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泫然时

2016-02-02 14:13许超
中国民商 2016年1期
关键词:清河荣昌企业家

许超

庄荣昌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河北清河县人,工商界的知名人士,当他高寿八秩有五的时候,于2015年7月28日,一颗实业报国的火热之心停止了跳动,从此长眠于生于斯长于斯乡梓故土矣。作为他的同乡人、老朋友,谨寄以深深地缅怀和潆洄思念。

(一)

我与庄荣昌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他已是与县砖瓦厂联营的绒毛加工厂负责人了,而且正在激情满怀、信心百倍地筹建独立经营的三利有限公司。他是个搞实业的人,是经济建设战线上的一位老战士,年龄大我多岁,但这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乡情和友谊。

那是秋分季节的一个下午,他邀我在简朴明亮的会客室里促膝畅叙。他思想敏捷,思维清晰,说话简洁明快,观点明朗。他说:我今年54岁了,19岁学徒,学会了用头脑经商做生意,搞私营企业,支援新中国经济大建设。但是,在那个年月,在那个气候,却让我折翅坠谷,蒙受了刑役的冤苦。他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我看到了光明,看清了前景。几十年的磨难,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好事,让我铸就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经商办企业的激情像火山一样待爆发。因为那时候,我还背着沉重的“政治污点”,不敢爆发。那时,在社会上,私营企业仍然是一个政治敏感词汇,关于雇工的争论、姓“公”姓“私”的争论、民营企业家“原罪”的争论,一刻都没有停息。党的政策也有个系列演变的过程,是县委书记段连庄亲自动员我出山,帮我洗冤平反,让我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大讲创办企业、振兴经济的认识和感想。

他说到这儿,我自然想到那次在三干会上他直抒胸臆、激情燃烧的发言。他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同时也对当时国营、集体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坦诚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下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什么搞不好?一个原因是企业里养着一些光拿钱不干活的人,这种人,我们管他叫“寄生虫”;第二个原因是企业里还有一些手里掌握着人、财、物的权力人,以权谋私,对这种人,我们管他叫“蛀虫”,有这两种人存在,企业能搞好吗?!

当时,庄荣昌向大会也是向全县人民庄严表态:县委书记支持我干,我就干;我要干,我要自己干!我保证在3-5年内,不要国家一分钱,在清河建起一座像样子的工厂来,工厂是我自己的,但也是国家的……

他的发言,震撼了与会人员的心灵,博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这海潮般的掌声,正是代表了全县人民对他的认同、也代表了全县人民“千军万民闯市场”、振兴清河经济的意志和决心。

是的,新时代为庄荣昌提供了一展才能的历史性机遇,也正是县主要领导真正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心和支持人才创业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让他如鱼得水,雄鹰高飞,1984年7月18日他注册成功了“河北清河企业有限公司”,当时投资规模为50万元,是河北省也是全国头一家注册的企业有限公司(据全国工商资料:1985年初才特批了“中国私企第一人”姜维的首张“私营企业”牌照),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啻为一个历史的奇迹。

到1987年,庄老的三利有限公司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中型骨干企业,并先后带动起一批卫星厂和公司,使羊绒加工产业成为当时清河六大骨干行业之一。庄荣昌也成为改革开放一部分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典型。于是,“庄百万”的美誉响彻了冀东南大地。

每每谈到这段历史时,他总是落地有声地说我在全国工商联会议上不止一次坚定地表态:有国家好政策的撑腰,我一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大力,发展壮大新型的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那时候,我每次与他畅谈,他总是话不离民营企业,如何发展、壮大社会经济,说实在话,我真的估摸不透庄荣昌有多么博大的胸襟、他身上蕴藏着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怀。

(二)

