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2016-02-01 16:05孙晓华
管子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儒学传统

孙晓华

(山东交通学院 社会科学教学部,山东 济南 250357;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2488 )



古今论坛

儒学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孙晓华

(山东交通学院 社会科学教学部,山东 济南 250357;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2488 )

摘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汲取儒学的智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儒学当代价值;继承儒学核心思想,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承袭儒学重德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播儒学和谐理念,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汲取儒学教化方法,充分体现知行统一;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引领儒学研究风尚。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软实力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考察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除了增强经济、国防等硬实力,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组成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4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召集研究孔子和传统文化的人员座谈并讲话,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学的高度重视。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说:“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3]吸收借鉴儒学思想,也是发掘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儒学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相当广泛的概念,包括一切传统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是三者之中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革命影响最大的应当说是传统精神文化的主体——儒学。何为“儒学”?就范围来说,儒学是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总和。从内容上来看,儒学是个非常复杂的思想文化体系,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天子到百姓,从武者到文人,从商人到医家,莫不受到儒学的深刻影响。儒学既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又是民间百姓的生活准则,同时还塑造着民族文化心理。儒学与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关系密切。所以人们通常会把儒学看成道德哲学和伦理学。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心态结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固化的一种民族心理结构。虽然在历史上儒学起过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作用,但它在培养人们的良好道德、维护公序良俗和社会稳定方面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儒学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之一是儒学。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崇尚和谐、追求大同等都是由儒学塑造的。

20世纪初,以“打倒孔家店”为主要标志的“新文化运动”目的是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和禁锢。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儒家学说被视为封建思想的糟粕和社会主义的对立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扭转。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自然包含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色。要体现这一中国特色,就要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发掘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资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又有广泛的现实基础。过去我们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批判地认为儒学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而存在的一种意识形态,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儒学除了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也包含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共同价值理想。这种理想就不是某个阶级特有而是超越了现实政治代表全民族的共同意识形态。我们今天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重视道德建设,完全可以从儒家重德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

儒学经过漫长的历史的淘洗和自我的演进,已经形成了博大精深、自成一体的庞大思想体系。儒家经典浩如烟海,儒家人物不胜枚举。两千多年来,通过教育、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实践,儒学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成为构建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以“仁义忠孝”为基本准则的儒家伦理已经慢慢演化成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每一个华人,包括台湾和港澳的华人,都已经把儒学所塑造的这种中国人最基本的品质变成自己最基本的信仰。我们今天讲“最大公约数”,那21世纪华人信仰的“最大公约数”应当就是儒学价值观。

毛泽东也特别强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在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533-534我们重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份责任。

二、继承儒学核心价值,塑造中华民族精神

儒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是道德理想主义,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也就是建立一个以“仁义”为基础的有着良好秩序的社会。所以说儒学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但是也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对真善美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同时,重视人伦、自强不息、开放变革等核心思想,也能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一种精神资源。

1.圣贤济世

儒家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入世担当的精神,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圣贤济世精神。儒家的内圣之学就是人通过不断的道德修养,就能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最后达到与天同德的圣人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圣人的入世也就是效法天地大德,积极地参赞化育。《中庸》里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按照儒家哲学的逻辑,圣人一定是入世的。“内圣”的道德追求必然导向“外王”的事业,这就是儒家的圣贤济世精神。

儒家圣贤济世精神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为了挽救“礼崩乐坏”的春秋乱局,积极从政,授徒讲学,周游列国,奋斗一生。他为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通过学习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和为政能力,最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论语》把《学而》排在第一篇,《为政》排在第二篇绝非随意安排,而是有意为之。确切地说,这是儒家内在精神的外在表达。儒家重视求学问道,目的是改变社会。儒家倡导义无反顾的担当和大无畏牺牲精神,以实现全天下的大同之道。除了有此精神,儒家还主张选择积极入仕的方法,为公众谋取利益。所以儒家当官的目的绝不是谋取私利,而是为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做贡献。儒家的圣贤济世思想虽然有着英雄史观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大同理想

儒家经典著作《礼运·大同篇》讲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天下为公的理念,既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历代文人志士的治国理想中,也是世世代代中国百姓梦寐以求的中国之梦。现代很多学者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大同”理想是相通的。郭沫若就明确说过,他是首先信仰儒家的“大同”理想而后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他说:“我自己是肯定孔子,肯定王阳明,而同时更是信仰社会主义的。”[5]299今天,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即将实现的中国梦,而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共产主义理想的最终实现才是为之奋斗的终极使命。

3.重视人伦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非常重视构建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儒家倡导“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另外还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近代以来,人们痛批“三纲说”的反动性,并拿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来作为论据。其实儒家的本意认为君臣、父子、夫妇是最重要的三种人伦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责任与义务是相互的,特别是君、父、夫更应承担首要和主要的责任。这才是儒家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一旦前者违背道义,儒家则要求抗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孝经·谏诤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作为社会最小单元的家庭是否和谐。倡导人伦、孝道、平等和睦,是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推而广之,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也需要这种精神力量。当然这种重人伦、慕和谐的传统绝不是倡导愚忠、愚孝,它首先要求平等,必要时甚至要反抗。

4.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儒家奋斗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儒家特别推崇的道统开端之一的大禹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早期代表。《孟子·滕文公上》就记载了尧舜禹三代时期,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他们带领人民同自然环境展开生存斗争、借助火的力量赶走猛兽,特别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

