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策略分析
——以《琅琊榜》为例

2016-02-02 05:43王建娟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琅琊榜

王建娟(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策略分析
——以《琅琊榜》为例

王建娟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在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泛滥背景下,电视剧《琅琊榜》获得好评。改编策略是该剧的重大亮点。它将叙事重心从政治斗争成功转移到政治大爱上,贯穿以紧凑的叙事节奏,合理的人物增减与情节改变使得主体线索突出,悲情化人物情感更易将观众带入剧情。改编作品的品质逐渐提升以及去偶像化是一个趋势。总之,《琅琊榜》的成功改编带来了一场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革新,对以后的改编作品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琅琊榜》;网络小说改编;改编策略;去偶像化

在2015年,网络小说改编依旧是荧屏的宠儿。从青春爱情类的《何以笙箫默》到“神话”类的《花千骨》再到架空历史的《琅琊榜》。电视剧《琅琊榜》,在豆瓣评分高达9.3分,收视率的市场份额,在10月15日大结局之际东方卫视的3.27%,在中国五十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榜排名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当前中国最火爆的电视剧,在业界获得了多年未有的“良心剧”的称号。这样的成功背后暗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对于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又有着什么样的启发?

一、网络小说改编的现状分析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根据每年改编作品的数量,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痞子蔡的BBS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2000年和2001年分别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可谓是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开始。在网络小说改编的发展时期,2004年改编自蔡骏《诅咒》的《魂断楼兰》,2006年《爱上单眼皮男生》,2007年《谈谈心恋恋爱》《双面胶》等等。网络小说家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声,他们的作品也已经成为了影视公司投资的一个大的方向。但是在这一时期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发展较慢,只有少部分受到关注。从2010年开始网络小说的改编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2010年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的大卖,张艺谋的知名度给了网络小说一个正名的机会。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正式步入影视圈的大厅。2011年8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台湾和大陆上映后成绩不俗,影片描绘少年时最美、最青涩的初恋,引起当下观众对生命中“沈佳宜”的追忆;2011年11月,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影片《失恋33天》以年轻人为市场定位,在“光棍节”时段推出引爆票房市场。

网络小说改编这样的一个高收视率高人气,与网络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对网络文学使用率高达41.4%,用户量超过2.3亿”[1]。这样庞大的读者群体为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提供了保障。这些网民读者对于网络信息的敏感度极高,无论是他们的支持还是异议都会为影视制作方的宣传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网络小说改编的策略

西格尔认为:“一本畅销书的读者可达百万,如果是最畅销的书,则可达四、五百万。一出成功的百老汇舞台剧可有一百至八百万观众,但一部电影如果只有五百万观众,则被视为失败之作,如果一部电视系列剧只有一千万观众,它就要被停播。电影和电视剧必须赢得巨量观众才能赢利。小说的读者和舞台剧的观众档次较高,所以它们可以面向比较高雅的市场,它们可以重在主题思想,可以写小圈子里的问题或者采用抽象的风格。但是如要改编成电影,其内容必须符合大众的口味”[2]。网络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大众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如何让改编能够更加符合观众的需求,必然值得许多影视制作人探索。

(一)叙事重心:从复仇的政治斗争到各种情感的释放

“电影既然不再以语言为唯一的基本的元素,它也就必然要抛弃掉那些只有语言才能描述的特殊内容:借喻、梦境、回忆概念性的意识等,而代之以电影所提供的无穷尽的空间变化”[3]。网络小说《琅琊榜》是在架空的南梁历史背景下,讲述赤焰少帅林殊的复仇道路。小说的叙事重心是化名梅长苏的林殊回到南梁朝廷复仇的过程。林殊本是赤焰军少帅,却在梅岭之战中,被夏江谢玉等人谋害,致使七万赤焰军含冤而死。从地狱之门重拾残命,精密部署十二年,“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使之名声惊动帝撵。林殊以养病为由再次回到京城翻云覆雨、夺嫡、惩奸、明冤之路,充满了权力计谋。总之小说《琅琊榜》着重描写的是林殊在朝堂的政治斗争,表现的是梅长苏的计谋与手段。

与网络小说相比,林殊在电视剧中多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多了政治斗争之外的感情走向。在林殊进入京城后的第一时间里便给予了特写:在霓凰郡主的招亲会上,拜见太皇太后之际长达40秒的执子之手,便是为林殊的个人感情埋下伏笔。对于靖王的兄弟情谊,从重重的误会与隐瞒直到后来的完全信任;与国舅爷公子言豫津的朋友之情。梅长苏与京城的大多数人都有情感联系,如静妃、皇帝、长公主等等。不仅展现了复杂的政治斗争,而且渲染了丰富的情感暖流。

从网络小说到电视剧情节重心的成功转移,是电视剧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满足了大部分观众的观看需求。 “大众文化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产物,它以商品生产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以商品消费为目的的一种新类型的文化概念”[4]。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和大众审美趋势的演变。电视剧作为一个家庭娱乐的方式,是最接近普通生活的传播媒介,所以说它本身就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组成。政治斗争与情感暖流的结合才能达到观众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

