站,共21.79万千伏安;17座35千伏变电站,共8.1万千伏安*《上海后方电力处》,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441/node58160/node59666/index.html。。小三线电网的建设彻底改变皖南无电、缺电的状况,为促进山区社会文化的提升、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山区居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贡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上海将后方的3个电厂和1个供电所全部无偿移交给安徽,进一步强化了皖南电网的运行能力,令皖南工业发展得到保证。

交通方面。皖南境内四周皆山,交通相对闭塞落后。上海小三线所到之处,广大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1965—1969年为例,上海方面投资120万元,在绩溪修建专用公路12条,长达46.2公里*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315页。。位于贵池梅街的八五钢厂投资60万元,建造了长208米、宽7.1米的白洋河大桥*《近三年来我厂职工生活改善账》(1982年5月30日),宝钢集团上钢五厂档案室档案,档号:82-3-44。。皖南交通条件的改善,为促进小三线所在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大了皖南与外界的交流,也加强了皖南城镇之间的联系。

供水方面。在上海小三线到来之前,当地村民喝的都是没有经过过滤的井水和浅沟水,水源里含有血吸虫,血吸虫病发生率较高。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将自来水接到工厂附近的农民家里,这为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生产用水提供了方便,同时改善了他们的卫生条件。

医疗卫生方面。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先后在皖南建起了长江、瑞金、古田和天山职工医院,各单位也配有相应的医务室,其医疗力量、设备条件均相当于上海市级医院。小三线医院除服务于所属职工外,还将服务对象扩大到皖南民众,并将门诊费和医疗费价格调至低于小三线职工。这不仅大规模提高了皖南的医疗卫生水平,而且改善了皖南民众看病难的状况。小三线医院还为皖南的医疗事业提供了无偿帮助,上海赴皖医疗队于1972年无偿赠送给宁国县2000余件计划生育器械。

小三线企事业单位的浴室、食堂、小卖部等也定时向皖南民众开放,给当地人创造了讲究清洁卫生的条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2.扶植地方工农业的发展

上海小三线一直得到皖南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尽管上海小三线不属于皖南地方政府管辖,但是为了建设和生产的顺利平稳进行,上海小三线特别注意搞好工农关系,把支援地方工农业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上海小三线自建立之初就对当地源源不断地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援助。

人力方面。每到农忙时节,小三线各级党团组织经常专门设立支农领导小组,派出支农突击队帮助农民抢收抢种,同时组织运输队为社队运输物资,还调派机修队从事机械抢修,成立医疗队为人员卫生提供保障;为农村兴修水利,在灌溉农田、筑坝围垦等方面有所贡献;对皖南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人员,帮助培训技术人才。与此同时,上海调拨支援地方制砖机、轧石机和变压器等,并请来制砖技术员帮助各县砖瓦窑厂提高制砖、烘烧技术,使砖、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第19、47页。。小三线的新光金属厂为屯溪高压阀门厂培训炼钢工、化学分析人员,并派老师傅到该厂现场指导,传授技术*新光金属厂厂史编写组:《上海市新光金属厂厂史(1965—1986)》(未刊打印稿),1986年12月,第29页。。据1972年不完全统计,812指挥部系统支援地方劳力近万人次,帮助地方收种面积1200余亩、修理各种农具和农业机械1800多台(次)、运输7万多吨*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第19、47页。。

物力方面。小三线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皖南给予物资上的支援。据1977年不完全统计,上海小三线共支援皖南小化肥厂设备6套,支援社队大拖拉机、手扶拖拉机300余台,汽车53辆,水泥2000多吨,钢材376吨,还包括农机配件等*《关于上海后方基地建设的情况报告》(1977年10月27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B246-1-936-1。。在1978—1980年间,小三线定期支援的物资有钢材4185吨、水泥2300吨、载重车53辆、拖拉机78台,还有玻璃、汽车拖拉机配件、农用水泵、变压器、电动机、轴承、电线等*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第47、48、48—49、50页。。小三线每年还为地方提供不定期的物资支援。可以说,对于皖南地方上提出的要求,小三线基本上能做到有求必应。

