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鼓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藏族巴郎鼓

2016-02-02 05:43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靳 波 谢 浩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中国鼓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藏族巴郎鼓

靳波谢浩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鼓是中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鼓的记载,在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可以看到鼓的身影。如朝鲜族的长鼓舞,彝族、布依族的铜鼓舞,佤族、苗族的木鼓舞、藏族的龙鼓舞等等。位于洮河领域的卓尼鼓舞文化中,比如巴郎鼓这种舞蹈道具就反映了该地区藏汉文化的交融,这种特殊性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成果。

【关键词】巴郎鼓;藏鼓;莎姆舞

一、中国的鼓文化

鼓是中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鼓的记载,《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由于鼓的声音洪亮而深沉,如同雷声一般,《易·系辞》中有“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即认为雷声是天地之间的鼓声,因此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常常用于祭祀之中。在周代时,鼓已经广泛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和礼仪,《周礼》载:“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到现在,仍然有不少民族将鼓作为祭祀专用,如木格岛苗族祭祀鼓乐,佤族的木鼓祭祀,羌族祭祀用的羊皮鼓等等。而藏族也有将鼓用于祭祀活动之中的记载,《西藏王统记》中描述,在直贡赞普之时,苯教巫师们“诸派作法,皆摇动手鼓单钹为声”。在古代,鼓还常常用在军事作战之中,传说皇帝与蚩尤作战之时,以夔(传说中的独脚雷兽,叫声如雷)的皮和骨制成革鼓和鼓槌,用来“声闻百里,以威天下”。到了春秋时期,鼓在军事斗争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左传·庄公十年》记载:“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远在周代时,就已经设立专门的人员来管理鼓的使用,《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其中六鼓的名称和用途分是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鼖鼓,鼓军事;鼛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四金的意思是,“以金錞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铎金通鼓。”前三金都用于军事,最后一金用于作乐。随着时代的发展,鼓不但用于祭祀、军事、宫廷礼乐等方面,在民间的欢庆娱乐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鼓乐演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中鼓乐起着调动舞者的情绪以及节日的氛围的作用,因此在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可以看到鼓的身影。如朝鲜族的长鼓舞,彝族、布依族的铜鼓舞,佤族、苗族的木鼓舞、藏族的龙鼓舞等等。

二、巴郎鼓与其他藏区的鼓的比较

“巴郎鼓”是卓尼地区跳莎姆舞时的道具,有可能是由“巴当鼓舞”转音而来,“巴当”为皮鼓的意思;在有些地方拨浪鼓又被称为巴郎鼓,因此该名字可能与它的形制与拨浪鼓相像有关。在当地藏语中 “巴当”并不是鼓的泛称,而是专指这种形制上与拨浪鼓类似的鼓。巴郎鼓鼓面直径约为1尺,厚约2至3寸,重约7、8公斤,鼓柄长约1尺至1尺5寸之间,鼓腔两侧系有用皮革或者是布包成的鼓坠。鼓柄上雕刻上龙、腾云等图案,鼓面两边加上色彩鲜艳的穗子。在较为古老的巴当鼓上才能看到鼓面上画有一些寓意吉祥的图案。

鼓是西藏古老的乐器之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与宗教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早期的藏民信仰苯教,苯教徒在祭祀活动中击鼓作苯教歌舞来上祭天地,中兴人家,下镇鬼神。在藏传佛教取代苯教的宗教地位之后,鼓在藏民的活动中并没有因此消亡。因为鼓在佛教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器,佛经中说:“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在藏族的民间娱乐活动中,鼓也是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例如藏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伴奏乐器仅是一鼓一钹,这或许和藏戏的创始人唐东杰布是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有关。总而言之,藏民族的鼓在宗教、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并且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以下对藏族的鼓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达玛是一种无柄鼓,有大小两种规格,分别称为达玛切(大达玛)和达玛穷(小达玛),两者都是上宽下窄。大达玛为低音达玛,鼓高30厘米~34厘米、鼓面直径37厘米~41厘米、鼓体上部最大直径45厘米~50厘米、鼓底直径15厘米~18厘米、鼓底正中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音孔;小达玛为高音达玛,鼓高16厘米~20厘米、鼓面直径29厘米~32厘米、鼓体上部最大直径31厘米~34厘米、鼓底直径12厘米~16厘米、鼓底正中小音孔直径0.6厘米。鼓面一般以牦牛皮制成。达玛在吐蕃王朝瓦解之后也随之失传,直到公元17 世纪五世达赖时期达玛才重现于宫廷乐队。

达玛如是一种僧侣的法器,为无木柄的小型双面拨浪鼓。鼓体由两个底部对接、中腰相通的碗型腔体组成,其材质多为人头骨或象牙制成。达玛如较大者,鼓面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鼓厚(两个碗形鼓腔)10厘米~12厘米,多为木制。较小者,鼓面直径7厘米~10厘米、鼓厚7厘米~8厘米。演奏时,用右手拇指、食指扣住鼓腰部位,其余手指托彩色缎带或鼓穗,往复快速翻动手腕,让鼓坠敲击两端鼓面而发音。

