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展综述
张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全国一样,是共和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该运动在广西历时20多年,前后涉及人数约45万余人,具有牵涉面广、历时长、影响深远等特点。文章按运动的主要发展阶段对其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及整体情况加以综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垦荒;插队;插场
广西城镇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全国一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掀起初澜,“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席卷全自治区的高潮,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渐趋沉寂,前后涉及人数共45.04万人,牵涉面广、历时长,不仅改变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牵动数百万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还使为数众多的农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上山下乡运动的阶段性,本文拟对各阶段的历史轨迹和整体情况进行初步的梳理。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由于粮食短缺,经济和教育等综合因素导致城镇青年就业困难,广大农村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以及受苏联青年垦荒活动的影响等原因,广西以青年志愿垦荒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知青上山下乡活动陆续兴起,成为此后大规模、有组织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奏。据不完全统计,1956年至1963年全自治区共组织10584名城镇青年参与以垦荒为主的上山下乡活动①团广西区委1963年11月15日上报给团中央的《关于动员组织城市青年下乡上山的情况会报》,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58-001-564-001。。
(一)基本形式与经营情况
此阶段广西知青上山下乡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距离垦荒,组织近距离开荒(含组织城镇街道副业、企业垦荒场,组织临时性集体开荒生产组和个体垦荒),组织自负盈亏的集体垦荒小农场,组织青年到农村人民公社落户等。
1.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距离垦荒
1955年12月,以桂林、柳州、南宁、梧州4市青年为主,组成全省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拉开了广西青年志愿垦荒活动的序幕。广西省青年志愿垦荒队建立后,带动了宜山、贵县、平乐、百色和柳江5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建立。以上垦荒队人数共1730人,经费主要依靠社会筹募和捐献,远距离开荒近7000亩,主要种植木薯、甘蔗等作物,进行养猪、养鸡、木薯加工等副业生产。①团广西区委1963年11月15日上报给团中央的《关于动员组织城市青年下乡上山的情况会报》,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58-001-564-001。其中,省青年垦荒队和宜山马王青年垦荒队生产经营情况相对稍好。
但是这场热闹一时的垦荒队远距离开荒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各地垦荒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垦荒地点自然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收入少,管理不善,加上城镇青年缺少劳动习惯,不掌握农业技术,下乡初期虽然热情高涨,日久则难以安心。因此,6个青年垦荒队经营约半年多时间,就逃跑回城约1000人。贵县、平乐、百色、柳江4个青年垦荒队在创办半年或1年后,就主动解散或合并到附近场队。省青年垦荒队1957年底改制,宜山马王青年垦荒队也于1963年解散。②团广西区委1963年11月15日上报给团中央的《关于动员组织城市青年下乡上山的情况会报》,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58-001-564-001。1979年国务院知青办在回顾远征垦荒队的历史时指出:“由于缺乏经验,工作没跟上去,一般都没有坚持下来。”[1]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7.
2.组织近距离开荒
1956年上半年,在组织远距离垦荒队的同时,团广西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团委动员和组织青年开展近距离开荒活动。各地团组织积极寻找荒源,迅速投入近距离开荒活动。据全省22个县不完全统计,1956年共有6880名青年组成564个队(组)投入近距离开荒,共开垦荒地近3.4万亩。1959年后,近距离开荒再掀高潮。部分地方组织青年突击队,由团支书任队长,进行突击开荒扩种,较典型的有忻城县城厢公社板河大队团支部等。部分地方以街道的富业场和企业为基础单位,组织城镇青年近距离开荒,创办自负盈亏的副业、企业垦荒场。较典型的有贵县城镇创办的15个自负盈亏的副业、企业垦荒场等。20世纪60年代初,还出现生产方式比较自由的临时性集体开荒生产组和个体垦荒。[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共青团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221.
