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世国
晋祠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符号
□阴世国
晋祠古建筑群是中国古建筑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是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儒、释、道三教建筑在晋祠显得和谐统一,其折射出的晋祠建筑特色,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晋祠建筑传统文化符号
历史积淀是一个城市的根脉,传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于一个城市,一个有着2500年建城历史的古城太原,如果没有悠久的历史,城市就会缺少根基和内涵,如果没有灿烂的文化,城市就没有品位和特色。
晋祠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我国仅存的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和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刻均为国宝,更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
文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指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状态。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是整个客观世界。人的活动类型或形式以及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组成了文化符号。
宗教信仰是晋祠建筑文化的主要部分,基于儒家学说,也影响着晋祠其他文化的形式。晋祠的宗教崇拜观念是从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开始的,随着唐叔虞祠的建立,崇拜祖先,祭拜先祖逐步成为晋祠宗教的主体。历史发展到今天,唐氏、王氏祭祖文化也成为晋祠实施“一景一品”战略的文化传承符号。
(一)血脉相承是晋祠建筑文化的显著特点晋祠建筑文化彰显崇拜祖先文化,从唐叔虞祠的久经不衰,到圣母殿母以子贵的儒家传统,无一不反映了孝宗文化的特点,形成晋祠儒家文化统治晋祠宗教的一大特色。
(二)理性相承是晋祠建筑文化的鲜明特点
理性相承,是晋祠建筑文化的又一特点。一方面对待宗教的态度表现为理性,正是对理性主义的身体力行,使得晋祠的崇拜文化没有误入反理性的宗教歧途。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晋祠的许多文化现象,如唐叔虞祠的唐氏祭祖,晋溪书院的王氏寻根,都显示了民众叶落归根和慎终追远的情怀。每年农历六月十五的河会和七月初二的庙会,祭祀水母和圣母也是香火不断,传承至今,只不过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微博、微信等现代的宣传元素。这是人们对宗教仪式的不断改良,与时俱进,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圣母、叔虞、子乔等祖先的崇拜之情,更多的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永赐难老、长乐永康的心愿。
(三)同化相承是晋祠建筑文化的突出特点
同化就是自身各有一套稳定的反馈系统,经过实践,并逐步适应生存的环境,同时还有一套可供实际操作的做法,用来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晋祠建筑文化历来注重其自身特点,并包容各种舶来文化,其多元化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并存发展,相互兼容。在晋祠,中轴线是以儒教为主的建筑群,南线是佛教为主的建筑群,而北线则是以道教为主的建筑群。本土教和舶来教相处融洽,协调发展,同为人们所崇拜。
忠孝礼仪、因果轮回和无为思想的儒、释、道精神,在晋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互为补充,同化汲取。特别是对广大民众而言,不论是佛祖、圣人,还是神仙,他们原本并没有什么区别,其普渡众生、教人向善的道理是统一的。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人格塑造成符合社会伦理,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晋祠三教合一的文化现象才能千年不变,沿袭至今,被世人推崇。
建筑凝固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思想的载体,也是文化在建筑手法上得以展现的例证。晋祠保存了百余座古建筑,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举。
(一)建筑选址别具一格
自然相通、天人合一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点。晋祠的建筑选址也不例外,整个祠堂坐西朝东,背靠悬瓮,面临汾水。这种选址在我国建筑史上也较为特殊,一般认为是符合风水观念。风水理论早在周朝业已基本形成,这种理念对古建筑选址影响颇大,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对建筑的形式、地形、地貌和方位都有极高的要求。古代建筑在开工之前其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址,而晋祠的选址融入了多元素的文化,正是悬瓮山“崇山亘峙”和晋水“飞泉涌砌”之特殊的风水形势,满足了晋祠的选址条件。
在古代,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亲文化把建造宗祠当做一件头等大事来做。因此,家祠和宗祠的选址则显得尤为重要,而风水形势的好坏对宗祠的建筑要求更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盛衰。
晋祠的佛教大约从南北朝开始,其建筑如同道教一般依祠而建,兴盛于明清两代,最终形成今天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景观。
(二)建筑布局和谐统一
晋祠的总体布局形成了多元素统一的基本风格。以圣母殿一线的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形成了晋祠建筑的主体,反映的是我国博大精深的儒教文化;而北部以文昌宫、东岳庙、唐叔虞祠、朝阳洞等建筑则代表了我国海纳百川的道教文化;在晋祠南部建有十方奉圣禅寺、浮屠院等一组反映轮回普渡的佛教建筑群。