小柄鼓,又称为“那额”,由苯教法器演变而来。鼓框圆形,系用一块薄木板条煮后弯曲而成,两面蒙以山羊皮,用金属鼓钉固定皮膜。鼓面直径25厘米~30厘米,最小者20厘米,鼓框厚5厘米~7厘米,皮面中心区及四周绘有色彩鲜艳的民族图案纹饰,有的还在鼓框上端系以一块红绸或彩色绒球为饰。鼓框下端连接一根用松木制成的圆柱形鼓柄,柄长20厘米~30厘米,鼓柄外涂棕红色漆。鼓棰用细藤条烘烤制成弯弓形,棰头包以布或皮革,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龙头雕饰。

龙鼓,鼓面呈桃形, 藏语称“ 聂日达”。鼓框为铁制,单面蒙羊皮,鼓柄套以木把,柄端缀有数目不等的铁环。鼓鞭竹制,鼓鞭下端缚系红绸条。其形制, 酷似满、蒙、汉等族打击乐器太平鼓。鼓面绘有鲜艳的彩色图案,常为飞龙或是八宝图案。

色玛卓的长柄鼓,鼓的直径不能小于62公分,厚度23公分;鼓面画有红、黄、蓝或添加白色、绿色的八卦图,也有只涂一种绿色的;鼓边涂金黄色双龙图案;弓形鼓槌上捆着两束老鹰羽毛。

法鼓,又称长柄鼓,是手持的柄式双面鼓,直径约70厘米,鼓柄长约80厘米,鼓槌弓形。长柄鼓多与钹及其他寺院乐器配合使用,用于各种宗教仪仗活动和羌姆的伴奏。

综上所述,藏区民间歌舞表演中的鼓主要以有柄鼓为主,其渊源都是来自苯教的宗教法器。过去在西藏把苯教信仰者成为“阿其布其”,即半鼓半钹,半鼓即单面的小柄鼓,半钹即扁铃。单面小柄鼓不但是苯教法师作法通神时重要的法器,也是西藏古老的本土乐器。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后,逐渐取代苯教成为藏族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在这过程中,藏传佛教主动去吸收一些苯教的文化和仪轨以及使用的法器,佛教在西藏的本土化有利于原信仰苯教的藏民去接受这种宗教。小柄鼓被佛教吸收、融合后,经过佛教高僧的改造,单面小柄鼓渐渐演变成双面,柄鼓的体积也变大,成为佛教寺院、藏族戏曲、民间歌舞和俗人羌姆舞等艺术形式中广为使用的乐器。但在有些地区,单面小柄鼓的某些特征被保留了下来,如青海龙鼓舞中使用的鼓仍然为单面。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汉区的鼓主要以无柄为主。这可能和两地的文化心理有关系,作为以农耕方式生活的汉民族,长期在一个地方定居,稳定是其文化主要特征,因而汉区的鼓是可以放在固定位置不需移动的,《礼记·明堂位》载:“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县鼓。”说明了这几个朝代中鼓的位置都是不变的,而在古代的藏区主要以游牧为主,游牧文化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在鼓舞中也会更加追求表现力,长柄鼓不但方便移动,而且还可作为仪仗高举引人注目,这也大概是为什么会在藏区的长柄鼓鼓面上画上色彩鲜艳的图案。而弓形的鼓槌,也是为了方便在移动或者舞蹈中击打鼓面。藏族少数的无柄形式之一的鼓——达玛在吐蕃王朝分裂之后失传了,说明这种制式的大鼓适于宫廷演奏却极少在民间流传,不方便携带可能是不为游牧民众所喜爱的原因。

虽然藏区也有拨浪鼓——达玛如,但从形制上推断巴当鼓与之并无关联。因为达玛如腰身细而两端粗且无柄,而巴当鼓的主体结构与源自苯教法器的小柄鼓更为相似,其渊源应归于此。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拨浪鼓的记载,《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东汉注经大师郑玄注释道:“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形象的描绘了有柄拨浪鼓的式样。在汉族民间,拨浪鼓是小贩叫卖的响器。由于“莎姆舞”流传于汉藏交界处,汉藏两地人民的来往频繁,尤其藏巴哇地区的九巅峡是重要的商贸通道,在包舍口古城址遗址中曾出土北宋古钱及各色陶片。因此笔者推测,巴当鼓制式的形成可能是当地藏族在与汉民族的交往中,借鉴了拨浪鼓的样式而改变了长柄鼓的击打方式,但具体的形式演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三、结语

通过与藏区其他鼓舞中的鼓比较,可以推断巴当鼓的前身以及其他藏区鼓舞中的鼓的前身同样都是小柄鼓,是当地民间祭祀舞蹈的道具,来源于古老的苯教。而从有鼓槌到无鼓槌拨浪鼓的演变,则表明了舞蹈道具借鉴了汉族拨浪鼓的式样,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击打表演方式。

参考文献:

[1]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统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35.

[2](战国)无名氏,王海燕译注.山海经,大荒东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拉巴卓玛.探析藏东热巴歌舞与苯教文化之关系[J].西藏艺术研究,2012(2):12-16.

[4]纪兰蔚.青海藏族龙鼓舞考略[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1):89-94.

[5]王志华.藏族鼓舞文化研究[J].华章,2009(22):44-47.

[6]格桑曲杰.解析热巴舞音乐中本教文化特质及衍化、发展[J].西藏艺术研究,2012(1):39-46.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靳波(1987-),女,藏族,甘肃省兰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谢浩(1986-),女,汉族,四川资中人,硕士研究生,四川理工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三维动画和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