3.创办垦荒小农场
1962年秋,为解决安置好城镇知青参加农业生产问题,南宁、桂林、柳州、宜山、昭平等地先后试办了7个垦荒小农场。这些农场在国家的扶助下集体经营,自负盈亏,以劳动为主,学习为辅,边劳动边学习。场址利用机关下马的副业场,投资极少,一进场即可投入生产,经营得好的场约半年时间可达到伙食自给。如南宁先锋青年农场,以农业为主,农副业结合,办场后4个月伙食费自给,场员从60人发展到242人。自治区党委对此类农场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关政策。③团广西区委1963年11月15日上报给团中央的《关于动员组织城市青年下乡上山的情况会报》,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58-001-564-001。
1964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以上近距离开荒、垦荒小农场等临时性的垦荒方式停止,已开垦的土地转给附近的农民耕种。但对于办得较好的南宁先锋青年农场,则一直办到1969年底。
4.插队落户,支援农业合作化
除了垦荒活动,还有插队落户、支援农业合作化等情况。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农村需要有文化的青年,这个阶段重点动员从农村到城市就读的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但具体人数不详。
部分家居城镇的毕业生,也响应共青团省委的号召,自愿下乡支援农业合作化。1956年,团省委动员组织南宁、梧州、柳州和桂林4市的高小、初中毕业生498人,到百色专区9个少数民族县的山区生产队担任合作社的会计和记分员。但由于山区条件艰苦、遇到困难难以解决,以及动员时给青年的许诺不到位等原因,大部分青年不安心长期在山区工作。至1962年底,经批准或逃跑回城的有325人,占总数的65%;坚持在山区工作的169人中,有168人调到县或区直属机关企业部门当干部。①团广西区委1963年11月15日上报给团中央的《关于动员组织城市青年下乡上山的情况会报》,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58-001-564-001。
(二)阶段性特点
1.20世纪50年代的上山下乡活动,由1956年、1957年、1962年三次小高潮相衔接。三次小高潮的始终,均以就业压力的强弱变化密切相关。
2.这一时期的上山下乡活动,具有规模小、人数少、时断时续的特点。
3.活动在各级共青团组织、学校、劳动管理部门,以及农村基层领导的共同配合下开展,主要由共青团组织主办和号召,自愿报名,志愿上山下乡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缺乏专门领导机构的组织和协调。
4.经费方面,当时公开宣传青年垦荒队的特点是“不花国家一分钱”,经费基本上由知青和家长自理或由社会募集,实际上也接受了各级政府的部分投资、银行贷款和无偿捐助,导致不少浪费现象和依赖思想。[1]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70.
第二阶段是1962年至1966年。1961年起,广西贯彻“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经济和教育全面紧缩。1961年至1963年6月,全自治区共精简职工54.1万人,减少城镇人口55.9万人,全自治区不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共约55万人,以上被精简职工和未能升学就业的城市青年学生需要安置。为此,此阶段开始成立相关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被精简职工、知青上山下乡。随着精简城镇职工任务接近尾声,上山下乡对象转以城镇知青为主。1962年至1966年,全自治区知青上山下乡人数达4.55万人,其中插队4.05万人,插场0.50万人。[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2、36,32、34.
(一)机构
1963年1月,为做好安置家居城市而被精简的职工和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工作,自治区党委决定成立自治区安置城市职工和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农村工作部部长徐麟村担任组长,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阳雄飞任副组长;成员7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点在自治区林业厅,负责日常工作。1963年下半年,上山下乡对象转以城镇知青为主,自治区安置城市职工和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相应改名为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农业办公室主任冯寿天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编制15人,统一领导全自治区城镇知青和其他社会闲散劳动力下乡、回乡安置工作。[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2、36,32、34.
(二)安置
1.国营农林牧渔场安置
20世纪60年代初,在调整国民经济、精简职工和压缩城市人口的过程中,安置下乡青年的方向主要是自治区各国营农林牧渔场。1962年至1963年,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市先后动员5000名知青到国营农林牧渔场插场,在农林牧渔场的知青享受场内工人同等待遇。先后安置知青的农林牧渔场有先锋农场、伶俐五四青年农场等20多个单位。[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2、36,32、34.
农林牧渔场安置经费标准方面。1964年,根据农垦部规定,农场增补安置费每人400元,扩建、新建的安置每人900元。1964年12月,根据财政部、林业部规定,林场增补安置的每人1050元,扩建、新建的安置每人1150元。1966年至1972年,农林场新建、扩建安置费减为每人500元,老场增补安置费减为每人250元。[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2、36,32、34.
在组织城镇知青插场的同时,各地继续开办一些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独立核算知青农场(队)。这些知青场(队)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3年内不纳税、不交利润、不负担农产品统购任务。较典型的有天峨县六排拉岩茶场等。[6]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2、36,32、34.
2.插队安置
20世纪60年代初期,广西陆续有少量城镇青年插队。1962年,梧州、桂林、都安等市县组织650多名城镇青年到人民公社落户。插队的形式有单身插、成户插、集体插、投亲靠友等。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插队青年口粮、生活补助费等作出具体规定,但插队青年较难稳定。据梧州市的情况,1960年以来安插到郊区的有400人,至1963年仅剩45人。据自治区团委1963年向团中央的汇报,其客观条件主要有:“农村一般社员特别是人多地少的生产队,对安插知识青年不大欢迎”“没有固定工资,工分一般比社员低,基本生活费不解决,大都要向家里要钱弥补”“住房问题较紧,不易解决”等。①团广西区委1963年11月15日上报给团中央的《关于动员组织城市青年下乡上山的情况会报》,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58-001-564-001。
1964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精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全自治区范围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动员对象是历届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城镇待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先在宜山县庆远镇搞试点,然后全面铺开。此时,对插队知青进行集体安置的做法得到大力提倡。[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2、35,23、26、32.