财力方面。为帮助地方建设,小三线在财力方面给予了许多支持。上海胜利机械厂18年间给所在皖南各方面的支援达114万元*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第47、48、48—49、50页。。在扶植皖南当地企业工作中,八五钢厂从1972年投产至1973年7月,与皖南地方102家单位建立协作关系,支援地方工业93个品种,发生金额17.8万元*《上海八五钢厂大事记》,1973年7月28日,《情况汇报》第21期,宝钢集团上钢五厂档案室档案,档号:73-1-3。。当皖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困扰农业生产时,小三线便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提供财力援助,为农民排忧解难。1983年贵池县境内的小三线从企业基金中筹款11万元,外加上海市府拨救灾款10万元,支援贵池县恢复农业生产,战胜自然灾害*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第47、48、48—49、50页。。

小三线建设时期,安徽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到上海小三线的建设工作之中,并在土地、劳动力、物资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援。同样,上海小三线建设在发挥巩固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作用的同时,对皖南山区的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皖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徽与上海在携手共建小三线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互助与协作关系。正如一位当事人回忆的,“每当生产生活遇到困难,当地全力支持。他们(指当地)物资遇到短缺,我们会倾其所有”*《生产,搬家,安置三不误的小三线调整》,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62页。。这是当时二者关系的真实写照。

二、滋生矛盾,着力调解

小三线进入军工生产时期后,职工和当地人在文化娱乐、水电供应、土地征用和青年恋爱等方面有着愈加频繁的接触,由于工农、城乡之间差异的客观存在,当地人与三线职工、工厂与社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利害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关系。

(一)生活资源的纷争

日常生活中引发的风波主要体现在细微之处,如小三线职工与农民因看电影抢座位、买票引发的矛盾较为频繁。在享用小三线资源上,小三线职工认为皖南不应该无偿、优先占用他们本该享用的资源,这便为二者产生冲突埋下了伏笔。位于旌德县的小三线韶山电器厂,部分职工与当地社员因进厂看电影买票问题发生纠纷,引起严重冲突,两个月后才得以解决*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史编写组:《上海小三线党史》,第47、48、48—49、50页。。群星材料厂有部分职工和附近社员在看电影时为争座位闹起纠纷,发生械斗,被打的多至29人,其中重伤9人,造成厂、社群众相互戒备,对立情绪严重*《关于群星厂认真解决工农纠纷 搞好工农关系的情况通报》(1979年6月15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B67-2-437。。这些冲突严重影响了小三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工农关系。

为了让职工安心工作,小三线在职工伙食上下足了功夫,品种丰富花样多。皖南当地人喜欢隔三差五到厂里食堂消费,这样厂里的职工就不够分了*采访史志定(原八五钢厂团委书记),2011年2月24日,史志定家。。小卖部供应的商品,当地民众也会争相抢购,他们尤其喜欢抽上海出产的香烟,很多香烟被当地人买去,小三线职工对此有意见*采访王金忠(原红星化工厂征地工),2012年7月23日,王金忠家。。工厂与农民争夺水资源的摩擦也时有发生,其中八五钢厂与梅街村的矛盾最为突出。随着地方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地方对供水要求越来越高,当地农民便在白洋河上游层层拦坝阻水,厂区四周的农民也有不少擅自接自来水进户,有的还要求厂方扩大放水量,以满足农田灌溉。这样就造成工厂用水紧张。而且有的农民用水浪费严重,仅1984年4月至6月间,皖南地方用水竟达64.83万吨。为此该厂调小阀门,结果水管阀门被农民砸坏,有的农民甚至拔刀阻挠八五钢厂调节阀门*《地方与我厂争水矛盾进一步突出》(1984年8月15日),宝钢集团上钢五厂档案室档案,档案号:84-1-1。。

(二)由土地征用引发的冲突

皖南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上海小三线建设征用了当地的大量土地,其中包括一部分良田。这些被征地地区大多地少人多,一般每人平均只有土地一亩左右,有关社队在征地后劳动力过剩的矛盾比较突出。如绩溪县汪村生产队原有耕地174亩,被征用了124亩,剩下耕地50亩,人口155人,人均只有3分多土地*上海市劳动局革命委员会:《关于皖南后方企业吸收一部分征地农民的请示报告》(1970年10月17日),王昌法提供。。征地引发的矛盾虽然以招工方式解决一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但多数农民还是要自谋生路。因征地而失地、没有出路的问题加剧了双方关系的紧张,甚至上升到武斗、肢体冲突的程度。较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3年5月13日,万里锻压厂的工人和社员发生冲突,起因是该厂为筹建而征地,造成农民失去土地,又因地方上没有及时做好工作,农民就把路拦断,不许厂里的人进出。此事两个星期左右才得以解决。另外,上海小三线某些企业的三废问题,也给双方关系带着困扰*《地区组组长眼中的上海和安徽的两地关系》,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97页;《我所知道的小三线最大企业八五钢厂》,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334页。。