作为孔子著名弟子的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也是对儒家艰苦奋斗精神的经典表述。儒家认为,作为士人应该一生奋斗,直至生命的终点。“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他为了实现让人们生活在仁爱、和谐的幸福社会的理想奔走呼号,奋斗一生。他的理想虽然在他生前甚至身后两千多年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他的理想为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人类最终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孔子还以将成之山和将平之地为例,来说明成功与否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和坚强意志。“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任何将成之事不会自动完成,而刚开始之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就一定能完成。朱熹还对此做了注解:“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途而止,则前功尽弃。”[6]114这些对“自强不息”精神的推崇,既可以教化个人,也可以激励民族。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5.开放变革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传》)讲的就是变通的道理。《易经》中的“易”字本身就是改变、变革的意思。闭塞只能带来腐败,变通才能持久,这个道理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意思是相通的。我们的先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把它落实到实践中。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文化交流,明代郑和下西洋,都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开放变革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就的取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开放变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承袭儒学重德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1]这里充分体现了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孔子提出一系列关于德治仁政的理念。“仁者爱人”指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具有大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善良的人。孔子认为,周礼之所以失去了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没有仁爱之心。他特别倡导人们尤其是统治者要常怀仁爱之心,注意加强自我的德行,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有序的社会秩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是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并进行了改造。儒家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只要为政者自己身正了,依靠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就能获得百姓拥戴,维持社会稳定。“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这也是强调德治的重要性。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承袭孔子的思想,也提出了“仁义”的主张。他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爱是人应当怀有的恒常心态,道义是人行动所应遵循的准则。儒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也就是建立一个以仁义为基础的有着良好秩序的社会。这和我们今天讲的“以德治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有相通之处。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儒学都强调“抑恶扬善”,这使得国家政治和乡风民俗都沿着善良和理性的轨道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古代社会内部维持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突出了“有德之人”的人格魅力。《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襄公二十四年》)在这人生“三不朽”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是立德,也就是做人首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儒家强调安身立命,为了道德理想甚至可以牺牲生理生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儒家重视道德修养甚于自然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

儒家经典之作《大学》也可看作“初学入德之门”,在它的开篇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作为首要纲领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之后还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八个条目所代表的人生境界体现了基本之德、中德和大德的有机统一。修身是基本之德,齐家是中德,治国平天下是大德。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月泰文公下》)人人都应以“大丈夫”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德行,堂堂正正地做人,此之谓“大丈夫”。儒家强调个人对整体的义务和担当。这与林则徐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代中国,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建设。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

四、传播儒学和谐理念,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习近平在2014年5月国际友好大会上,首先用两千多年前中国哲人孔子说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朋友到来时的愉悦感情。接着又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推崇和谐理念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宇宙观、国际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和而不同”与“兼容并包”是儒家文化的两大重要特征。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儒家思想主张在和谐的氛围中兼容并包、博采众家之长。《礼记·中庸》里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正和谐的状态,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生。《论语·子路》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差异以达到求同存异、共赢互利。“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奉献给世界的一项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和谐共生提供的一种平等相处之道。

儒家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包容性,它主张“万物并与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推而广之,世界上的不同民族和文明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这个世界需要五彩斑斓、辉煌灿烂的差异文明,通过互相启迪、互相观照来实现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播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对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扩展国际合作空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汲取儒学教化方法,充分体现知行统一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颜炳罡教授把儒学比喻为“水”,因为水在自然界里最易得到却也最为珍贵。水是其他流体物质的基本构成要素,水的作用不可或缺。由此他将儒学视为人立言和立行的基础。如何让儒学发挥这种基础性的作用?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可以从儒学本身找到。

儒家所崇尚的道德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注重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在社会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实现道德理想。在日常的践行中把道德准则慢慢内化为“日用而不知”的行为习惯。儒家的道德学说既是一种理论体系,又是一种生活哲学。“知”和“行”,用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认识和实践。《尚书·说命中》讲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原意是不仅知难,行更难。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大意是说,能熟读《诗经》三百首,却做不好给他安排的政务,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搞好外交;那么学习了许多知识有什么用呢?儒家学习的目的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了学以致用,参与社会管理实践。也就是倡导知行合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蕴含着知行统一的思想,但还不是辩证唯物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者扬弃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唯心主义内核,汲取了“知行合一”的形式,发展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儒家思想在传统社会中的传播机制是多元化的,不仅通过“官方”和“制度化”的渠道,而且主动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上至朝堂、下至百姓的强大文化空间。当然,高尚的道德不会天然形成,更不会自然发生。我们要让儒家的生活方式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离开日常生活,离开对儒家日常生活伦理的体悟和儒家道德人文的实践,儒学是无法真正走入我们心灵世界的。

六、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引领儒学研究风尚

山东省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为了突出山东特点,我们要精心组织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研究工作。山东省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依托孔子研究院、齐文化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等研究基地,挖掘阐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品牌,提高齐鲁文化的影响力。齐鲁文化在汉代至清末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了“礼仪之邦”的独特区域形象。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齐鲁文化中仁民爱物的价值取向,追求统一的大同理想,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思想都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我们应当带头落实总书记关于“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的指示精神。

1988年在巴黎举行的“面向21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上,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发出了为了人类的生存一定要“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样的呼声。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超越时代界限、跨越国际边界的大智慧确实能为我们今天的人类反思未来提供不竭的智慧源泉。面对现实生活的危机,人们对中国传统智慧充满期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心,同时树立文化自强的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益组成和世界文化的有益元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

[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责任编辑:于孔宝)

收稿日期:2015-11-17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 “基于文化强省战略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J15WA07)。

作者简介:孙晓华(1978-)女,山东德州人,山东交通学院讲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828(2016)02-0078-05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儒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试论扬雄《法言》对儒学的发展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儒学交流在路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