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彬 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保罗·费德恩及其自我心理学思想
吴彬彬 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费德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早期追随者和坚定支持者之一。他在解释和修正弗洛伊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现象学的视角对自我进行了研究。他将自我等同于自我感,假定自我是连续的投注整体,其核心被自我边界包围,从而提供了研究自我的新方向。
费德恩;自我感;自我投注;自我边界
保罗·费德恩(Paul Federn,1871-1950)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早期追随者和坚定支持者之一。他在大量观察和精神分析实践的基础上,从现象学的视角对自我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关于自我的基本概念。费德恩对自我的深刻洞察和独创观点开创了一条不同于安娜·弗洛伊德 (Anna Freud)和海因茨·哈特曼(Heinz Hartmann)研究自我的新途径,对精神分析的自我理论和实践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罗·费德恩于1871年10月13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其父母均是犹太人。父亲所罗门·费德恩(Salomon Federn)是维也纳著名的家庭医生,同时对医学研究充满兴趣,他是第一位将血压计用于临床的医生[1]。母亲欧内斯廷·费德恩(Ernestine Federn)来自犹太商人家庭,热衷妇女解放运动。费德恩家族在维也纳自由圈内颇负盛名,家里常有客人来访,讨论各种艺术和社会问题。因此,费德恩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毕生都对社会运动充满兴趣,而且致力于将精神分析的研究结论付诸于心理健康运动,如教育(包括性教育)、心理卫生、家庭指导和社会问题研究等。
费德恩有两个哥哥、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尽管费德恩的父亲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每个儿子都规定了职业方向,不过只有费德恩遵循了父亲的意愿,选择了内科学,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生物学。1895年,费德恩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Medical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毕业,获得医学学位。随后,他进入维也纳综合医院(General Hospital),在著名内科医生赫尔曼·诺特纳格尔(Hermann Nothnagel)的身边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实习。1902年,在实习结束后,费德恩开设了自己的诊所,并逐渐成为维也纳闻名遐迩的内科医生。
诺特纳格尔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期间的导师之一,作为费德恩的导师、朋友,他在费德恩的生命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901年,在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00)一书后,费德恩立即意识到了该书的重要意义,在诺特纳格尔的引荐下,他于1902年与弗洛伊德结识,从此成为弗洛伊德的忠实门徒。1905年,费德恩娶诺特纳格尔的女儿威尔玛·鲍尔(Wilma Bauer)为妻,两人生有一女二子,他们最小的儿子恩斯特·费德恩(Ernst Federn)后来成为杰出的作家和心理学家,是费德恩文章的编辑者和整理者。
1904年,费德恩加入 “心理学星期三讨论会”(Wednesday Psychological Society),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威廉·斯泰克尔(Wilhelm Stekel)和鲁道夫·莱德勒(Rudolf Reitler)之后,他成为第四位追随弗洛伊德的内科医生[2]。在“心理学星期三讨论会”上,费德恩、阿德勒和维克托·托斯克(Victor Tausk)就已开始强调自我的作用;同时,费德恩和托斯克还强调自我对理解精神病的重要性。
在刚开始接触精神分析时,费德恩对本能理论和梦理论比较感兴趣。1913年,费德恩发表了《对施虐与受虐分析的贡献》(Contributions to the Analysis of Sadism and Masochism)一文,这是第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他运用本能论探究了施虐与受虐的起源、本能驱力在梦中的表现。1914年,在《论梦的两种典型感觉》(On Two typical Dream Sensations)一文中,费德恩对梦中的自我感觉进行了研究,开辟了一条释梦的新途径。
1914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十月革命、哈布斯堡王朝的覆灭等政治事件的爆发,促使费德恩的研究兴趣从本能论和梦论转向了个体心理学,他将个体看作是群众运动的一部分。1919年,在《无父的社会:论革命心理学》(Zur Psychologie der Revolution:Die Vaterlose Gesellschaft)一文中,费德恩用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和弑父欲望解释了奥地利的革命①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通过革命成立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就此终结。。尽管这篇文章以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1913)为研究基础,但费德恩是首位将精神分析概念运用于政治史研究的精神分析学家。后来,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其《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1921)一书受到了费德恩这篇文章的影响[1]。
