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还是传承创新?
——浅析后现代语境下的歌剧《白蛇传》

2016-02-02 19:18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
关键词:白蛇传后现代作曲家

李 南(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颠覆传统?还是传承创新?
——浅析后现代语境下的歌剧《白蛇传》

李 南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本文以歌剧《白蛇传》为主,笔者对歌剧《白蛇传》音乐本体素材中中国戏曲元素的使用、西方规整歌剧模式的沿袭、中国唐诗宋词的拼贴等后现代多元化创作风格的特征进行梳理,探索出后现代语境下的歌剧《白蛇传》中后现代音乐创作特点以及后现代语境下的后现代音乐风格特征。

后现代音乐;歌剧;《白蛇传》

一、歌剧《白蛇传》

2011年,美籍华人作曲家周龙的现代作品《白蛇传》获得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这部作品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部获得最佳音乐奖的大型歌剧,美籍华侨作曲家周龙也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华人作曲家。歌剧脚本则是由美籍华裔林晓英女士根据我国的民间四大传说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编写的第一部英语歌剧脚本,同时也是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周龙创作的第一部歌剧。这部作品是北京音乐节与美国歌剧院首度联合委约制作的,同时也是波士顿歌剧院第一个重要委约创作的作品。

二、后现代语境下的歌剧《白蛇传》

在后现代语境下创作的歌剧《白蛇传》不仅具备着音乐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同时在视觉效果上也具备着多元和颠覆反叛的特质。笔者认为,这样的创作既是对传统的颠覆,同时也是对传统发展的多元化创新与传承。

(一)英语脚本唱出中国风味的戏曲念白

在歌剧《白蛇传》的创作中,作曲家提及设法使音乐新鲜,有颜色,但又不走极端。首先在作品脚本的语言使用方面,作曲家发现用汉语谱曲,在演唱者演唱时要考虑四声语调的约束,用英语演唱的唱腔只需强调音节的重音以及长短来加强语气,用英语谱曲更加宽松自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作曲家创作的过程中,歌剧中部分音乐元素均受到了中国传统戏曲音乐风格的启发。为了避免直接引用和移植,作曲家利用自由无调性扩展音高选择的空间,从而使英语声腔汉化,使得英语念唱富于中国戏曲风格。既保持英语腔调音节的特征,又能体现出中国戏曲的拖腔、坠腔及顿腔的风格。

(二)自由无调性下,拖、坠、顿三腔中的汉化英语声腔

在歌剧《白蛇传》中,第一幕除小青的念白之外,白娘子与小青的对话中多次体现出中国戏曲中的拖腔、坠腔及顿腔的使用,且非常的明显。在歌剧的第三幕“秋:蜕变(白宅)”中,方丈法海与白娘子相遇,许仙质问白娘子身份,此时多处使用拖腔、坠腔及顿腔,为歌剧的剧情起伏加大了力度。

现代大部分后现代音乐作品旋律创作超出人类审美范畴的范围,大多是无调性作品没有旋律色彩可言,现代的观众对待现代音乐都表示出一种烦感、抵触的心态。故,周龙老师决定对歌剧中的音乐进行综合性的调整。《白蛇传》以无调性的序幕作为开始。歌剧中主要的音乐元素是以中国的京剧念白与西方无调性手法处理唱腔的结合。听起来的效果像是吟诵英语的京腔。这不只是选择中国或者西方传统,而是将两者的音乐元素相融合,从风格上达到特定的戏剧效果。这部歌剧的戏剧情节始终沿袭了传统哲理的象征。中国戏剧元素中顿腔、坠腔、拖腔以及传统器乐与西方英语、无调性、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使用极具个性的同时又对传统进行传承与创新,这正是后现代音乐思潮下作曲家们的写作特点之所在。

(三)中国诗词的拼贴与耦合

拼贴与耦合来自于后现代作曲技法的一种,大部分的后现代作曲家在音乐上追求标新立异的同时,会将一些其他的创作作品拼贴进自己的作品中,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所谓“耦合即让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得乐曲中的拼贴主题与歌剧表现的内容构成一定程度的“互文性”,它既保留了拼贴带来的新鲜感,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这部歌剧作品的语境当中。

这部歌剧中,周龙老师还借鉴并引用了古希腊戏剧中特有的剧情旁白形式。因而拼贴了四首童声合唱作为幕间曲,它们既保留了拼贴的新鲜感,又有机地融合到剧情表达之中。不同的是,这是周龙老师用自己的作品进行的自我拼贴,这四首童声合唱的音乐素材主要取自于周龙老师创作于2004 年的无伴奏女童合唱《四季》。这四首无伴奏童声合唱的歌词取材四首唐诗与宋词,这四首诗词分别为《惠崇春江晚景》(苏轼)、《题林西壁》(苏轼)、《峨眉山月歌》(李白)、《江雪》(柳宗元) 。作曲家将四首代表四季的童声合唱作为幕间曲分别拼贴在四幕之前,并且将其翻译成英语来进行演唱。四首诗词配曲的童声合唱,有如天籁般的纯净和透明,以五声性为主的童声合唱将我国传统音乐元素表现得更为生动形象,同时歌剧中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多处使用,更为形象地彰显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意蕴。面对这样的音乐氛围,周龙老师还是对这部分进行了现代性音乐风格特点的改进,此时歌剧经过现代性音乐特点的改造使其更具异国情调的韵味,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迷人的魅力围绕在作品之中。

(3)打击乐烘托剧情氛围引出后现代音乐主要特点

在歌剧《白蛇传》中,周龙老师使用了中国传统京剧打击乐中非常有特点的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常见乐器,以装饰、点缀的原则在剧中多处运用各类典型及自由发展变化的锣鼓点来演绎全剧。歌剧创作需要以鲜明的音乐主题塑造舞台人物形象。中国传统戏曲及民间音乐元素的使用是必然的,在配器中贯穿了京剧锣鼓的节奏型,由很多节奏性音型烘托出宣叙性的唱腔。

除此之外,歌剧中部分片段,作曲家在乐队上使用大锣来演奏出打击乐的点缀敲击的音响效果,在音响效果方面给人一种像是在模拟中国传统京剧戏曲中的过场音乐。并且在部分表演速度较快的唱段,打击乐灵活地演奏出了京剧中的锣鼓点,且运用得十分适宜恰当。例如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的梆子的连续敲击,随着节拍由慢渐快,配合着唱腔将音乐推向高潮,这不仅丰富了乐队的表现方式,而且还赋予了西洋管弦乐队全新的生命力。

结语

后现代主义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陌生,人们所接触的更多的是超出社会大众审美范畴的先锋派音乐。歌剧《白蛇传》虽然也属于后现代音乐的范畴,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作曲家们的创作更多的选择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新颠覆,殊不知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在不断的颠覆创新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作曲家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创作也是在对本民族音乐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即是反叛颠覆也是在不断促进传承与创新。

[1] 何宽钊.《歌剧〈白蛇传〉的美学思考》.人民音乐,2011.08.

[2]宫晓霞.《歌剧〈白蛇传〉乐队音乐创作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2).

[3]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1).

李南(1989—),性别:女 民族:汉,籍贯:山东,学历:硕士在读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研究方向:音乐鉴赏与评论。

猜你喜欢
白蛇传后现代作曲家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90后现代病症
长大可当作曲家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当代“声景”中的“学者型作曲家”
——旅美作曲家梁雷音乐作品学术研讨会纪要
白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