城镇知青插队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安置插队经费标准:1963年为每人补助100元;1964年改为185元;1965年又改为单人插队230元,成户下乡的每人160元。[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2、35,23、26、32.
城镇知青下乡插队的粮油标准,与所在生产队成年劳动力实际吃粮吃油水平相同,第一年或到第二年夏粮分配以前,由国家供应,每人每月大米20公斤,食油0.25公斤,供应至参加集体分配接上新粮、新油时为止。如参加集体分配后因种种原因仍不能自给,生产队又无力解决,国家还适当延长供应时间,但一般不超过3年。其医疗费按每人5元一次性拨给(统一使用)。城镇知青与当地社员一样分得同等数量、质量的自留地和饲料地。[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2、35,23、26、32.
但随着活动的铺开,各地都存在不少比较普遍的问题。如“政策不够落实,自留田、地分给不当或少了一些”“经费管理不够严,超支过大,特别是医药,影响生产和生活的安排”“种菜抓得不够紧,没注意衔接,部分不能自给”“思想工作抓得不够,部分青年闹着回城”等。②区党委第二次全区安置工作会议文件:《来宾县桥巩区安置巩固工作经验》,柳州专区安置办整理,1965年5月24日,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85-004-0035-0095。
(三)阶段性特点
这一阶段最大的变化是上山下乡活动逐步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包括成立安置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安置知青上山下乡;安置方式从以国营农林牧渔场为主调整为以插队为主;按照“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原则,所需安置费被纳入国家预算内。
第三阶段是1966年下半年至1977年,此为整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
1966年下半年至1968年夏季,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学校基本停课,大学不招生,工厂也基本不招工,大量的中学毕业生留在城镇无所事事。上山下乡由局部的小型活动演变为一场由国家统一部署、各级革委会有组织有步骤地贯彻落实的带有政治化色彩的运动,运动迅速波及各地城乡。这个阶段的动员口号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7年至1969年,广西各地不能升学的毕业生,全部动员上山下乡,全自治区知青上山下乡共10.46万人。[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2、35,23、26、32.
然而,接踵而至的是运动的滑坡。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经济建设出现建国以来的第三次过热。1971年至1972年,广西与全国一样,出现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粮食销量“三突破”,造成供给与消费失衡,给城镇劳动就业带来困难。1973年,按照全国计划会议精神,广西决定调整国民经济,两年内基本不招工。各地进一步掀起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1973至1977年,全自治区知青上山下乡共18.36万人。[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3、26、32,33、36.
1967年至1977年,全自治区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共39.36万人。其中插队36.80万人,成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主要方式;安置到集体场队0.46人,安置到国营农林渔场2.10万人。[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3、26、32,33、36.
(一)机构与领导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各地构建新的权力体系的过程中,上山下乡工作的专职机构受到猛烈冲击。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掀起高潮之际,自治区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数经变化,后改为安置小组,由自治区革委会政工组领导。广西此时的知青安置和全国类似,只是处于一种“三临时”(临时工作、临时人、临时思想)的状态。[3]中央安办顾洪章同志在河北省安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72.
1973年,上山下乡又成为安置知青的主要方向。是年8月,自治区党委决定,重新成立自治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乔晓光兼任领导小组长,成员包括党、政、军、民、学各方面人员。下设办公室,潘古任办公室主任,阮兆江、夏敬雄、田克、任树人任副主任,工作人员7人。[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3、26、32,33、36.知青工作领导体制有了明显的改进,但各级领导小组实际起到的领导作用却有限,“真正做工作的很少”。[5]纪登奎副总理、陈永贵副总理在接见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时的讲话[A].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241.同时,知青工作涉及计划、农林、劳动、财贸、文教、政法等方面,各级知青办权力受到限制,办事效率不高,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文化大革命”后期,地、县级知青办人员流失,具体工作无专人管理的现象逐渐增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山下乡运动结束。[6]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241、242,169,169.