1919年,费德恩完全放弃了内科医生的身份,开始了其持续终生的精神分析工作。1924年,弗洛伊德将费德恩任命为自己的代理人。同年10月,费德恩被选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代理主席,直到1938年移居美国。在经历了阿德勒、荣格(Carl Gustav Jung)和兰克(Otto Rank)的背叛后,弗洛伊德最终将费德恩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据此,有人认为,这完全是出于费德恩对弗洛伊德的绝对忠诚。但恩斯特·费德恩却不赞同这一说法,他认为,如果仅仅是出于忠诚的考虑,费德恩还不足以成为弗洛伊德的代理人。其中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费德恩并不是保卫弗洛伊德秘密委员会的成员,他甚至可能并不知道此委员会的存在,而且弗洛伊德也没有挑选该小组的其他成员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因此,恩斯特·费德恩认为,弗洛伊德选择费德恩最主要的原因是,费德恩一直致力于将精神分析从医学中分离出来。费德恩的父亲,所罗门·费德恩是著名的医师,在维也纳备受尊敬,费德恩本人也与维也纳的医学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关系,但弗洛伊德则因其新奇的论点被当时的医学机构所排斥。因此,对弗洛伊德而言,费德恩的医学背景对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更何况费德恩还努力将精神分析从医学中独立出来。弗洛伊德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才最终选择了费德恩,而费德恩也没有令弗洛伊德失望[1]。
1924至1938年,可以说是费德恩精神分析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14年。作为弗洛伊德的代理人,他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吸纳了一批没有医学学位、但又才智非凡的人加入学会,扩大了精神分析的队伍。1926年,费德恩成为国际精神分析杂志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的联合主编。1931年,费德恩成为《精神分析教育学》杂志(Zeitschrift für Psychoanalytische Pädagogik)的联合主编。另外,费德恩还是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维也纳分会(Viennese S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Board of Mental Hygiene)的成员。
在这一时期,费德恩发展了其自我心理学思想,发表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文章。费德恩在对健康个体、患者和自己的谨慎观察和精确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自我感 (ego feeling)、自我状态(ego state)、自我边界(ego boundary)、死亡本能(mortido②“mortido”一词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指死本能的能量,其形成类似于力比多。它最初由费德恩引入,用于表示心理能量破坏性的一面,但在20世纪初很少被使用。费德恩的学生伯尔尼(Eric Berne)对其进行扩展,视其为激活诸如恨、残忍、愤怒和社会战争等动力,以及引发内疚和自我惩罚现象的基础。伯尔尼将性行为视为“mortido”的满足,在这一点上与力比多类似,并认为在施虐受虐狂和破坏性情绪关系中,前者为比后者更为重要。此外,伯尔尼指出,“mortido”在个体和群体、社会互动和民族中具有重要作用。拉普兰奇(Jean Laplanche)讨论了“mortido”的重复性问题,以及如何将其与力比多区别开来。他认为,在个体的生命中,整合而非分裂或否认“mortido”更重要。相比之下,意大利精神分析建立者和早期研究者魏斯(Edoardo Weiss)更倾向于使用“destrudo”一词。而弗洛伊德本人对“death instinct”青睐有加,不愿意使用“mortido”或“destrudo”。国内有人将“mortido”翻译成“杀人冲动”是不妥的。)等概念。费德恩并不认为自己的这些概念偏离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坚信自己是在阐述隐含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思想。1926年,在《自我感的某些变化》(Some Variations in Ego Feeling)一文中,费德恩首次描述了个体在清醒状态、梦及各种病态下的自我经验 (ego experience),将自我等同于自我感(ego feeling),并将其分为身体自我感 (bodily ego feeling)和心理自我感(mental ego feeling),这篇论文标志着其自我心理学的建立。1932年,在《梦中的自我感》(The Ego Feeling in Dreams)一文中,费德恩进一步阐述了自我感的概念,首次广泛而集中地研究了入睡、梦和清醒状态下自我的不同状态及其变化。
另外,费德恩还和海因里希·孟(Heinrich Meng)共同编辑出版了 《大众精神分析手册》(DasPsychoanalytische Volksbuch,1926)一书,帮助那些对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疾病感兴趣的人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而促进了精神分析在大众群体中的传播。
