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山
到2015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已达1.2亿千瓦,是五年前风电装机的3.8倍,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位居全球第一。2015年的发电量1850億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3%,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近五年来,风电机组的生产能力超过2500万千瓦,不仅占据了国内98%的市场份额,而且已出口到28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风电建设已从最初的“三北”地区扩展到全国所有地区,形成了“三北”风电基地、中东部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并举的发展格局,风机已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综合造价由五年前的每千瓦1万元下降到目前的7500元左右。内蒙古、新疆地区新建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已下降到每千瓦时0.47元,已比较接近火电的上网电价。
随着风电利用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蓄热式电锅炉供热技术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吉林、内蒙和新疆等均已建成了风电供热示范项目,总用电负荷32万千瓦,总供热面积225万平米。风电与制氢及风电与储能电池相结合的风电创新应用示范项目都在建设。
但,风电与传统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几年风电出现了严重的弃风限电问题,2015年全年弃风电量达到350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0亿元。
“十三五”时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优先发展风电等新能源。加快提高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到2020年风电装机应达到2.5亿千瓦以上,2030年应达到4.5亿千瓦以上。推动风电企业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降低风电投资成本,尽早实现平价上网,提高风电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加快征收化石能源消费税,定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给予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优惠贷款利率。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按照“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保障收购基本的电量;积极推动风电供暖、风电制氢、新能源微电网等方式的应用,提高本地消纳新能源的能力。通过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将风电输送至负荷中心消纳。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需要外送的风电规模为4000万千瓦,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比重。
风电年度建设规模和重大项目方面的布局,要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加快当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民生保障能力;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当地政府和百姓以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风电项目,共同分享利润分成,促进当地百姓致富。同时建议调整风电税收政策,增加地方税收,有效调动地方支持风电建设的积极性,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