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近期,上海市青浦区档案局以“互联网+”为契机,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在档案资源数字化、借助新媒体开展档案利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档案数字平台建设优化完善。档案馆内部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率达到90%。数字档案馆平台逐步覆盖到全区二级档案指导单位(村居及基层单位),做到指导一批、成熟一批、覆盖一批。二是档案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延伸。发挥档案在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点工程中的服务作用,继续做好民生大平台的民生档案功能对接和拓展工作。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青浦档案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营,逐步实现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上的网上预约、网上通知、网上咨询、网上宣传等功能。三是档案智慧平台建设试点创新。
为了弥补历史的空白和断层,更加丰富和完善现有馆藏。近日,安徽省滁州市档案局(档案馆、党史研究室)3名同志来到市委原秘书长王昌太家中,对其进行“口述历史”采访。
王昌太老人已80高龄,回忆往事仍心潮澎湃。本次的“口述历史”活动王昌太老人主要讲了3个方面内容:一是凤阳县农村改革的历程;二是一些名人在滁州的情况;三是以现在角度思考过去所经历的工作。“口述历史”的工作人员用影像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了王老51年工作的回忆、思索和沉淀。同期,还征集到王昌太老人的一些工作笔记、领导题词和工作照片。
沈阳市城建档案馆46万卷馆藏纸质档案已经有一半实现了电子化。结合沈阳智慧城市建设,沈阳市城建档案馆今年将启动智慧查档工作,届时,广大市民利用手机就可以实现预约登记、在线咨询、了解档案基本信息等一系列功能。
据介绍,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源,借助城建档案能够了解城市历史、服务社会。目前,沈阳市城建档案馆馆藏各类城建档案已达46万卷,涵盖18大类104个小类,内容涉及城市土地规划、市政公用设施、工业和民用建筑竣工档案、地铁等各个方面。
2009年起,沈阳市城建档案馆启动了档案电子化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23万卷纸质档案电子化扫描工作,占全部馆藏档案的一半。其中,利用率较高的土地规划档案、地名档案、施工许可证审批档案、竣工备案档案已经全部完成扫描,100%实现了数字化。在对馆藏档案电子化的同时,从2011年8月起,市城建档案馆启动了建设工程电子档案接收工作,建设单位除了报送纸质档案外,还要报送一套与纸质档案完全一致的电子档案。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对无职党员档案管理实行“四核查四强化”,着力解决无职党员“党籍”信息不清,“户口”不明的问题。
开展“四核查”明身份。核实党员身份,对无职党员档案进行逐一清查,逐个核对党员身份信息;核准党员人数,并登记造册;核清档案所在,弄清党员档案现实管理单位,理清管理职责;核对党员档案,看材料是否齐全、完整、规范,对材料不齐全、记录不规范的,及时补充完善。
实行“四强化”促管理。强化培训指导,聘请专业人员对相关单位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经费保障,区委拿出专项资金,购置高标准档案盒下发至各乡镇,各乡镇设立专用档案室,做到专人专室专管;强化规范管理,档案统一梳理封装,统一保管、鉴别和整理,建立档案查阅、借用、保密和管理责任追究制;强化归属意识,增强无职党员的向心力,促进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档案局针对目前通过测评单位的数量在全市各区中排名较后的实际情况,海淀区档案局领导高度重视,在全区档案工作会议上对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测评进行了周密部署及专题培训。
由于机关档案工作测评验收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区档案局向申报测评的35家单位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一是要做到领导重视、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二是要认真学习《北京市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测评细则》,逐项对照检查,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制度,扎实开展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认真做好测评验收准备工作,保证测评验收汇报材料齐全、准确。三是按照档案管理工作标准进行自查,包括档案整理、目录编制、档案编研、档案利用登记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按时完成,迎接验收。区档案局将于正式验收前组织两次预检,通过预检的单位将参加正式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