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的智慧

2016-02-02 23:51:15本刊评论员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评论员扬子梅山

○ 文/本刊评论员

论坛

以退为进的智慧

○ 文/本刊评论员

政府一步步提高环保工作标准和要求,逼着企业一步步改造升级,比简单粗暴的命令搬迁更有效。

迈入2016年的门槛,世界仍不太平。

1月2日,中东风波再起,沙特、巴林和苏丹相继宣布与伊朗断交。中东紧张事态还在发酵过程中,朝鲜又迫不及待地试爆氢弹。

世界阴云笼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相对这些不算遥远的事情,普通老百姓更关注的是雾霾。入冬以来,从东北到华北再到黄淮地区,从北京到南京,大半个中国多次陷入雾霾重污染天气的包围。

在呼吸困难的日子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身陷闹市区的化工企业再次面临被驱逐的命运。

化工企业被城市驱逐已经不是新鲜事。

2014年2月18日,南京市委常委做出重要决策:十年之内,南京将以“铁的决心”,强力推进金陵石化及周边、大厂、梅山、长江大桥地区四大片的工业布局调整,逐步将石化、钢铁等重工业的“经济支柱”地位削减乃至取缔。中石化金陵石化炼油区域和梅山钢铁厂等数十家规模以上企业,都将搬离南京。

这条简单粗暴的消息一出,南京市民很高兴,但石化业界一片哗然。因为石化整体搬离南京不是有“铁的决心”就可以实现的,更需要的是有“铁的实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南京市一年的城建投资最多几百亿元。金陵石化这么大的体量,没有上千亿元搬不下来。这还仅仅是金陵石化,再加上扬子石化、南化集团、扬子巴斯夫以及诸多合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总的搬迁费用将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的几个问题不容回避:“职工安置、搬迁的费用哪儿来呢?成本呢?你摊给消费者,行吗?”

现实正是如此,一方面搬不动,一方面很需要。

既然不能一“搬”了之,让石化企业就地改造升级是最现实、最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道路,也是企业最愿意接受的办法,更是国际通行的方案。这并不是城市对石化企业的妥协,而是以退为进的必要手段。城市可以一步步提高环保的要求和标准,逼着企业在追求环保的路上奋勇向前。

在前进途中,势必有企业力有不逮,自己心甘情愿退场;经得起考验的企业,最终都成为好市民,岂不是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金陵石化所做的一切就更有了范本的意义。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猜你喜欢
评论员扬子梅山
扬子石化:呵护好醉美“蓝鲸蓝”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12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广州化工(2020年1期)2020-02-14 07:13:54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山西财税(2019年7期)2019-08-23 02:11:04
2019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
时代邮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5:58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山西财税(2019年2期)2019-04-03 06:54:10
梅山
黄河之声(2019年1期)2019-03-30 03:38:06
游梅山龙宫
岔路失羊
梅山情
黄河之声(2018年6期)2018-05-18 00:47:57
红雪
连环画报(2015年8期)2015-12-04 11: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