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郁卉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读罗国杰教授新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
姚郁卉
今年10月,在刚刚结束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与会学者深深感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的灵魂一直与我们同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中国,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青年。这让我们感到欢欣鼓舞,但也有些人尤其是青年对马克思主义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丛书。罗国杰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作为本论库第一辑的第一本,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遗憾的是,在本书出版前3个月,罗国杰教授驾鹤西去,没能看到本书的出版。本人有幸成为罗国杰教授的学生兼学术助手,先期读过本书收录的大部分文章。今天重新品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师一生知行合一的追求。用老师挂在书房的励志名言——“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来评价本书最为贴切。
罗国杰教授是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马克思主义是其一生坚定不移的信仰,并在学术研究中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为名,“马克思主义”这个定语不仅不可缺少,而且正是彰显了本书最大的特色。具体来看,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灵活运用历史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在《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等文章中,罗国杰教授指出,伦理学的研究有三个层次的方法,即一般的科学方法、社会科学的方法和伦理学的特殊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自觉运用于自己的研究。这就避免了片面强调或忽视道德的作用,避免了形而上学、片面地、简单地理解道德与经济关系之间的作用,避免了把道德同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定的阶级割裂开来。正是因为有了正确方法的指导,他所尝试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逐渐在中国伦理学界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在理论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伦理学置于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切伦理学说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的。这些伦理学说,虽然包含某些民主性的精华和真理性的颗粒,但从总体上还不能被称为科学。罗国杰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来分析社会道德现象,使道德的历史发展类型、起源、本质、社会作用等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得到了科学的解释。罗国杰教授的探索,虽然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与以往的伦理学体系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开创性。
第三,在道德原则上,始终坚持集体主义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罗国杰教授在本书收录的《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根本对立》、《对整体与个人关系的思索》、《伦理学的回顾与发展》等文章以及未收录的数十篇文章中,坚持并进一步完善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对集体主义的内涵、内容等从各个层面加以论述,系统阐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同时,积极回应与此向左的观点,用透彻深入的理论分析批判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集体主义是罗国杰教授一生坚持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原则,并且正是由于他的建议,这一原则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第四,在对待实践的态度上,坚持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用我国古代的话来说,它是一门知行统一的科学。因此,罗国杰教授把道德教育、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修养以及人生观的培养等涉及道德实践的问题,都纳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从而克服了以往的伦理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罗国杰教授断言:“崇高的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闪光’,一旦射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就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作用”[1](P100)。
罗国杰教授一直主张,研究和探讨一门科学,绝不能从一般的原则、概念、范畴出发,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对于伦理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尤其应当如此。从本书来看,主要表现在联系伦理学学科建设的实际、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等三个方面。
第一,知难而上,探索教材体系,以解教学之需。从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选择研究的课题。1960年,罗国杰教授授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伦理学教研室。当时的情况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教材、西方的教材、苏联的教材都无法适应我国当时的教学需要。因此,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编写一本教材,以解决伦理学教学的燃眉之急。从那时开始,伦理学的学科建设、教材编写等关系伦理学学科发展的问题从来没有离开过罗国杰教授的视野。在本书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概说”,第二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体系结构与学科定位”,第十一编“关于伦理学的学科发展”,第十二编“学术自述与访谈”等栏目的文章中,罗国杰教授对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任务、类型、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进一步编好伦理学教材、伦理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但对伦理学教材的编写和伦理学学科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勇挑重担,直面现实,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必将产生一系列新的伦理道德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回答。如,本书第八编“应有伦理学的有关问题”收录的文章,对人工生殖技术的应用产生的伦理问题以及生态伦理问题进行的思考,对于加强相关的应用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罗国杰教授主张,伦理学者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避免伦理学应走纯学术路线、不应过分关注现实道德生活等思想的影响,坚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思考,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本书第三编、第九编、第十二编的部分文章以及附录等,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如道德的社会作用、如何评价我国的道德现状以及评价的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坚持集体主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问题、效率与公平的问题等,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和思考具有浓郁的时代性,反映了罗国杰教授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探索的思想轨迹。