上世纪90年代,一个春和景明的中午,他邀我探讨人生价值的问题,我曾问过他一个题外的话:你常说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要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其含义包括哪些?他一脸真诚地笑笑,回答得简单明了: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招工就业、多行善事。他继续就这个话题说:1986年,省委书记邢崇智到清河视察,直接向我说:老庄啊,要当社会主义企业家,不要当慈善家。意思是要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壮大社会经济,归根到底还是回报社会,广行善事是回报社会的一部分。

广行善事?庄荣昌没说行了多少善事,我却也略知一些:他曾先后出资,为家乡王化庄村东填大深坑修建了一条长500米、高4米、顶宽12米的平坦村路;为村里安装了农用电;为村里修建了小学校舍;承担了全村“五保”老人生老病死的一切费用。

他捐资于县敬老院老人,提高补贴生活费并每年捐赠新棉衣,购置了20英寸大彩电。

他捐资扩建了县直幼儿园,并增添了新设备。县妇联为之改名为“荣昌乐园”。

1987年县城修建影剧院,他一次捐资30万元。县内外118名失学儿童曾得到他的救助……

庄荣昌用自己的企业所得,捐助于社会公益事业。他的说法是:不忘本,不忘恩,不忘道义,是做人的本分。他还说,为父老乡亲、为社会无偿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应该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天经地义。

当时我想,如果所有企业家都这样认识,都这么行动,那么我们的社会文明会将提升到怎样的高度呢?

庄荣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是名声响彻的民营企业家,国家、省、地(市)、县给了他许多荣誉称号,且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职务,省、地、县也给予他多项职务的担当,并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家优秀代表。可以说光环锦簇,荣光四射。对此,他无限感慨地对我说:老弟呀,这些名誉和地位,看来是给我个人的,其实是党和政府对所有工商业者真正的尊重、信任、支持和鼓励,不断增添的一个又一个的责任和重担,我作为民营企业战线上的一个老兵,责无旁贷,为发展国家经济征战商场,无怨无悔。

(三)

2011年8月12日,我与庄老畅叙。时值庄老的爱人陈力民大姐,正在整理庄老的荣誉证书、委任书以及文件、信函、文书等。她善良、贤娴、大方而干炼,与54岁的庄老结婚时她才30多岁。几十年来她不仅给予庄老美满的家庭幸福,而且是庄老办企业的得力助手和最诚实的贤内助。

那天,庄老正在拟写文稿,让我帮他加重用词力度,准备转呈全国工商联和全国政协关于在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民营企业壮大发展的建言书。力民大姐对庄老充满深情和关爱地向我说: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荣誉呀,地位呀,为国家创造的财富呀,家庭生活呀,凡是应做的事他都做到了,该得到的也有了,而且动过手术身体也不如当年,早应该歇歇心颐养天年了。他偏不,天天心里想的是工商业,嘴里念叨的也是企业如何大发展,并向最高层领导提建议,向工商界发倡议,甚至在京居住时,也让我搀扶着他拜访领导建言献策,奔走呼号,累不累呀。

我曾在《中国民商》里读过一篇署名文章,是用14000多字的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的《庄荣昌:“羊绒大王”的前生今世》,文章开篇说:庄荣昌的传奇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他所经历的长达60年的商业奋斗史,也是当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的浓缩。文章又说:“庄荣昌的传奇也可能是个孤本,后人再无可复制。”

我终于领悟了,什么是新中国一个民营企业家爱国的厚重情怀。这就是庄荣昌精神、庄荣昌形象。这精神、这形象充分展现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工商业者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取向最大化和最优化。

改革开放后,庄荣昌在清河大地上高高扬起了新型民营企业家的第一面旗帜,是影响和带动一个地区羊绒产业大发展的大功臣,在清河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史上留下华美的一章。

庄荣昌是位德高望重的人,是倍受社会尊重的人,是值得景仰的人。

我缅怀庄老老友,怀念他一生的峥嵘岁月,更敬重他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立世精神!

猜你喜欢
清河荣昌企业家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承传统振百年清河 重实践育清正少年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谁是凶手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