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颖
儿童弱视处理的原则
文/梅颖
弱视是视光学领域中较难的部分,而多数弱视患者都会到医院眼科就诊,但验光师在日常工作中还是会遇到弱视配镜的患儿。本文针对多数没有接受过更复杂深奥的小儿眼科知识的验光师如何去繁就简地进行弱视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进行说明。
首先要判断是否弱视,不能把非弱视当作弱视进行治疗,更不能漏诊弱视,贻误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斜弱视组2010年制定的最新弱视诊断标准,弱视是指发生在视觉发育期间,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由于存在斜视、未经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下限,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各年龄阶段的最佳矫正视力下限分别为:3岁以下儿童为0.5、4~5岁为0.6、6~7岁为0.7。
弱视按病因分为5类:
①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等,总之存在复杂的屈光情况,使视网膜成像不佳形成弱视。伴复杂屈光不正的眼常常就是弱视眼。
②屈光参差性弱视:巨大的屈光参差,常常造成高度屈光不正一眼的弱视。
③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造成的弱视,内斜视患者伴弱视的常常伴高度远视。
④形觉遮盖性弱视:如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先天性眼病导致的弱视,一般都需要由眼科手术处理后再做手术矫正。
⑤先天性弱视:不容易找到病因的弱视。
①②是验光师在眼镜店最容易遇到的类型,也是最常见的类型,④⑤比较罕见。
所以,除了用一般手段难以确认的“先天性弱视”外,弱视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诊断弱视时多考虑“为什么会出现弱视?”所以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屈光参差、斜视等都是要寻找的原因。无法找到原因时,不能轻易诊断为弱视。
一旦正确诊断弱视的原因后,治疗就相对简单了:
①弱视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去除病因: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屈光参差病因通过配镜(框架镜、RGP、软性角膜接触镜等)解决视网膜成像的问题。对于斜视的问题,一般外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需要手术矫正;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通过光学矫正(配镜)来解决(根据足矫正后是否还存在内斜,区分调节性、部分调节性和非调节性内斜)。形觉遮盖性弱视需要手术解除形觉遮盖的因素后再进行屈光矫正。
②其次,在解决病因后还需要辅助治疗,如遮盖、训练。遮盖的方法很多,一般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遮盖好眼。遮盖的时间可按“几岁就遮几天放一天”的原则,如3岁就遮3天放1天;4岁就4天放1天;5岁就遮5天放1天等(有研究认为:每天遮盖2~3小时,与全天遮盖的效果相同)。
然后是训练,原则就是通过精细化的视觉刺激来训练弱视眼,以弱视眼能看清楚的最小视标作为刺激物。以前没有电脑等视频的时候,是采用穿珠子、描红、描画等方法进行训练,现在则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电脑游戏和程序进行,提高患儿的兴趣。
遮盖、训练等辅助手段都是要在解决病因的基础上进行,所以配好镜是弱视治疗的第一步。很多家长没有配镜(不想给孩子戴镜)就盲目进行弱视训练等,效果当然很差。
③最后,弱视的治疗越早越好,屈光方面病因的弱视一经发现必须马上配镜,而且眼镜的屈光度数还要随着弱视的病情变化经常更换,视力提高稳定后都还要坚持戴镜一段时间,防止弱视反复。
梅颖,副主任医师,天明视光技术总监、视光学眼科学硕士、视光学临床专家。国际角膜塑形学会资深会员(FIAO),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资深(SIAOA)会员、美国视觉训练和发展学会(COVD)会员。专长角膜塑形、圆锥角膜诊疗、R GP验配;视疲劳诊断、视功能分析和视觉训练。专著《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案例图解》,《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编者、《中职教接触镜验配技术》副主编、美国《接触镜验配手册》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