(二)动员与安置
1.动员
1968年底,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将运动迅速推向高潮,该指示也成为上山下乡最有力的动员。当时,对毕业生实行的是“大拨轰”的动员分配政策,除少数人进入厂矿、参军外,大多数学生,不分年龄、不分家庭和本人身体状况,被送往农村、边疆。动员过程中,在新闻媒体高调宣传的同时,由学校军宣队和工宣队采取与当时政治氛围相得益彰的动员手段,包括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树立知青典型、以“大批判”开路、采取强制手段等。此外,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街道居民委员会的基层干部也协助开展工作。
由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知青问题较普遍,知青失望,家长忧虑,农民不满,动员的难度越来越大。1973年,广西计划下乡人数为6.5万人,[7]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241、242,169,169.但实际下乡人数为4.07万人,[8]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3、26、32,33、36.占计划数的62.62%。1973年后,采取一些新措施:其一是对毕业生分配政策进行修订。规定升学、病残、独生子女、多子女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外国血统的中国籍公民的子女,华侨学生可以不动员上山下乡,其他年满16周岁的城镇中学毕业生及社会青年均动员上山下乡。[9]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23、26、32,33、36.其二是扩大组织动员范围,由以往单纯倚重学校扩大到学校、街道、家长单位,将以往由学校负责组织分配中学生上山下乡改由学生家长单位负责,按系统按街道与社队挂钩,然后归口动员,组织下乡插队。以上单位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做好动员工作,使毕业生和家长迫于压力,直到同意下乡为止,所谓“打一场动员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人民战争”[10]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241、242,169,169.。其三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名义下,通过招生、参军、招工、提干等途径,把部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的知青逐步调离农村。除此之外,允许部分病残或家庭困难的知青返城。据统计,1974年至1977年全自治区调离农村的知青共14.64万人,其中招生7394人,参军1132,招工11.92万人,提干1530人,因病、因家庭实际困难而返城1.71万人。[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3,36,37.
(三)安置
“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再教育”理论影响,为了有利于密切知青与农民的交往,知青集体户出现了由公社、大队建点向生产队建点的转变,知青点的规模呈现小型化,同时,插队知青的分布趋向疏散,单人插队、三四人插队的现象相当普遍。安置标准方面,当时由于国家没有及时就安置经费与物资补助做出统一规定,各地参照“文化大革命”前的旧例制订本地的补助标准。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上山下乡活动规模大,来势迅猛,而此时的知青安置仅为“临时工作、临时人、临时思想”。根据广西区革委安置组1969年的工作总结,此时的上山下乡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专管人员不落实。(2)贪污挪用安置经费现象严重,如临桂县、平乐县、阳朔县、贺县等地。(3)政策落实做得不够好。一是知青与社员未同工同酬,甚至贺县信都公社、上林白塘公社、桂平石龙公社等地把知青的工分评为等外工分;二是存在不少知青受迫害现象;三是歧视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4)有的专区或市动员与安置工作协作不好。(5)知青不安心农村,倒流城市。①《广西区革委会安置组1969年工作总结》,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号:X085-004-0004-0001-0017。
1970年,尽管广西对影响知青工作的部分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执行财政部有关插队知青的安置费标准,要求各地对知青经费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监督”的原则等,但事实上下乡知青的安置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其中知青经费管理松弛,相当一部分钱被农村基层干部贪污挪用;另外,除了进入国营农场(包括生产师)知青的安置费由从前的1000~250元改为一律固定在400元外,财政部的安置费标准依然与“文化大革命”前的规定如出一辙,安置费标准偏低,使知青生活困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1973年,广西插队青年人数10.35万人,其中不能自给或大部分自给的5.18万人,占插队青年总数的50%;未建房的4.14万人,占插队青年总数的40%。[2]国务院知青办.下乡插队知识青年生活自给情况[A].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79,183.[3]国务院知青办.下乡插队知识青年生活自给情况[A].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79,183.