1938年,为逃避纳粹的迫害,费德恩移居美国。在这一段时间里,费德恩主要从事精神病的研究和治疗工作。1943年,费德恩凭借《对精神病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of Psychoses)一文,跻身美国顶尖精神病学家之列。尽管如此,直到1946年,即在移居美国八年之后,费德恩才获得了美国的行医资格,也直到此时,他才成为纽约精神分析学会(New York Psychoanalytic Society)的正式会员。
1949年,费德恩应梅宁格基金会(Menninger Foundation)①1919年,梅宁格家族在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建立梅宁格基金会,该基金会由诊所、疗养院和精神病学院组成。之邀,赴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在Winter退伍军人医院(Winter Veteran’s Hospital)举办讲座,做了三次关于精神病患者自我的心理卫生报告。此次讲座给参与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是费德恩在美国取得的最高成就。
1949年,从托皮卡回到纽约之后,费德恩被告知患有膀胱癌。1950年,在医治无效的情况下,费德恩安排好患者的转介工作和整理好个人事务后,于5月4日凌晨3点在家中开枪自杀,享年79岁。
费德恩认为,对自我的习惯性用法是将其看作所有心理功能的集合体,但他强调,自我并非是心理功能之总和,而是整合了所有心理功能的一种新的心理实体。所以,费德恩并不关注自我的功能,而是研究自我本身。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够对自我本身进行研究,是因为个体能够意识到自我。自我既是经验的主体,也是经验的客体。作为主体,自我被称为“I”;作为客体,自我被称为“the self”。但是自我并非本来就是主、客体统一的,在生命初期,自我仅是作为主体存在,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之后,随着个体不断知觉到外部世界,个体的自我表象形成,此时,自我才会被同时经验为主体和客体。
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研究的视角,费德恩从现象学的视角对自我进行了研究,他精确地描述了正常心理和病态心理的自我经验,以及不同状态下的自我。他认为,自我是个体的主观经验,也就是说,自我是个体对自我本身的感觉。因此,费德恩将自我等同于自我感(ego feeling),他认为自我感并不是理论假设,而是真实存在的事实,自我不是被认识到的(be known),而是被感觉到的(be felt)。
自我感是费德恩自我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关于个体经验的连续性、邻近性、因果性的整体感觉[3]。费德恩认为,尽管会受到睡眠和潜意识的干扰,个体仍始终觉得自我是连续的、持续存在的,因为个体觉得自身的不断变化离不开一个不变的起源或核心,而且身体和心理永远都是从属于自我的。费德恩引入“自我感”这一术语,就是为了强调个体对自我的这种感觉。因而,在他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中,自我不是与伊底或客体表象相对应的抽象概念,而是真实的、持续的心理经验,或者说,是与外部现实相对应的独特的实体。
在费德恩看来,如果自我感的内部连续性不复存在,那么个体的时间感就会模糊,如不能精确地区分过去、现在和未来,且对时间的流逝也会感到模糊不清。对健康个体来说,他能够感觉到现在是处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时间状态;但是,对那些自我感的内部连续性受损的个体来说,他会将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看作是过去发生的,总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是相反,他会认为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当前还在发生着。这种时间的模糊感会导致个体的记忆变得不确定,同时伴随着混乱感,他不知道是自己经历了某些事情,还是别人经历了这些事情,而且他也不确定“别人”是真实存在的人还是电影或小说中虚构的人物。
在正常情况下,个体意识不到自我感,就像当空气充足时,个体意识不到自己的呼吸一样;但是,如果自我处在变化状态或是自我不能正常工作时,个体就会觉察到自我感。因此,费德恩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观察和研究自我。第一,观察处于变化状态的自我,尤其是观察睡与醒之间的朦胧状态;第二,研究自我的连续性被打断时的自我,如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时的自我状态[4]。
在观察不同状态下的自我过程中,费德恩区分了两种自我感,即身体自我感(bodily ego feeling)和心理自我感(mental ego feeling)。他认为,自我实际上是一个被心理能量投注的特殊的身心整体,每一个个体都能意识到身体自我感和心理自我感,而且它们通常是彼此独立的。但是,在清醒状态下,个体很难区分身体自我感和心理自我感,因为此时的心理自我感通常被个体经验为存在于身体自我感之中。然而,个体的身体自我感和心理自我感在梦中是分开的。比如,睡眠者梦到自己在飞,这时梦者的心理自我感是醒着的,但是身体自我感是不存在的;同样的,在人格解体、疏离(estrangement)、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等病态状态下,患者的身体自我感和心理自我感也都是彼此分离的[5]。
费德恩指出,身体自我感和心理自我感的发展过程并不是同步的。他认为,自我感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存在,甚至可以追溯到产前期,但此时只存在心理自我感。随着身体和物理世界的发现,个体的身体自我感从心理自我感中分化出来,这时的身体自我感包含了整个物理世界。随后,身体自我感的投注从外部世界撤消,身体自我感与外部世界分离,外部世界完全成为自我之外的客体。至此,个体的心理自我感、身体自我感和外部世界完全区分开。
