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摘 要]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各地农民新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本文就重庆市渝北区农民新村建设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渝北;农民新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18 — 02
重庆市渝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是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撤销原江北县建制基础上设立的新区。2015年4月底,渝北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决定以集中居住为美丽乡村建设突破口,规划在2020年建成100个各具特色的农民新村。以农民新村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渝北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一、渝北区农民新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渝北区现有11个镇10个街道,农业人口39.9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56%。受丘陵山地地形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小、散、乱现象突出,农村居住水平低、基础条件差,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加速农村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渝北区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农村公用基础设施为目标,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农民新村建设。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已建成古路镇草坪村、茨竹玉兰村、兴隆镇发扬村、统景镇印盒村等农民新村38个。目前正在建设的农民新村包括木耳镇垭口村、大盛镇天险洞村等10个。
尽管渝北区农民新村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产生了“加减乘除”四个效应。
1.“加法”效应。一是扩大了耕地面积。渝北区农村建房点多、面广、占地规模较大,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减少了户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将多余的宅基地复耕,有效扩大了耕地面积。二是加快了农村基础配套建设。农民新村建设推进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延伸,综合配套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有效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
2.“减法”效应。一是节约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通过合理规划农民新村,节省了建设公路、供水、供电、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避免造成土地和钱财的双重浪费。二是减轻了基层干部的管理负担。农村新村逐渐成为基层组织就近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和部署农村开展工作的载体,对减轻基层干部走家串户管理农村的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3.“乘法”效应。一是提升了要素的社会化程度。通过要素流转引入企业,逐步形成了特色种植、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从而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二是提升了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集中居住模式便于对农民实行新农村化管理,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宣传培训促使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
4.“除法”效应。农民新村涉及的聚居对象优先考虑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户,组织将危房户、涉及滑坡、危岩等险情的农户吸引搬迁至地质条件好、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的农民新村居住,解决了其住房困难,进一步消除了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提高了村民的居住品质。
二、渝北区农民新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新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地落实难度大。建设用地是制约农民新村建设的一大瓶颈。在渝北区很多镇,特别是两江新区外的镇,存在大量的基本农田,而开展宅基地置换后的建设用地指标大都调剂用于城市的开发建设,挤占了农民新村的建设指标。在建设用地指标匮乏的情况下,进行农民新村建设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
2.资金筹集压力大。资金困难是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多数农民新村都面临较大的资金筹集压力。乡镇财政乏力、村级经济较为薄弱、多元化筹资渠道尚未形成,从而给进入农民新村的农户带来较大的自筹资金压力。同时,基础设施配套资金需求大,通过涉农资金的整合解决部分资金,可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3.基础配套不足。由于土地流转使用及相关政策的制约等原因,部分农民新村建设手续无法办齐,造成小区在办理用水、用电、燃气接入等手续时比较困难。农民新村建成后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垃圾的处理、水电气、电视、通讯、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农民的就医、文娱活动、技术培训、子女就学等缺乏场地保障和机制保障。
4.后续管理问题多。镇村管理普遍存在经费不够、力量不足、队伍不稳等问题,使得集中居住区内公共区域内清洁卫生管理、基础设施维护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认识不到位,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自我管理服务的理念也尚未形成。
5.发展前景堪忧。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农民内心仍然偏爱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农民普遍存在对集中居住认同度不高的心理。同时,农民新村的土地被流转后,多是农业公司或种养大户自主经营,以致众多农民家庭缺乏增收产业,劳动力纷纷外出,出现产业及人员的空心化。
三、推进渝北区农民新村建设工作的建议
农民新村建设涉及诸多方面,因此,必须以改革和发展的眼光,系统地谋划好、组织好、实施好,促进农民新村健康有序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科学规划
(1)科学规划选址。重点把握的选址原则有:一是因地制宜,相对集中。选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要素禀赋以及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优先保障居民农业生产方便;二是交通便利,方便生活。要与主要的乡村公路相通,便于居民出行,也有利于生产物资运入和农产品运出;三是产业发展,集约经营。选址要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通过产业的发展来集聚人口;四是尊重民意,村民自愿。农民新村的规划选址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尽量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意愿。
(2)城乡统筹协调规划。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眼光来规划农民新村建设。一是要统筹扶持农村发展资金政策,向规划中的农民新村聚集,防止出现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二是位于场镇附近的村社在规划聚居点时要优先考虑场镇规划,与场镇规划科学合理衔接,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三是要树立农村大景区的理念,将发展乡村旅游融入到农民新村建设中。
(3)坚持分步推进。从当地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既要考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符合新村整体规划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村社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搞全面铺开。应该制订计划,长远打算,区别情况,分期分批逐步实施。
2.破解土地规划难题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规划的编制调整。结合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建立完善中心村体系规划和镇域的行政村体系规划。按照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发展,编制好农民新村的建设规划。二是盘活农村土地存量资产。积极落实农民新村建设用地与复垦开发新增耕地挂钩政策。将农村宅基地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考虑农民新村建设,把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民新村建设政策相结合,着力盘活农村宅基地的土地存量资产,有效保证农民新村建设用地需要。
3.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是整合政策资源。将分散于区级政府部门的农民新村供水设施建设、改厕补助、农网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市政设施建设、电视、网络建设、网络建设、土地整治等政策性项目资金集中打捆使用,用于农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二是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探索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支持聚居区建设等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大资金投入。
4.坚持产村融合。一是引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规模发展,以项目带动农户,推动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和标准化;二是主动顺应农业“消费导向”新趋势,突出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向农民新村倾斜商业旅游发展政策,利用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三是顺应城市老龄化加快和城市市民郊游需求猛增的趋势,发展乡村养老产业。
5.强化后续管理
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根据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一是物业服务企业专业管理模式。经济较发达的农民新村,可以组建产生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会依法选聘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农民新村的物业管理。二是自治管理模式。经济欠发达的农民新村,可以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具有约束奖惩机制的管理规约,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局面。
6.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六通六有”配套基础设施,结合基础设施“村村通”工程,推进硬化路新建、大中型水库建设、农网改造升级等工作,解决出行难、用水难、用气难、用电难等问题。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实行“6+N”的建设标准,即除必须配套的小广场、便民商业网点、医务室、垃圾收运站(点)、农家书屋、幼儿园等“六有”之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自选文体活动场所等其他配套设施,推进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二是加强培训引导。加大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农民新村建设宣传力度,使农民切实了解新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将集中居住变为自愿行动。农民入住后,及时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制订完善乡规民约,强化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免费的农民就业培训,引导农民不断向产业工人转变,不断开拓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务工收入。
〔参 考 文 献〕
〔1〕李春茹.农民新村建设的学理阐释与热点探寻〔J〕.重庆社会科学,2012,(11).
〔2〕徐雪林.重庆农民新村违法用地透视〔J〕.中国地产市场,2013,(09).
〔3〕史劲松,赖曦凌.当前农民新村建设模式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6,(06).
〔4〕黄泽勇.加快山区农民聚居点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10,(08).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