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豫东
父亲像座巍峨的山
谷豫东
父亲去世已经35年,这么多年来,他好像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古铜色的脸庞,花白的头发,黑色的布鞋,打着补丁的灰布中山装,这一切,是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父亲生前经常对我们几个子女说,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父亲把对家属、子女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
1976年6月下旬,我被组织安排到南靖县偏远的山村朱坑知青点落户。出发那天,父亲正好要到南靖出差,我顺路搭坐了他那辆旧吉普车。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我懂事以来第一次沾父亲的光。
本以为父亲会送我到朱坑知青点,可是,车开到县林业局,父亲就把我的行李卸了下来。他拍拍我的肩膀,嘱咐我不要有优越感,路只有自己走才会越走越宽。烈日下,父亲两鬓的丝丝白发特别耀眼,他的眼窝深深地陷了进去。
父亲真的老了……
当知青的几年里,父亲即使到南靖出差,也从来没有到知青点看望我。我知道,他不想让人知道我是谷文昌的儿子。
后来,我瞒着父亲报名参军。要知道,当时想进部队是多么不容易啊。当年父亲还兼着地区征兵办主任,我一旦告诉他想应征入伍,他准又劝说我把机会让给别人。况且,经过几年的锻炼,年轻气盛的我也想借此机会检验下自己的实力。就这样,我悄悄地参加体检、政审,直到最后接到入伍通知书,才告诉父亲。父亲当时一阵惊喜,幸福的泪花布满深陷的眼窝,他抚摸着我的头,连声说:“好样的,好样的!”顿时,所有的委屈全部烟消云散,我真切地体会到父亲的爱,原来是这么深沉,他跟我是这么亲、这么近。
这,就是父亲。他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儿女,而是他心中还有比亲情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党性原则。在亲情与原则的天平上,父亲总是选择后者。
1981年元旦刚过,我在部队接到家里发来的紧急电报:“父亲病危,请速回。”我急忙请假回家。父亲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才几个月不见,病床上的他,已是骨瘦如柴。
住院期间,前来探望的人很多。父亲总是再三交代:“回去后,要是有人问起我的病,就说好了,出院了,别让大家费时来看我。”
其实,这个时候,父亲的病情正在不断恶化。他的吞咽越来越困难,血管日渐萎缩,无情的癌细胞在他全身扩散了。为了能增加一点抵抗力,医生建议给他注射人血球蛋白,可听到这种针剂一支要两百多元,他谢绝了。他知道自己的病医不好,不想给国家造成浪费。
病痛的折磨使父亲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说话非常吃力。去世前,他断断续续地诉说最后的心愿:“请转告林业局的技术员,要加紧对木麻黄树种进行更新换代;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
1981年1月30日,父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周内拆除了家中的电话,连同父亲的自行车一并上交党组织:“这是老谷交代的,活着因公使用,死后还给国家。”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