费德恩对自我感的描述完全是基于现象学观察基础上的,为了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自己观察的结果,他从元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假定自我是一个连贯的投注整体。费德恩认为,个体之所以将自我感觉为一个整体,就是因为自我是连贯的投注整体。他将自我感看作是自我投注(ego cathexis)的反映:如果自我投注良好,那么个体的自我感就是完整的;反之,如果自我投注不足或缺失,那么个体的自我感就会丧失[5]。
尽管自我感本身是一种连续的、前后一贯的整体感觉,但是自我感的性质和强度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解释自我感的丰富变化,费德恩进一步假设,自我投注是力比多(libido)和死亡本能(mortido)的混合物。费德恩首创“mortido”(死亡本能)这一概念,以使其与力比多相对应,它实际上指代的是死本能的投注[3]。并不是每一个投注都是自我投注,自我投注仅仅是整个投注中可变化的那个部分,它任由自我支配,并将自我引向不同的性质或强度;它既可以被耗尽,也可以恢复[6]。弗洛伊德将力比多的投注模式分为自我力比多 (ego libido)和客体力比多(object libido),如果力比多投注的客体是个体本身,即为自我力比多;如果力比多的投注客体是外部客体,即为客体力比多。力比多一开始投注于自我,后来,其中一部分转至外部客体上,自我力比多与客体力比多之间的关系就像原生微生物的身体与从它身上送出的伪足间的关系一样[7]。在费德恩这里,自我投注中的力比多成份仅指自我力比多,它是原发性自恋(primary narcissism)的最初表现,是无客体的,整个力比多都只投注于自我,之后也不会像原生微生物的伪足一样伸向客体,客体力比多是在自我之外发展起来的。当客体力比多形成之后,自我力比多的支配地位也随之结束。
费德恩认为,只有当自我投注中的力比多和死亡本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时,个体才会处于健康状态。躁狂抑郁症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该病症最主要的症状是情感脆弱,其主要原因是自恋。为了维持力比多的满足,患者不愿接受挫折,更多地将力比多投注于自我,尤其是当患者处于躁狂状态时,此时仅有自我力比多的投注。而当患者处于抑郁状态时,只有死亡本能的投注,此时最大的危险就是患者有可能会通过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危险程度可通过自我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的比例判断,而二者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爱的回归或受挫。因此,治疗躁狂抑郁症患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其力比多投注从自我转向客体,帮助患者发现、分析、接受挫折,改善自我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的比例,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费德恩描述了四种自我投注的类型:主动自我投注(active ego cathexis),它会在自我计划、思考、行动和注意时被个体经验到;被动自我投注(passive ego cathexis),它决定了自我对刺激的需要;反身自我投注(reflexive ego cathexis),它表现在自爱和自恨上;一般自我投注(medial ego cathexis),它是自我投注最原始的形式,是中立的、无客体的,可以用某些不及物动词来表述,如我长大(I grow)、我成长(I thrive)、我活着(I live)、我成功(I prosper)、我发展(I develop)等,另外,它也可以是我死去(I perish)、我老了(I age)、我死亡(I die)等消极的表述。
费德恩非常强调一般自我投注的作用,他认为,正是因为一般的自我投注,个体才会觉得日常生活是熟悉的、令人愉快的,而不是枯燥的、令人不愉快的,且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对生活充满不可思议的喜悦感。但是,如果个体的一般自我投注的力比多成分被撤消,或是其力比多成分投注不足,个体就会感到不愉快,从而处于抑郁的状态。由此,费德恩将这种病态的自我感视为死本能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此时,个体的一般自我投注的破坏性成分(即死亡本能)占支配地位,个体既不能享受生活,也不能回忆起过去的愉快经验,他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从而急切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费德恩认为,自我的功能是通过自我投注维持的,如果自我投注充分且能够随时转移,那么自我功能就正常;如果自我投注不足,那么自我功能就会减少甚至停止,而自我功能的削弱或瓦解就会导致精神病的发生。因此,费德恩将自我投注的减少看作是精神病的病因,不过,导致自我投注减少的原因还未知,它可能源于早期的创伤经验,也有可能源于某种未知的内分泌物的缺失[1]。
自我边界(ego boundary)是费德恩的自我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在他看来,自我是一个动力性的实体,其核心被自我边界所包围,自我边界就相当于自我的边缘部分。虽然健康的个体一般察觉不到自我边界的存在,但在清醒状态下,他能够轻易区分自己的思想和外部世界。当个体能同时将注意力指向自我的内部和外部时,他就会很清楚地感知到哪些是自己的思想、记忆、想象,而哪些是真实的客体或事件,即个体能够很好地区分自我(ego)与非自我(non-ego)。由此,费德恩将内部心理(inner mentality)和外部现实(external reality)之间的这一分界线称为自我边界。他指出,自我边界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灵活多变的。魏斯(1952)认为,个体在入睡的过程中就能够经验到自我边界的动态性。当睡意来袭时,自我及其边界都不再被投注,这时自我边界变得虚弱,那些非自我的东西就会进入自我领域,入睡表象(hypnagogic image)随之产生,个体开始出现幻觉或是做梦。但是,如果此时个体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自我边界就会充满力量,并被重新建立起来,而入睡表象也会随之消失[3]。
