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助者,信也

2016-02-01 11:24
月读 2016年2期
关键词:诚信孔子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精粹解读系列之十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

—— 习近平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的先哲就已经在讨论诚信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其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在倡导诚信,希望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风气能够通行于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诚信思想?这一思想会对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从诚信思想的起源讲起。

诚信思想的历史源流

作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诚信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粮食丰富,军备充实,让百姓相信自己。)”子贡又问:“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要去掉其中一项,应该去掉什么呢?”孔子回答:“去掉军备。”子贡继续追问:“如果还要去掉一项呢?”孔子答道:“去掉粮食。自古以来大家都有死的那一天,可是如果丧失了人民信任,国家就要垮掉了。”孔子作出这样的回答,固然是针对弟子设想的极端状况而谈,但也体现出孔子对“诚信”和“信誉”的重视。

另一方面,孔子也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还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丧失信用的人比作少了关键配件的车子,是无法“上路”的。在孔子看来,无论做什么事,始终要以互信为基础,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注定没有前途。

孔子之后的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是把诚信视为终极的真理,认为人应该追求诚信,以求贴合天道。同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中有一篇名为《礼运》的文章,文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就是“讲信修睦”最早的出处。所谓“讲信修睦”,就是重视诚信待人,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如此,才能不断向儒家学者提出的“大同”社会迈进,而实现“大同”则是儒家的最高治国理想。

当然,重视诚信的不止儒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就提出:“言不信者行不果。”认为说话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绩。兼容道家、法家等思想的管子也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是将诚信视为团结天下人的纽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更是主张:“小信诚则大信立。”这是从治国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从小事上注意诚信,那么在大的问题上也就能够建立信誉,商鞅的“徙木立信”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汉以来,重视诚信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血脉的一部分。汉代人季布重视信誉,当时楚地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唐高祖李渊也曾经对李密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这些话虽然没有深奥的理论,却足以反映出我国古人对诚信的推崇。

到了宋代,儒家学者对“诚信”的阐释,使诚信思想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更进一步。宋代儒家学者特别重视“诚”,这不仅是受前述孟子“诚者,天之道”理论的影响,也与《礼记·大学》中以“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途的说法有关。北宋学者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这是强调诚信对于人际交往的价值。和程颐及其兄程颢并称“程朱”的南宋学者朱熹不仅学识丰富,而且曾经做过地方官,因此他不仅重视诚信对为人处世、进德修业的影响,更强调诚信在为政方面的意义,他说:“无信如何做事?如朝更夕改,虽商鞅之徒亦不可为政。”在解释《论语》“民无信不立”一语时,朱熹又说:“有信则相守以死;无信则相欺相诈,臣弃其君,子弃其父,各自寻生路去。”由此可见,朱熹把诚信看作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而不是单纯的道德要求。

宋以后,对于诚信思想的阐释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随着历史的发展,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不断被丰富和发扬,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诚信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提及诚信思想的内涵,我们不妨从“诚”和“信”两个字入手。“诚”指的是表里如一,不骗人,也不骗自己;“信”指的是有言必行,有约必践。“诚”和“信”有相同之处,如两者都倡导真实不欺。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如“诚”更倾向于意识的角度,强调思想上的真实,或者说内心的诚实;“信”则更强调行为的方面,要求做事对人诚挚守信,而且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说得简单一些,“诚”是做人的准则,“信”是做事的方式;“诚”是本质,“信”是表现。

关于诚信思想的价值,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讲诚信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友善团结。以诚待人、讲信修睦,倡导的是“正能量”,要求的是大家说老实话、做老实人,不搞尔虞我诈那一套。人人诚信、彼此和睦,我们和家人、同事、邻里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美好。所以说,在待人接物时秉承诚信原则,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消除内耗,减少变故。

其次,讲诚信是增强社会互信的重要纽带。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也许都上过假烟假酒的当,有些人不以为意,觉得无非损失了些经济利益罢了,还有些人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下次要提高警惕,于是乎无形中助长了制假造假的风气。要知道,造假的行为不仅仅是损害经济利益那么简单,它实际是一种社会道德的缺失和沦陷,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就会变得缺乏信任,唯利是图。因此,打假不仅仅要靠法律,更需要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实现彼此互信。

第三,讲诚信是立国之本、执政之源。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丧失了人民的信任,人心自然而然地就会离散,虽有金城汤池、坚甲锐兵,不能自存。共产党人从小米加步枪开始,一步步地壮大起来,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然有军事上、政治上做出正确决断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共产党人言必信、行必果,从而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如果缺乏诚信,这一切就都无以为继了。

当然,诚信思想的价值还不止前面所阐述的这些。宋代另一位著名儒者杨简曾将“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作为对子孙的训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杨简认为诚信在维系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结构、增强国民互信的功能之外,还有塑造个人品格、增进道德水准的作用。他的另一名言是“至诚则百行并生”,与“以实待人”一语的寓意是一致的。诚信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人的自我完善。

诚信思想的现代意义

如前所述,中华民族素有“崇尚诚信,耻奸伪诈”的优良传统。诚信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今日,诚信思想更是与时代相结合,体现着它的现代意义。

首先,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作为一种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和交往、维护每个人正当利益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和群体都具有诚信意识,都严守诚信道德底线,讲求立诚守信,那么就会形成诚信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就会减少甚至消失,社会关系则走向稳定和谐,国家的凝聚力不断加强,如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指日可待了。

其次,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诚信与商品交换有着密切的关系。起初,人们的商品交换活动往往是各行其是,只管自己,不管他人,于是冲突不断。后来,人们在实践中经过反思,形成了等价交换意识,懂得了既要追求自身的利益,也得尊重他人的利益,从而产生了承诺、约定和契约,于是也就有了诚信的观念和原则。诚信度越高,产品越精当,竞争力就越强,这是亘古不变的市场法则。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要求社会成员普遍遵守“诚信”的原则,以促进其健康发展。那些尔虞我诈、取巧投机、不负责任、不讲信用的人,必然被社会所不容而遭到严厉惩处。此外,提到市场,就有必要提及商人的道德素质。商人追求经济利益,是其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目标,本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去谋利。这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问题。朱熹曾说:“正其义则利自在”,“利是那義里面生出来底,凡事处制得合宜,利便随之。”又强调“事无大小,皆有义利”。这实际是让商人从意识上树立起取之有道的自觉,要求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把“利”放在和谐、合宜的地位,仁心为质,诚实不欺,利而不贪。

第三,诚信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前提。现代社会,政府已不是特殊利益群体的代言人,而是社会普遍利益和普遍意志的体现者,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于是“服务型政府”成为现代政府的执政理念。一个好的“服务型政府”,必然要以廉洁、高效、务实为行政目标,以公正、公平、公信为道德原则。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政府才能顺利进行公共权力的运作。

最后,就个人而言,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想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越多越有可能滋生罪恶。而待人接物讲究诚信,正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求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从而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生的价值。

猜你喜欢
诚信孔子思想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阿吾(一首)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