晋祠的建筑布局以平面铺开,有重心、有秩序,以渐入佳境的建筑手法走近人们内心。亭台桥榭、殿堂祠阁、古树参天、泉水潺潺,使得整个祠区生机盎然,极富生命力,充分体现了晋祠建筑的理性精神,满足了儒、释、道三教不同的功能需求。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天人合一、性景合一,注重整体至上,人伦道德,和谐共赢。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古建筑所能够反映出的历史脉络,更是建筑中最能展现我国传统文化多元素的符号。
(一)民族风俗之美轮美奂
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土,孕育了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习俗,代表了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情感和习俗。它是劳动人民在发展生产力中创造出的社会文化,存在于人们的普遍生活之中,发展于人们的思想进步之中,与人类社会保持了密切的关系。
民风民俗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在晋祠,古庙会、祭祀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水镜台是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和七月初二为圣母、水母酬神赛社所建立的戏台,而三圣祠则供奉着龙王、仓王、扁鹊,是当地老百姓祈求健康平安的场所;苗裔堂是求子、祈愿人丁兴旺的地方,还有修建在昊天神祠对面的钧天乐台,其主要的功能是酬神赛社、祭祀帝君。
(二)和谐自然之美不胜收
晋祠建筑的文化内涵是人与自然、自然与建筑、人与建筑之间的高度统一,是动与静的高度统一。晋祠建筑所体现的文化符号就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整个祠区淡泊平和、清新悠远,既强调建筑和自然的亲和关系,又注重和谐中庸。每一处建筑,每一个造型,都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缩影。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的圣母殿,代表了我国宋代建筑的最高水平。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八根木雕盘龙。整个大殿遵照《营造法式》的定制而建,为我国古建筑瑰宝,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传统的建筑文化对空间要求甚高,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们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天、地、人三者的关系,这种精神在晋祠建筑群上得到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晋祠建筑的最高境界。
透过晋祠建筑的恢弘气势,领略到的是一处处、一座座古建筑给你带来的高雅和自然的万般仪态,感受到的是难老泉声“昼夜不舍,天地同流”的超凡气势,体验到的是真趣亭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恬静惬意,品味到的是松水亭上“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卓越风姿,这正是晋祠建筑文化所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
(三)人性伦理之尽善尽美
儒教的“礼”,道教的“无”,佛教的“空”,无不体现浓厚的人文精神,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伦理影响着晋祠的发展。人性的光辉,始终是晋祠建筑所蕴藏的无限魅力。在晋祠的古建筑中,不论是圣母殿和水母楼,还是台骀庙和苗裔堂,不论是文昌宫,还是叔虞祠,每一处建筑无不诠释着人性伦理的闪光,代表着人性的精神象征。
(四)道德观念之释回增美
去除邪僻,增加美善。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有些民众盲目迷信,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给人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了较大伤害。为引导广大民众理性崇拜先祖和圣灵,正确理解晋祠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晋祠一直在祭祀仪式和方法上力推新章,去除一些封建迷信,保留积极健康的传统礼仪文化。在礼器、流程等方面,增加八音会、锣鼓、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祭祀形式。不断挖掘与晋祠建筑相适应的祭祀文化,为民众祈求晋水长流,福祉安康。
我国传统的道德观,非常重视物的意义与内涵。这一观点在晋祠建筑的手法、格局以及植物配植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体现。物的意境和象征意义,极富感染力。栽植于西周的柏树,距今已3000年,仍枝繁叶茂,浓郁苍劲,而松柏的苍劲挺拔,不惧风雪,四季常青,已成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和晋祠文化特有的审美符号。
“竹”是儒、释、道三教共同赏识的植物,清高、正直的习性印证了大气磅礴的人格力量,成为理想的人格化身。在晋祠建筑中以“竹”为原型所创作的壁画和建筑油画彩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思想境界。
除此之外,晋祠的文化还在于人的精神寄托。把思想和感情托于植物,使植物更具人的情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医学家、哲学家、书画家傅山先生,于清顺治年间,隐居在晋祠的云陶洞,住穴居空,借物抒怀。“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委婉地抒发了先生当时的心情。
1.彭海《文化的烙印——晋祠文物透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晋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