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明
如何提高人生礼仪研究的实效性
安德明
接着大家的话题,先谈谈对礼仪手册的看法。按照这个课题设计,是要做出一本礼仪手册,作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倒不如不做这个礼仪手册,免得费力不讨好。我们最后的成果,应该是从对传统礼仪的观察和研究中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基础观念,就像丙中老师刚才说的,是一种大的框架。这个框架根植于我们民族的精神体系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之间的礼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道德要求方面的具体规则可能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要去追寻的话,会发现一个非常一致的结构,我想,如果能够就这个思路,从中提炼出一些基础概念或关键词的话,它的意义可能就不只是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重建了,而是会对整个世界的文化交流、民族交往贡献自己的思考。
我们在研究传统礼仪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传统观念在当代社会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会变得这么弱小,而在某一个时期(如果曾经有一个那样的时期的话),它的力量却那么的大?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礼仪在某一场所或情境下发挥相对强大作用的案例——一个村落或其他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社会或者社区?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案例和今天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以比较,来看为什么在那样一个情境之下礼仪有那么大的约束力,而在这样一个情境下它的影响会弱化。假如我们能够做这样一个对照的话,一定会有助于提炼前面说的那样一个框架。说到研究成果的实效,我们现在实际上有很多针对当前文化建设提出的方案,比如说要建立中国的情人节、建立中国的母亲节等各种各样的方案,听起来都非常有吸引力,也往往会引起一时的轰动。但是这些方案能不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成果不一定要提出一个礼仪手册之类的那么切实的方案的原因。因为即使你提出来了,即使它看起来很合理,但最后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能不能产生什么效果,那个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就像刚才连山老师提到的,我们是从纯粹的研究走向干预。那么,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关系,这个问题就非常重要。在这方面,现在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公共民俗学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概括地说,民俗学既是一门纯粹的人文学科,又是一门社会科学;一方面,我们要对很多基础性的文化和社会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又要提出对于社会发展有意义的建议。
对于课题结构,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每一个子课题可以根据每一种礼仪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是否要重建,而不一定在每一个部分都要强调重建。其实重建这个提法本身又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这里我想要强调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我们今天所期待的这个传统里头,其实应该包括很多被我们当成非传统来看待的东西。比如说婚礼,在饭店举行婚礼、到照相馆照婚纱照等做法,其实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去了,假如我们在思考的时候非得把这些看成是非传统的内容,那对我们的工作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一个限制,最后提出的方案可能会离现实生活非常遥远。其次,为什么不一定对每一种礼仪都要强调重建?比如说丧葬仪式,今天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你设计出的一套比较规范的丧葬礼仪,究竟能够在什么样的场合去适用呢?比如以过去土葬的习俗为参照,那确实是非常繁复的一套体系,而这样一套体系在城市生活中究竟有多少可操作性呢?所以不同的礼仪有不同的特点,不一定每一个都要重建,具体可以根据每一个的自身特点去设计。有些传统礼仪,我们要是能从中提取出一些可供当前社会吸纳的有益的观念也就足够了。第三,每一种礼仪在不同阶段重建的可操作性也是有差别的,比如诞育礼仪,其中的求子,以及孕前、孕期等过程中的诸多禁忌,这些跟信仰相关的内容,究竟该如何去操作呢?相比之下,大家目前比较熟悉的抓周、洗三等活动,倒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所以,最为重要的,还是应该从诸多传统礼仪的表现形式中提炼那些最抽象的因素,那些能够为大家所接受的元素,作为传递给当代大众的知识性的内容,供他们参考,而不是做出规范性的指导。这其实已经就是作为学术研究者能够做出的了不起的贡献了。
主持人回应:谢谢安博士。他其实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程序去约束生活,可能我们的研究就是看能不能提出一个最大公约数,一个超越古今超越中外的结构,人类本性需要的一个结构,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理想。另外一个我们在具体礼仪的复兴过程中,要根据礼仪的特性与不同的生活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这个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的启发我也觉得是非常好的。这对我们既有宏观要求也有微观要求,比如这个手册到底做不做,我们再讨论。
K890 [文献标识码] A
1008-7214(2016)01-0114-02
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