(三)由青年恋爱引发的风波

上海小三线由于工厂性质和历年需要增加劳动力的关系,男女青工比例严重失衡。因各种条件限制青工的婚姻始终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小三线部分已婚职工因长期分居过着无性生活,这些导致了小三线强奸、通奸和猥亵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小三线职工之间,还有小三线部分男职工与皖南女性发生两性关系。如一些青壮年男职工利用肥皂和牙膏这种小恩小惠和皖南有夫之妇进行性交易*采访马斌昌(原利民机械厂工会主席),2011年11月10日,上海大学A506室。。利民机械厂一位车间主任和本厂一位职工皖南农村的配偶发生婚外恋,在当时的高压政策下,女方服毒自杀,这位车间主任割腕自杀未遂*采访史志定(原八五钢厂团委书记),2011年11月8日,史志定家。。由男女比例失衡、夫妻长期分居问题诱发的不道德和犯罪行为给两地关系蒙上了阴影。

二者的矛盾与冲突还贯穿于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小三线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福利,但有些农民希望得到更多的实惠。一般说来,皖南提出的要求小三线方面总是设法予以满足。但有时候因提出的要求过多、过高就无法满足,一旦他们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刁难*《艰苦创业的小三线人》,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79页。。与此同时,小三线的优越生活让皖南民众羡慕乃至嫉妒,这种心态有时会转嫁到对两地关系的处理上,出现“敲竹杠”现象。八五钢厂职工由于操作不慎,误将少量污水溢进附近池塘,引起农民不满,最终以答应给该村安装两只生活用水阀门和在干旱季节帮助地方解决灌溉用水的条件,矛盾才得以缓和*《地方与我厂争水矛盾进一步突出》(1984年8月15日),宝钢集团上钢五厂档案室藏档案,档号:84-1-1。。

皖南小三线80个企事业单位,分散在皖南的50多个公社100多个生产大队之中,厂区与农民田舍形成交错接壤的格局。因此,本着“加强工农联盟”的原则,小三线在发展生产与解决职工生活等方面都与地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看电影,成为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娱乐方式,对职工和当地老百姓来说就像是盛大节日一般。当时小三线规定:凡小三线单位放映电影或演出文艺节目等,都给当地民众以方便,一起观赏。每次放映电影,当地老百姓扶老携幼,无论严寒酷暑,都会赶来观看。上海话剧团、上海滑稽剧团和上海沪剧团等时常来后方演出,小三线企业的文艺队也会到地方乡镇进行演出,这些文娱活动让小三线工厂方圆几十公里的老百姓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小三线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当地人提供了挣钱的机会,一大批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到小三线建筑工地做小工,或者是到工厂里做临时工,赚取一笔不薄的收入。小三线建设者的到来扩大了对皖南农副土特产品的需求,“这些产品遭到(小三线职工的)哄抢”*《一位上海籍安徽县长经历的上海小三线建设》,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194页。。看到这种情况,当地人就把老母鸡、鸡蛋、芝麻、核桃、花生、蔬菜等带到小三线厂门口摆摊叫卖,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现金收入。此外,小三线先后从当地招收1000余农民成为工厂正式职工,他们享受与小三线职工同等待遇,成为当地高收入人群。显然,皖南民众成为小三线建设的最大获益者。

由上文可以看出,摩擦与利害冲突主要局限于工厂与社队、职工与社员之间,上海、小三线与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后方安定团结的局面,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存在矛盾与冲突,但在主流上,两者的关系还是较为融洽的。为巩固和加强小三线与地方的关系,保证小三线在安定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后方各级党组织与当地各级干部每年在春节前夕相互拜访、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互相征求意见和要求,不断增强工农团结,小三线的主动支援促使了企业与地方和谐融洽关系的持续。在工农关系、两地关系问题上,沪皖政府均以“巩固工农联盟”的原则对待与处理,从而使得上海小三线在“厂社不分”格局下与当地农民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同时,上海小三线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很多好处,当地民众也对这些好处产生了依赖。小三线军工生产需要当地政府与人民的支持和保护,安徽各级政府也以实际行动确保了上海小三线军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基于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二者实现了相对融洽的共处。

