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龙
(珠海市文化馆 广东 珠海 519070)
免费艺术培训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
梁小龙
(珠海市文化馆 广东 珠海 519070)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应拓宽视野,以人为本,从关心民生、关爱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艺术教育入手,准确定位,突显新时期文化馆公益性特征,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地位,未来群众文化发展的公益事业道路方能越走越宽。
贫困家庭 未成年人 免费艺术培训 公益性
最早让我有“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这一概念的是在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代表珠海市文化馆拜访广州市文化馆,时任馆长在交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经验时大胆提出这一模式,他讲到:“凭着一个文化人的政治敏感,我预感到群众文化工作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无独有偶,任何事情不会没有内因和外因就自然产生,显然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这项工作由来,有其特殊历史背景。在此,有必要提一下,2002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众所周知,群众艺术馆未更名文化馆之前,在那个时期被许多人误认为是与街边茶艺馆之类的企业相提并论的民间机构。然而,这一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全然不被人们所了解和认知,就在当时,很多地区的群众艺术馆濒临被推向市场企业化运作的边缘。对于每个群文工作者来说,无疑是质的改变。幸运的是中央七号文的下发迅速纠正这些不合适宜的做法。究其原因,各地文化馆在当时普遍开展“以文补文”等经营性活动,以至于一些地区文化馆改革出现方向偏差,给全国文化馆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造成社会对文化馆的功能产生模糊认识和误解。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回顾党从十六大以来,以构建和谐社会、执政为民思想,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到党的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步入十八大更是明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可见党和政府十分关注民生,重视和保护弱势群体逐步享有基本文化权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这些文件力度空前。10年前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文化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坚持“转换机制、增加投入、改善服务、增强活力”的改革方针政策。这些在深层次来说,都是现阶段指导文化馆在公益性前提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特别提到要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无疑就是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的福音和时代背景。
1、贫困定位,有利于侧重培训工作点面结合。
说到贫困家庭。其实,涉及层面相当广,综合归纳就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对于经济大省广东来说,社会中的贫困家庭仍有很多,有社区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也有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海岛贫困渔民家庭等。为了找准定位,直接切入贫困家庭子女免费艺术培训这一点,着手与辖区文化馆联系。根据调查,在珠海这个海滨城市,相对来说,斗门地区的贫困家庭显得更为突出。为了更好的开展免费艺术培训工作,直接选择师资进入斗门区白蕉镇的中心小学。此举,首先解决培训课室问题;其次学生便于课后集中。最终与校方协商基本形成学校组织管理与市文化馆派辅导老师定期培训指导相结合的培训辅导模式。
2、就地取材,发挥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的艺术工作职能。
众所周知,文化馆基本涵盖了社会艺术专业门类的各类人才,所以,最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人力资源整合共享。从文化馆内部调配安排专业技术辅导老师,将群众文化阵地辐射延伸至为学校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单位协调处理好部门业务工作,把每个专业技术人员轮流派出,以发挥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能,使其职能效率最大化,扩大培训对象范围。来调动每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参与培训工作的热情。培训辅导工作就是文化馆的职能范畴所在,如何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是每位群文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开展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
3、因地制宜,为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设计合适的文化艺术课程。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切实考虑这些属于贫困家庭未成年孩子们,想什么?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有哪些兴趣?另外,他们的自身条件又分别适合学习哪些艺术门类。例如,有些孩子身体匀称,比例协调,可以安排在舞蹈班;还有些孩子的声音条件好,可以选择声乐或器乐类的艺术课程。除了要靠学校提供第一手信息,还要我们辅导老师与孩子亲密接触沟通交流,掌握更多具体信息以便对症下药,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孩子们的兴趣点,给这所小学的贫困学生设计了舞蹈兴趣班、声乐教育班、美术兴趣班、国学书法班、语言班和笛子、葫芦丝器乐班,平均每个班都能安排20多个学生。
1、注重引导,有利于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学习艺术启蒙教育。
长期以来,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对于学习艺术教育仿佛似梦一般高不可及。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父母根本无法考虑为子女提供艺术学习的平台和机会。现在能够为孩子创造条件,不求一定把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培养成艺术人才,至少因我们的引导会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和了解艺术,能够端正对艺术教育的态度,陶冶情操,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享有学习艺术课程的机会。能够让孩子们在成长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孩子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同样,他们的艺术教育也应该要跟上时代步伐,让更多的孩子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为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免费艺术培训工作的目的所在。
