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观察 国企不再是“铁饭碗”

2016-02-02 04:46刘宏宇王炳坤李劲峰
工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托底武钢铁饭碗

文_刘宏宇 王炳坤 李劲峰

就业观察 国企不再是“铁饭碗”

文_刘宏宇 王炳坤 李劲峰

经调研了解,政府将“去过剩产能”与“安置分流工人”同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实效。“政府托底+市场分流”成为安置的主要模式,不同年龄的产业工人对未来表现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地方政府与企业多渠道安置分流职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监测显示,我国目前就业总体稳定,但局部地区、行业需要加以重视。

当前,各级政府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

——“政府托底+市场分流”成为安置的主要模式。目前,各级政府基本上采取政府安置与市场安置两种方式来解决职工的就业问题,中央财政还拿出1000亿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不少专家认为,扶持再就业,尽管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但主要还应靠市场提供新岗位。

——积极引导职工集体“走出去”。一些企业探索以提供技术服务方式开展技术协作,安排职工组团“走出去”。湖北鄂钢职工张惠现在是宜昌国诚公司镀锌车间一名卷曲操作工,月收入3500元左右,相比在鄂钢时有所增加。

——服务业就业比重越来越大。一年前,“80后”黄婷婷还是古书院矿水暖科的一名职工。如今,她已是一名熟练的超市导购员。

不同年龄段对企业依赖度差异大

在安置分流过程中,工人的择业路径正悄然发生变化。

现象一:60后、70后对国企的依赖情结仍然很重,大多不愿离开国企;80后部分观望、部分积极寻找出路;90后则普遍不再视国企为“铁饭碗”。

现象二: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相对较难,市场化活跃的综合型大城市就业较易。记者发现,在辽宁阜新、鞍山等城市,由于城市产业单职工再就业渠道狭窄;而在武汉等大城市,由于地方经济活跃,市场发达,职工再就业基本不成问题。

现象三:国企与私企的就业区别淡化。“以前,如果父母是国企双职工,那感觉非常自豪;可如今,国企与私企没有太大区别。”45岁武钢工人金鑫说。大学毕业后进入武钢的小周告诉记者,现在年青职工早已不再认为国企工作等同于“铁饭碗”。

就业市场弹性更强,下岗职工掀创新创业潮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现代劳动力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很快,就业弹性更强。

——大多下岗工人更趋向市场安置

武钢的就业现象引发关注。此前,地方政府专门组织过万人招聘会,但部分工人反映,招聘会提供的许多托底就业岗位吸引力有限,而类似做滴滴司机的自由择业者增多。

——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拓宽市场安置渠道

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建议,生产性服务业比较薄弱,尚有较大就业空间。“农业、林业等部门也可考虑,有的机械公司就到林区承包土地种蓝莓。”

——采取差别化分流安置政策

专家认为,对青年失业者,政府应鼓励其进行职业培训,更新技能后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对再就业可能性较小的“4050”人员,应采取内部退养等托底政策解决。此外,对于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受冲击较大地区,政府应通过区域合作、资金扶持鼓励失业人员异地再就业。

猜你喜欢
托底武钢铁饭碗
做可以托底的年轻干部
民政:为民心托底 给民生护航 学习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心得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工友艺苑
武钢今昔
2个月已发布11次外部招聘信息武钢人员分流压力山大?
为基本医疗服务“托底”
吃饱了的人
铁锁链
原宝钢高管执掌武钢宝、武合并传言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