三、文化碰撞,渐趋融合

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中国城乡的经济社会差异较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皖南基本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状态,工业文明程度较低。三线建设者对当地的初始印象是山区既没有路、没有电,也没有水,绝大多数人连县城都没有去过。有的老百姓甚至穿的还是长袍马褂,竟问现在是民国几年*采访王洪志(原后方基地管理局局长),2011年4月14日,王洪志家。。随着小三线建设者的进入,汽车、电灯、电扇等工业文明产物开始出现在皖南山区,当地农民对此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作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如“用灯泡点烟”、“给汽车喂草”,就连女职工穿裙子也被认为是有伤民风之举*采访袁福龙(原红星化工厂总务科科长),2012年7月3日,袁福龙家。。这些让上海小三线干部和职工感到“荒谬”和“不可思议”。

上海作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工业城市,其经济、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均比皖南地区发达和优越。在工业文明熏陶下长大的小三线建设者,从发达、繁华的都市进入落后、闭塞的山区,因生活水准、价值观念的差异,文化的冲突、误解与碰撞难以避免。上海人对当地农民存在歧视心理,而且这种歧视无处不在。如大部分小三线青年职工即便找不到对象,也极不愿意与当地青年结婚,否则“感觉会抬不起头,会被人家瞧不起”*采访佘牛生(原八五钢厂货车司机),2012年6月28日,佘牛生家。。小三线职工一般是在下班后洗澡,而当地农民摸清规律后很多提前去洗澡,他们对此就有意见,原因是嫌他们脏*采访郑金茂(原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委副书记),2011年2月14日,郑金茂家。。上海人的优越感让他们“不屑于与之(农民)交往”*徐国利:《我记忆中的皖南上海小三线》,《世纪》2013年第6期。。小三线职工工资高,待遇好,吃得好,穿得好,生活质量与当地有着天壤之别。相形之下,皖南民众的生活和条件则要艰苦的多,这种强烈的反差极易导致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因此,在当地“上海佬,有钞票,吃得好,穿得好,死得早”的顺口溜不胫而走*采访毛德宝(原后方基地管理局宣传组副组长),2011年5月7日,毛德宝家。。上海人则回击道:“安徽佬吃猪草,死得早”*采访朱仁锡(原后方基地仪电公司工会主席),2010年5月20日,朱仁锡家。。由于小三线的特殊性,长期处于保密状态,且在生产、行政和业务上不受安徽各级政府管辖,这自然也限制了小三线职工与当地人的交往,这种关系很难由疏离、隔绝转变为接近、融洽。

尽管如此,皖南民众与小三线建设者渐趋融合的迹象日益明显。随着小三线保密性的弱化,三线建设者与当地民众的交往逐渐增多,在“小社会”中上海作为都市文化和时尚元素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其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对皖南民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征地工,从饮食、语言、穿着、发型、卫生到工作直接受到上海人的熏染。同时,一部分小三线建设者也主动与当地人保持着密切关系。

上海人精致、时尚的着装风格成为当地民众学习和效仿的范本。皖南人从衣着的衣料上、衣服的式样上进行模仿,“上海人当时穿的裤子,很窄的裤脚,只有五寸或五寸半,……我们这里原先穿的是大脚裤,但此后也逐步改为小裤脚了。”*《我要嫁人了,和你说一声》,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203页。“以前我们农村里是不穿胸罩的,后来上海人来了,我们就懂了,我们就跑到三线厂小卖部去买,我们附近的小女孩也跟着穿了。确实,我们这里的小女孩出去,感觉总比其他人都洋气一些。”*采访张要华、杨爱玉(原上海小三线龙江水厂所在地村民),2012年7月31日,安徽省东至县龙江水厂龙江饭店。通婚、学说上海话亦是两地文化趋向融合的体现。由于小三线男女青工比例严重失衡,部分职工通过与当地青年通婚来解决婚恋难的问题。当地青年与小三线职工结婚后,久而久之,穿着打扮和上海人一样了,上海话也都会讲了。不仅如此,征地工、附近村民因与小三线职工经常接触,也都能听懂上海话、会说上海话。上海人也能听懂、会说一些当地话。