(二)文本节奏的把握

“叙事结构的组合实际上就是叙事的节奏。在叙事过程中叙述事件的前后勾连、细节的伏笔所构成的一部作品的节奏感。从叙事密度看,以文字叙事的小说由于叙事的灵便比透明的影像叙事需要更多的事件”[5]。罗伯特·麦基做过统计:“就一部典型的电影而言,作者将要选择四十到六十故事事件,按照通常的说法,叫做场景。小说家也许需要六十个以上,戏剧作家则很少达到四十个”[6]。网络小说《琅琊榜》在叙事结构上相对宽泛,涉及的人物也比较多,剧中角色相对复杂混乱,所以叙事结构相对松散。但是在影视剧中,叙事的矛盾冲突相对集中,叙事结构相对紧凑。电视剧《琅琊榜》中有了许多人物的删减。减少了景宁公主,她出现只是让梅长苏去解救庭生,相对多余。删减了连接靖王和梅长苏的狼—佛牙,无法将其在影视剧中较好地展现出来。谢绪、蒙大将军夫人、卓情怡等这样的一系列作为男角背后的家庭女性对于剧情的发展并没有任何的帮助,其减少使得剧情的中心更加明确。网络小说可以通过文字描写人物内心,影视剧则必须通过视听语言来完成对人物内心以及环境情感的把握。影像的事件组合与小说叙事完全不同,前者是严守事件在视觉心理上的合理性,后者是保持审美心理一致的原则;前者注意视觉上的“顺畅”,否则就很容易让观众感到故事的混乱,后者是强调美学意义上创作个性与风格的统一。

(三)情节的设置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认为:“节奏的本质是紧随着前事件完成的后事件的准备......节奏是前过程转化而来的新的紧张的建立。它们根本不需要均匀的时间”[7]。网络文学在一开始定义的时候就是一种精神快餐,很少有人愿意在休闲娱乐阅读的时候象研究名著一样,费神去理解其中的深意。网络小说的读者阅读的是其中的故事性。这就要求改编者从海量的文字中找出最能打动观众的主线,消减去零零散散的枝节。

1.线索

一篇好的小说,线索的安排与设置是最重要的,因为线索是小说这棵大树的主干部分。如果线索单一那么作品就会相当乏味,如果线索太多那么影视作品就会变成一个毛球。《琅琊榜》这部作品以“琅琊榜”作为名称,同样以琅琊榜作为整部作品的线索。在情节线索中,影视剧的《琅琊榜》增加了梅长苏与霓凰郡主的感情线,直接删去了霓凰与聂铎的感情线,使得梅长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了更多的生活化气息。如此,霓凰郡主与梅长苏的感情的发展是吸引观众的一个亮点,霓凰与梅长苏心有灵犀却又相互压制、相互体谅。

2.情节改变

《琅琊榜》电视剧的成功之处,在于涉及到的人物是不可或缺的,普通角色在影视剧中的设置是相对合理的。对于谢玉这样的人物底牌的揭露,电视剧版要比网络小说更迟一些。小说里莅阳公主是从谢玉得知情丝绕的阴谋,从这里观众便知道了揭露了谢玉并非中立;然而电视剧里则是静妃和惠妃偶然听到,然后转告莅阳公主,此类情节的改变增加了事情的严峻性,更易吸引观众,同时也为惠妃在以后故事中的推动作用埋下了伏笔。

3.悲情化人物

在之前改编相对成功的一类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中是讲述的女性的悲情故事。“悲情”来源于悲剧,在电视剧《琅琊榜》中通过对原著的直接的修改,将女性的悲情化到最高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悲剧概念,“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声,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又译净化)”[8]。

誉王,小说对他的形象定位是一个想夺位的皇子;影视剧将誉王人物悲情化,虽然有着一定的才能与智慧,但却因为被太子派人刺杀以及滑族后人的身份,被逼迫不得不反。无论是太子、誉王、皇帝,亦或是十恶不赦的夏江、谢玉,他们并不是碌碌无为,甚至有着一定功劳,但是面对诱惑他们犯了错,增加了结局的悲情。

三、来自琅琊榜改编启发

(一)改编作品的品质逐渐提升

《琅琊榜》以良心剧获得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夸赞,其历时4年,制作过程精良,服装礼仪讲究。因此,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须有一定的文学美学基础,小说和影视作品都属于文学和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网络作品影视剧改编应该提高艺术的审美,促进影视业的发展。目前,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旨在商业利益、文化产业。随着观众审美标准的提高,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需

提高自己的品质,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网络作品作者和运营商需有强烈的责任感,以提高网络作品的质量。网络作品质量的提高,会增强读者和观众的选择性,增加其趣味性,进而赢得相应的回报。未来几年,网络作品的影视改编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文学空间的净化和个人品牌的形成会极大地提高相关作品的品质。

(二)去偶像化

《琅琊榜》影视中并无当红偶像派演员。近期,较多改编影视剧运用新生代偶像明星,虽然他们没有在荧屏上定位,扩展空间较大;但是缺点不言而喻,网络小说可以运用大量描述性文字,影视语言的表达却依靠演员的演技神态。

回顾《琅琊榜》整个剧组,会发现一人兼有多职的现象。苏宅的管家黎刚的扮演者是导演,韩礼、安锐、淮王的扮演者都是副导演,甄平和夏江是执行导演等等,幕后的专业导演作为演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配角的演技;两位主角更是演技派明星。《琅琊榜》在演员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意义,促进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总之,在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泛滥的大背景下,《琅琊榜》在收视率与口碑上获得双丰收,其叙事策略具有借鉴意义。观众对于影视剧改编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网络小说更是要有自身的严格要求使网络小说的改编热潮并非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1]李琳.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热潮探析[J].电影评介,2014(12):82-83.

[2]苏汶.影视艺术改编教程[J].世界电影,1996(1):199-231.

[3]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8):2.

[4]梁桦.论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J].新闻爱好者,2001(4):32-33.

[5]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108.

[6]罗伯特·麦基,周铁东.故事、实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J].电影艺术,2000(1):122-126.

[7]陈林侠著.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9).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建娟(199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

猜你喜欢
琅琊榜
《琅琊榜》浅评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各国黄金储备“琅琊榜”
A股迟早要上“琅琊榜”
香港观众不满《琅琊榜》被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