费德恩将自我边界分为外部自我边界(outer ego boundary)和内部自我边界 (inner ego boundary)。外部自我边界将自我和外部世界分开,他指出,外部自我边界与身体的边界不一样,它要么没有充满身体的边界,要么就超出身体的边界。比如,在开车时,个体的自我边界也许会延伸至汽车的挡泥板;在演讲时,个体的自我边界也许会把观众围住。因此,费德恩主张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不只是简单地因为外部刺激进入了物理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而是因为外部刺激进入了外部自我边界。如果外部自我边界没有被投注,那么,即使外部客体能够被感知,个体也会感觉它是陌生的、不熟悉的,甚至是不真实的。所以,客体被个体经验为真实的存在,需满足两个条件:客体未被自我边界包围且作用于充分投注的自我边界。
费德恩对外部自我边界的探讨完全建立在治疗精神病的临床观察的基础之上。他认为,既然可以观察到区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外部自我边界,那么,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必然也会存在区分自我与潜意识的内部自我边界。可以说,内部自我边界这一概念只是费德恩的理论构想。在他看来,内部自我边界将自我和伊底分开,它的作用是压抑伊底的内容。内部自我边界不像外部自我边界那样具有感官,伊底的内容必须被自我投注,它才会被自我感知到。所以,在健康、清醒的情况下,个体感知不到伊底的内容;但如果内部自我边界没有被投注或是投注不足,内部自我边界就会变得虚弱,伊底的内容就会进入自我领域,从而以幻觉或妄想的形式进入自我的意识。
费德恩指出,如果自我边界被充分投注,那么个体既能够明确区分外部世界的真实客体与自己的思想、记忆等;同时,在清醒的时候,他又能够将自我和伊底分隔开。如果个体的自我边界投注不足,那么,无论是外部自我边界还是内部自我边界,都会变得虚弱甚至消失。一方面,外部自我边界的弱化使得自我和非自我的边界变得模糊,个体倾向于将真实客体当成幻想;另一方面,内部自我边界的弱化使得潜意识或是被压抑的内容进入意识,个体倾向于将幻想当成真实客体。此时,个体将处于精神失调的状态,甚至会出现精神病。
费德恩强调,尽管他本人使用了“边界”这一术语,但是自我边界不是自我与外部世界或伊底之间的一根带状或条状的线,“边界”表达的是自我感所能到达的范围,它决定了“自我能延伸多远,或是更确切地说,自我不能超出某点之外”[3]。他认为,自我边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现实的察知。由此,他引入了现实感(sense of reality)这一概念。他认为,健康的个体能够正确且自动地分辨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外部的真实世界,而对精神病患者来说,他的现实感受损,从而将幻觉或妄想感觉为外部现实,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为了使被篡改的现实与外部刺激保持一致,患者会对幻觉或妄想加工,以维持其合理性,尽管这种合理性在正常人看来完全是荒谬的。需要指出的是,费德恩的现实感概念与弗洛伊德的现实检验(reality testing)概念不同。现实检验是弗洛伊德假设的一种过程,它使个体能够分辨内部、外部刺激,并预防知觉和表象之间可能出现的错乱,这种错乱是幻觉的主要原因[7]。但在费德恩看来,如果内部、外部刺激并未被自我边界包围,且没有受到投注,那么它就会被个体经验为真实的客体,不需要任何现实的检验,而且被个体经验为真实的客体也不可能因现实检验而变为不真实的东西。比如,费德恩在治疗妄想症患者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会对幻觉或妄想进行加工,以符合他们知觉到的外部刺激,这说明妄想症患者具有很强的现实检验能力,但是患者仍会将其幻想的内容经验为真实的客体,这完全是因为患者的现实感受损。
雅可布森(1954)曾评价说:“我们惊讶地发现,费德恩竟在20年前,甚至30年前就已研究了自我的正常和病态过程,而精神分析学家只是最近才普遍开始这一研究工作。”[8]从雅可布森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费德恩在自我心理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费德恩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却受到了长久的忽视。
费德恩对自我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脱离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框架,开辟了研究自我的新途径。1936年,安娜的《自我与防御机制》(The Ego and Mechanisms of Defense)一书出版,自此,安娜将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逆转了弗洛伊德以伊底作为理论和治疗起点的观点。1939年,哈特曼(Heinz Hartmann)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Ego Psych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Adaptation)一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哈特曼也因此被誉为 “自我心理学之父”[9]。尽管费德恩、安娜、哈特曼都对自我进行了研究,但三人对自我的理解却大不相同。例如,安娜和哈特曼都是从功能这一视角定义自我,将自我看作是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费德恩则从现象学的视角界定自我,将自我等同于自我感,并引入自我投注、自我边界、自我状态等术语阐释其自我心理学思想。再如,安娜认为自我源自伊底,在与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哈特曼虽然赋予了自我以自主性,但是他并没有赋予自我真正独立的力量,其自我仍没有摆脱伊底的束缚。与他们不同的是,费德恩认为自我是在客观世界的生存中形成的,他不太强调自我的防御机制和功能,而是更强调自我状态、自我投注、自我感,他甚至认为超我并不是人格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自我状态的一个特殊形式[5]。由此可以看出,在自我这一问题上,费德恩其实是一位存在主义者[1]。