受到上海小三线的影响,皖南居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当地居民一向不吃黄鳝、甲鱼、螃蟹、螺丝等,这种饮食风俗自从小三线进山之后有所改变。他们逐渐吃起这些曾被视为禁忌的食物*采访王秉福(原跃进机械厂党委副书记),2015年7月20日,上海丰收日饭店普陀店。。此外,上海小三线企业的制度规范和职工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文明素质。

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小卖部的日用百货种类繁多,且质高价廉,很受皖南当地居民欢迎。他们会通过关系让小三线职工在厂内小卖部购买或从上海捎带一些稀缺或高档物品,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同时,小三线职工也会经常到农民家里买一些鸡蛋、老母鸡和茶叶等。久而久之,他们在生活上形成了你来我往的现象。这种民间的交往与互动直接推动了工农、城乡之间的交融。

小三线的建设,改变了皖南以前封闭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小三线建设者带去的生活习惯、都市文化和先进理念,无疑对皖南山区民众拓宽眼界和提升素质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愈加明显。“时间一长,安徽本地和我们小三线逐步趋同”*《生产,搬家,安置三不误的小三线调整》,徐有威主编:《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第2版),第62页。。上海作为先进文化、现代文明的引领者、传播者,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向心力,融合必然成为二者关系的一种新趋势,这种关系为小三线建设与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顺利交接,共同改造

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国防工业政策发生变化,上海小三线在前方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民品生产。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困难和弊端愈加凸显;加之小三线企业远离上海,青工婚姻、夫妻分居、子女教育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使职工无法安心于后方。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上海市相关人员多次深入皖南小三线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国家小三线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开发山区,建设皖南”的原则,上海决定撤销或转移军品生产任务,并将小三线资产无偿移交给安徽就近就地改造利用,绝大部分职工回沪参加联营建设。

上海移交给安徽的固定资产原值56103.08万元,净值为37441.29万元;国拨流动资金7876.96万元(内含货币资金1415.55万元),企业流动资金9.72万元;留皖职工安置费1322.1万元*《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交接工作结束的报告》(1988年8月20日),宁国市档案馆藏,档号:85-15.W-1-32。。 这些小三线资产对于安徽来说是笔不小的财富。如徽州地区有上海小三线企事业单位48个,固定资产原值3.2亿元,净值2亿元以上,原值相当徽州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总和*《徽州地区积极改造利用小三线企业》(1986年6月21日),宁国市档案馆藏,档号:85-15.W-1-12。。安徽本着“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择优搞活现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使其成为当地工业的骨干力量”*《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和交接的商定协议》(1985年1月28日),宁国市档案馆藏,档号:85-15.W-1-46。的指导思想,立足小三线的现有条件,立足当地资源和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至1988年8月,皖南53个小三线企业有48个得到了利用,共办成全民企业50个、乡镇集体企业25个,从业职工1.5万余人,其中新招收职工5500余人。在这些企业中,有25个成为县(区)、市的骨干企业*《接收、利用皖南小三线 发展安徽经济》(1988年8月19日),旌德县档案馆藏,档号:9-53。。

改造利用最为成功的当属宁国县。宁国小三线经改造利用后,新办19个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初始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8年创产值6138万元,利税887万元*《宁国县沪属小三线调整交接工作总结》(1989年3月11日),宁国市档案馆藏,档号:85-15.W-1-46。上海小三线对宁国企业的影响情况,详见段伟:《安徽宁国“小三线”企业改造与地方经济腾飞》,《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宁国将小三线企业与县内的乡镇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为该县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该县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还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另外,依托于小三线自强化工厂原有的水、电、交通基础设施和厂房、设备、资金发展起来的东至县香隅化工园,是安徽省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聚集地和重要的化工基地。宣城接收小三线资产近3个亿,以及一批上海技术人员,三线资产和技术人员为宣城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宣城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大好形势*顾许胜:《敬亭山下,一江春水向东流——安徽宣城地区一瞥》,《解放日报》1995年7月2日。。