1973年第一次全国知青上山下乡会议召开后,广西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开始知青工作的纠“左”尝试,对知青政策进行全面调整。知青的安置呈现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分布上由分散到集中,地域上由远就近。南宁、桂林、柳州、梧州4市均在市郊区安置一部分,其余由自治区指定的地区安置,其中南宁市到南宁地区、百色地区,桂林市到桂林地区,柳州市到柳州地区、河池地区,梧州市到梧州地区;北海、凭祥2市由所在地区统一安排;各县均由本县自行安排;驻军和中央、自治区管理的厂矿、交通等企业事业单位的知青,由所在地市统一安排。知青点由以生产队为基础改为主要设在大队或公社,知青10人至20人为一小组。②《区党委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的措施》,1973年8月27日。转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编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文件选编》,1975年3月。二是劳动组合和经济形式多样化,以及公社、大队兴办独立核算的集体所有制知青场(队)、集体场队等。1974年至1977年,广西共安置至集体场队0.46万人。[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3,36,37.三是提高经费标准。每个插队知青经费标准增加到480元(包含建房费、生活费、旅运费、医疗补助费等),其中建房费200元,面积为10平方米,包括集体厨房和洗澡房;生活补助费190元,主要用于购买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③《区党委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的措施》,1973年8月27日。转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编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文件选编》,1975年3月。1974年至1977年,广西知青经费实拨9199万元,实际支出8212.3万元,其中建房3752.5万元,生活2694万元,其他1765.8万元。其实际拨付数和支出数分别比1962年至1972年的年均数增加3.97倍和5.17倍。[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6、37,35、38.四是加强经费管理。要求专款专用,讲求实效;建立和健全预决算制度;依靠群众,民主理财;加强财产管理;各级知青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下乡经费管理使用情况。①《财政部关于加强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费管理的暂行办法》,1973年11月24日。转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编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文件选编》,1975年3月。五是加强知青管理。插队知青较多的社队在党支部和革委会的领导下,建立有干部、贫下中农和知青代表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在政治、生产、生活上对知青实施管理教育工作。六是加强对知青工作的领导,尤其是配备带队干部。由动员城镇按每100人配备1名带队干部。带队时间1至3年,分批轮换。②《区革委会关于选派带队干部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通知》,1973年7月18日。转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编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文件选编》,1975年3月。1977年是全自治区在乡带队干部最多的一年,共1584人,带队干部占在乡知青的0.8%。[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6、37,35、38.以上变化意味着知青的安置状况有所改善。
但新政策的实施仅仅延缓而非从根本上扭转运动的被动局面。从1974年开始,由于“四人帮”极左势力的不断干扰破坏,加重了知青工作的难度,知青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难以解决,还出现了“左”转迹象,如提倡用实际行动“反击右倾翻案风”,利用“挑重担”之说夺取老干部权力,鼓吹与邓小平“对着干”,提倡“与工农划等号”等。[3]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364-371.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运动仍旧沿着惯性轨道继续滑行。
(四)阶段性特点
1.“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进上山下乡活动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起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下乡知青的首要任务,至后期运动继续出现“左”转迹象。上山下乡运动成为一场政治化的运动。
2.此阶段由前后两个高潮组成。两次高潮规模大,人数多,来势猛,在上山下乡运动史中可谓空前。
第四阶段是1978年至1979年。此阶段随着思想解放的大潮在全国范围内奔涌,知青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后,广西全面调整政策,将知青下乡插队,改为留城镇安置;对老插青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将他们安置好。据不完全统计,全自治区从1978年至1979年调离农村的上山下乡知青共19.05万名。其中:升入各类学校9869人,参军4952人,招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当工人9.13万人,其他8.53万人。[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6、37,35、38.
1978年12月,广西根据中共中央下发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及《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开始对上山下乡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一是缩小上山下乡范围,明确有条件解决就业问题的城镇,可以不动员上山下乡,需要下乡的采取举办农林场的办法,不采用插队办法;二是逐步解决已下乡插队的知青的有关问题。在国营农场中的青年,采取稳定的方针,但有困难的可商调回城。此后,广西基本停止动员上山下乡。是年,广西知青上山下乡人数为0.02万人,全部为插队。[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6、37,35、38.
1979年底,广西原上山下乡的知青基本上返回原动员城市安排就业或待业,少数仍留在农村的,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就地安排了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工作,有困难的还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补助金额在100元至500元的幅度之内。是年,广西最后一拨知青0.05万人,全部安置在集体场队。1978年至1979年,实拨经费558.5万元,实际支出2094万元,其中建房1088.2万元,生活781.3万元,其他224.5万元。[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3、37,25.
1980年9月以后,全自治区各级知青上山下乡办公室陆续合并到各级劳动部门,在劳动部门设待业安置处(科、股),继续做好知青上山下乡的善后工作。1980年至1982年,广西先后召开劳动就业系列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现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及其他若干劳动就业规定,国营、集体、个体三扇门齐开,共同解决城镇劳动就业的难题。尤其是要求拓宽就业门路,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回城知青就业问题,具体措施是:全民单位和集体单位面向回城知青招工;组织回城知青办集体企业或从事个体劳动;一时安排就业有困难的,也暂回城待业。[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劳动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33、37,25.至此,广西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最终落下帷幕。
K29
B
1003-434X(2016)05-0023-08
2014-2015年度广西地方志人才梯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