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凌玉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浅析肖邦钢琴作品“葬礼进行曲”——《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OP.35)第三乐章
和凌玉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作品35号是肖邦于成熟时期创作的一首占据独特地位的杰作。这部规模宏大的奏鸣曲套曲体裁作品,刻画出作者在焦虑、愤懑直到反抗后,自身渴望以豪迈的气势和力量奋起,但在他意识中却仍出现了令他悲恸欲绝的民族葬礼的画面。本文从曲式结构、音乐语言、演奏法方面对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肖邦;奏鸣曲;曲式结构;音乐形象;演奏法
这首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是肖邦成熟时期所作,这是肖邦独具一格、真正革新的作品,是肖邦创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一部。这首降b小调奏鸣曲是1839年的夏天,在乔治.桑的故乡诺安的幽静居住地完成的。当时肖邦因为肺结核而导致肉体和精神衰弱,从马约卡岛疗养失败后于春天逃回到法国,与乔治.桑过着没有浮世、平安快乐的生活。这给肖邦带来精神及体力上的无限生机,病情逐渐恢复,音乐创作热情重新高涨,于是也出现了降b小调、作品35号这一佳作,作品更多体现出肖邦的独特风格、创新的思维和驾驭古典奏鸣曲形式的能力。这首降b小调奏鸣曲在结构上受到当时各地的纷纷议论,主要说肖邦无视奏鸣曲的常规构造,在其他奏鸣曲中是找不出如此富于独创的抒情诗了。特别是这部作品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庄严而又富于哀伤,音乐很有深度,饱含了一个民族的哀怨和诉说。
肖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为复三部曲式。创作于1837年,先于奏鸣曲的前两个乐章完成,这首作品像是肖邦对失去祖国的哀悼,也是对在华沙起义中为国牺牲的烈士的哀思。这首透露着死亡气息的进行曲,代表了整个波兰国家、民族的痛苦和悲哀。作为第三乐章出现,我觉得有两种意义,一是暗示着整个奏鸣曲无可置疑的悲剧性质,二是就此作品根据情感线索逻辑发展而言,意味着在主人公奋力抗争后仍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牺牲和死亡。
这首乐曲的结构为三部曲式,4/4拍,速度为lento慢板。再现部的材料为首部材料原样再现,且二者材料多为主题发展而来。中部材料及织体发生变化,与首部和再现部形成对比,但材料基本相同,像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主题调性始终是降b小调,中部调性在降D大调上。乐曲开头1到10小节就呈现了一幅送葬队伍缓缓从远处走来的画面出现在人们面前,是祖国儿女拖着艰辛的步伐为英雄死难者送葬。音乐非常沉重,速度缓慢,右手有两个声部,左手一个和弦为一拍,象征着队伍的步伐声。主题这些低沉的和弦又如同丧钟敲响,平缓的行进节奏为之后的发展定下基调。它用庄严的语言诉说着祖国的灾难,在这里,弹奏时要把左手三个和谐音弹充足,运动中的和弦要弹均匀。右手出现的附点音符要保持充足,倚音要与左手和弦音弹在同一拍上且弹奏时不要弹得太快。
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音乐家肖邦,始终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旋律中透出的哀伤不如把它说成是悲愤,悲愤祖国的不幸遭遇从而号召人民不屈的斗争。所以乐曲开头出现的悲哀情绪很快在接下来被一种强有力、悲壮的情绪取代,在11至20小节出现了双手同时敲击出力度强大的高昂雄壮的旋律,像是响亮的号角,在沉默中想要爆发出来的悲愤呐喊。
乐曲的中段充满抒情性,其音乐主题是肖邦音乐中最为动人的旋律之一。在这一段中作者仿佛温柔的诉说着他身处异国对祖国的怀念、沉思、幻想和憧憬希望,使人听了无限遐想,会产生一种美妙的感觉。若有若无、如梦如幻的旋律就像来自天堂的声音,把人带入深深的遥远的回忆之中。整个中部的核心音调就是31到33小节。这里肖邦用连贯、大跨度、协和的八音分解和弦作为左手伴奏,弹奏时要注意贴键、连奏,声音非常轻柔。右手旋律采用咏叹性的律动,触键时要多用些指尖,声音要非常透。在整个中段的弹奏中,要注意用大指弹奏的音符尽量深些、长些,左手是成片的和声伴奏背景,可多用抖动踏板或半踏板使其产生共鸣效果。李斯特描述这段音乐:“它的声音遥远而明朗,给人一种崇高的虔诚之意,好像是由天使们歌唱出来的,声音好像在高处绕着神的宝座飞翔。”
葬礼进行曲体现和哀悼的不仅仅是一个英雄,而是整整一代人的牺牲。除了旋律声部的哀诉,在弹奏中也要随时注意低音部沉重的低音行进,很好的控制力度、速度以及把握住乐曲庄严、肃穆的风格特征,从而向听众充分展示充满悲恸之情的葬礼行进画面。
[1] 于润洋.悲情肖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 论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