这些成就得益于上海小三线奠定的工业基础,更离不开上海在调整改造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上海根据分批交接的时限,通过帮助和配合安徽培训技术工人,提供技术资料,协助衔接供产销渠道,动员部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留在皖南一段时间等措施,支持和帮助皖南改造利用小三线企业。同时,上海有关工业局的领导亲自到皖南小三线考察,并和地方政府磋商,就部分企业的改造、利用签订了发展横向联营的协议。如贵池以“贵申情”为纽带开展联谊活动,与上海先后洽谈了意向性的大小项目12个,接受了一部分扩散产品加工业务*《贵池县小三线调整交接工作总结》(1988年5月4日),张维德提供。。有些单位为发展皖南经济,还从资金上支援地方发展通讯、旅游、文教事业等,如260通讯站为帮助皖南地方进行并网技术改造支援150万元,将小三线13条直通上海的电话线路分别并入当地的通讯网,改善了当地的通讯条件*《关于小三线调整工作的总结报告》(1991年9月),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B67-1-312。。

1980年代,正值安徽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际,上海小三线资金的注入无疑对当地乡镇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历经多年,在依托上海小三线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流动资金的基础上,皖南有的企业成为县内的工业桥梁和经济支柱。时至今日,这些企业仍然是推动皖南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上海小三线建设期间,不少皖南民众通过和上海小三线企事业单位的接触,学会了不少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同时接触到了皖南山外的世界,这些给他们发展带来的益处,更是潜移默化。“好山好水好风光,好人好马好刀枪”曾是二者关系的写照,这种关系并未随着1980年代中期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结束而终止,因小三线建设结缘的三线人与皖南人在当今仍在延续与传递着这种情缘。

综观上海小三线与皖南长达24年的关系,经历了协作与互助、冲突与矛盾、接纳与融合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协作与融洽是主流,矛盾与冲突是支流。在两者关系的构建过程中,上海小三线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根据“厂社结合,以厂带社”的要求,改善和提升了皖南山区交通、教育、医疗、娱乐生活等,带动了落后山区的社会进步,推动了皖南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皖南山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当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国有资产和设备,为其后续发展作出了较大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安徽各级政府和民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各种支援工作,推动了上海小三线建设和生产顺利开展与进行。显然,在两者的关系中,上海小三线主要起到支援与推动的作用,安徽则肩负着援助与配合的任务。尽管二者因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产生了种种矛盾与冲突,上海小三线各级党组织与皖南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促使二者关系,始终沿着支援与协作的主流方向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相对稳定的关系使得双方在整个小三线建设时期达到了共赢的目的。二者多维关系对新时期沿海与内地经济关系的构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关系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3&ZD09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皖南山坳里的上海‘小三线’建设研究”(SK20162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汪谦干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6)04-0158-08

作者简介:李 云(1978-),女,安徽淮北人,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杨 帅(1992-),男,安徽阜阳人,上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徐有威(1964-),男,江苏吴县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mall Third-front of Shanghai and Southern Anhui

LI YunYANG ShuaiXU You-wei

(Department of History,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960s, according to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s Strategic deployment aimed to strengthen preparation for the war and consolidate the national defence,Shanghai established 80 units in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ern Anhui. From now on a relationship of twenty years between the small third-front of Shanghai and southern Anhui has been established.On the one hand,during this period Anhui’s support for Shanghai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aspects of land,labor,building materials and public security etc.On the other hand,the small third-front of Shanghai not only consolidated the national defense in this period but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infrastructure,industry and agriculture,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of southern Anhui.The small third-front of Shanghai also promoted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However,at the same time,disputes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cultural collisions and conflicts also existed between the workers of the small third-front and the southern Anhui people.Nonetheless,understanding, acceptance and integration were still the mainstream.In a word,the small third-front of Shanghai and southern Anhui established a benign relationship of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Key words:The small third-front of Shanghai;southern Anhui;support and co-construction;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皖南
Effects of acupuncture plus medication on hippocampus SIRT1 and FOXO3a expression, MDA content, and SOD activity of ra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张 勤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追梦皖南川藏线
《皖南印象》
到皖南
皖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东至化工区建设述论——上海皖南“小三线”的个案研究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