作为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费德恩曾明确指出,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仅仅是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的证明和解释,直到1940年,他才开始明晰自己的观点。所以,费德恩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费德恩的自我心理学虽然引入了新术语,但他对这些术语使用比较模糊。比如自我投注这一概念,尽管费德恩完全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概念,将自我投注看作是力比多和死亡本能的混合物,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他将自我投注等同于自我力比多的投注,而忽略了自我投注中死亡本能的成分。其次,费德恩的自我心理学思想比较零散,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他的观点主要基于对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有时甚至是以自己为观察的客体。因此,尽管费德恩的自我感、自我边界、自我状态等术语因其强大的描述功能而在精神分析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他的学说却一直处于精神分析思想的边缘,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5]。
总之,正如费德恩自己所说,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并不能真正解释自我经验或自我感,他仅仅是提供了研究自我领域的新方向以及治疗精神病的新方法[3]。
1 Federn E,Urbach A,Meng H,et al.Thirty-five years with Freud.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1972,8(S1):7-55.
2 Weiss E.Paul Federn.In Alexander (eds.).Psychoanalytic pioneers.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5:142-159.
3 Federn P.Ego psychology and the psychoses.New York:Basic Books,1952.
4 Bergmann M S.The place of Paul Federn's ego psychology in psychoanalytic metapsycholog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63,11:97-116.
5 Pao P.The place of Federn's'ego psychology'in a contemporary theory of schizophrenia.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o-Analysis,1975,2:467-480.
6 WeissE.PaulFedern's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In commemoratio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51,32:283-290.
7 尚·拉普朗虚,尚·柏腾·彭大历斯.精神分析词汇.沈志中,王文基译.台北:行人出版社,2000.
8 Jacobson E.Federn's contributions to ego psychology and psychos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54,2:519-525.
9 郭本禹等.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 (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54-160.
Paul Federn and His Ego Psychology
Wu Binbin,Guo Benyu
(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
Federn was an Austrian psychoanalyst who was an early follower of Freud and was absolute loyalty to him.Federn explored the ego from a phenomenological point of view,which based on his elaboration and revision of Freud's basic concepts.He equated the ego with one's subjective experience which he called"ego feeling".He assumed that the ego is a coherent cathexis unity surrounded by an ego boundary.In a word,Federn opened a new path for ego investigation.
Federn;ego feeling;ego cathexis;ego boundary
郭本禹,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Gbypr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