第三,关注思想道德实际,解疑释惑,以正视听。罗国杰教授认为,“伦理学是一门改造人类灵魂、提高人们的品德、培养人们的情操、陶冶人们的气质的一门特殊学科,因此,伦理学的理论必须能感化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感情’,培养人们的‘情操’,打动人们的‘心灵’。一句话,改造灵魂的理论,必须要触及人们的灵魂”[1](P423)。因此,他注重研究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和困惑,寓道德教育于理论教育,注重从知识形态和彻底的理论分析中回答他们的困惑。如,本书中提到的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人生观,自由化思潮、“底线伦理”和普世价值等,他都撰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旗帜鲜明地触及和揭示问题的实质,以廓清蒙在人们思想上的迷雾。
罗国杰教授对伦理学的探索既不是照搬照抄前人的思想,也不是完全抛弃前人的理论成果闭门造车,而是博览群书,含英咀华,批判继承,同时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革故鼎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首先,兼收并蓄,借鉴西方伦理思想的合理成果。在西方,伦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科,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以及当代的罗尔斯等伦理学家,都有丰富的伦理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罗国杰教授对西方伦理学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借鉴规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理论伦理学、分析伦理学等不同类型伦理学的有益成果,为其探索建立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丰厚的养料。为了更好地借鉴这些有益的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西方伦理思想家的著作,并且一边读一边作笔记,用了两三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了西方伦理思想史的教学大纲和十几万字的讲稿。在此基础上,他与宋希仁教授撰写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卷。花了20多年的时间,主持翻译了十几本“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西方伦理学的成果,批判其错误思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弃糟取精,批判继承中国丰富的道德资源。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罗国杰教授既反对复古论,也反对虚无论,而是主张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做到“综合创新”。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哪些应该批判,哪些应该继承?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些都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重大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罗国杰教授钻进卷帙浩繁的故纸堆里,如饥似渴地苦读经典,一干就是几十年。通过这几十年的学习和研究,初步把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概括为十个方面,即道德原则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道德的最高理想问题、人性问题、道德修养问题、道德品质的形成问题、道德评价问题、人生的意义或人生的价值问题、道德的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道德规范问题、德治和法治问题。同时,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特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重视人伦关系、强调精神境界、提倡人本主义、凸显整体精神、重视道德修养、力行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方式。他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在道德修养、道德人格等方面的独特贡献,并把这些有益的思想吸收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中来。在本书收录的文章《试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人格》等文中可见一斑。同时,罗国杰教授强调,“我国特有的革命道德传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1](P484)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使其探索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具有浓重的中国元素,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再次,敢于超越,吸收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成果。为了编写适应当时需要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罗国杰教授组织教研室的老师分工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摘出其中有关伦理道德的段落,汇编成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道德》。它的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伦理道德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对过去道德遗产的批判与继承、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共产主义道德是历史上旧道德的革命变革、道德的教育和修养等,经典作家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为编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借鉴和研究了苏联伦理学教科书的两本代表作——施什金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和季塔连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吸收了他们在体系结构方面的进步思想。
在批判继承前人合理性因素的基础上,他尝试建立了一个与以往有本质区别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并将对这一体系的探索持续到他生命的终点。因为我国伦理学教育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日新月异,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从他主持编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讲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大纲》到出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程》、《伦理学》,以及已经完成初稿尚未出版的《伦理学新编》,他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他这种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为学精神,呕心教育、鞠躬尽瘁的高尚师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体现了作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深邃的理论水平、勇挑责任的高尚品格和深入浅出的朴实文风。书中提出的思想观点,或许有其不够完善的地方,或许还不能被所有的人理解,但从总体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和实践价值必将为更多的人所认可。
[1]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姚郁卉,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事业部高级编辑,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