2、下基层有利于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自身业务锻炼。
对于大多数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其实,下基层辅导就是本职工作,但是,现在所不同的是针对贫困家庭未成年的孩子进行免费艺术教育培训辅导。不是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会接触到给孩子培训工作,现在有针对性的特别给予安排,实际上对每一位专业技术辅导老师也是一种挑战与考验。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打开局面?如何备课?讲什么是孩子容易接受的?与人沟通本就是一门艺术,特别是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注意哪些方法和问题?大到为上课准备案例、与艺术有关的笑话故事和示范题材;小到个人着装、言行举止。这些都是每个需要下基层辅导的老师课前认真思考的问题。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学习锻炼,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
3、文化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有利于政府将项目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统筹安排。
不能不说,起初开展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经费是零。要知道不管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或多或少都需要相应的经费开支。简单来说,为孩子提供一些基本的教学用品用具,尽量减轻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艺术培训的负担,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服务。一方面,面对单位零基预算的情形,更多时候只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记得有句话这样说:“只要肯开动脑筋,办法总比问题多。”所以只能想办法先从单位其他经费开支中挤出一部分来解决培训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最重要的环节是先把工作开展起来。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去做工作,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申请专项经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从政府财政落实经费给予扶持。相信只要努力争取,希望总归是有的。最终结果是第一年自筹经费来开展工作;次年通过多方努力就争取到财政数万元的专项经费,并且在每年上报财政年度预算的同时将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正式纳入财政年度经费预算。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自筹资金到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如果不是先行搭建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服务平台,政府扶持经费又怎么得到落实。
很多人不解,免费为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艺术培训服务文化馆图什么?能够得到什么实惠?然而现实意义非浅,文化馆的做法就是关注民生、关爱社会,其影响力不可小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真实、最直接体现。是文化馆公益性的一种展示和标志,也是当下一项“阳光惠民工程”,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解读党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文化自然要服务于群众,老百姓的口碑自然说明一切。把贯彻中央、省和地方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开展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就是新时期文化馆体现公益性的一大亮点。
建设广东和谐社会普及人文先进文化,努力提高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特别要从小抓起,加强未成年、青少年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让更多的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踊跃参加免费艺术培训,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努力向上的学习,珍惜难得的艺术教育机会,不仅提高孩子学习主观能动性,贫困家庭孩子同样也需要关心自我注重自身发展。鼓励孩子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无疑是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实现梦想的理想阶梯,也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辅助课堂。
从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免费艺术培训,看到新时期社会给予公共文化更高的定位。来自每一位群文工作者的政治觉悟和敏感性,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服务为民。跳出公共文化圈子去看待当下群众文化,自然很容易找出自身缺位。放眼时代与时俱进的解读文化馆的公益性,因为这是所有文化馆职能最根本的核心内容。把握住公益惠民,就是把握文化馆发展方向。群众文化必须大胆走出去,公共文化事业才能枝繁叶茂服务于大众,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第一章“总则”,第1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4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第7条“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第四章“社会保护”,第27条“国家鼓励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第30条“文化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2〕熊照宇.改善文化民生,实现良好开局.中国文化报,2011(22);
〔3〕卫军.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 中国文化报,2011(23);
〔4〕丁扬.北京将着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中国文化报,2011年1月25日;
〔5〕广东省文化厅主编.卷首语.广东社会文化,2010(5)P1;
〔6〕中国共产党党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P21-P25;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2012.11 第7章节第1节;
〔8〕谯进华.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确立及发展路径的选择.文化天地,2013(1):P4-P7。
梁小龙 (1978--),男,群文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行政管理,现任珠海市文化馆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