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文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以敬民之心行执法之道
彭文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摘要:法治中国的建设要求执法机关要依法执法,彻底改变利益驱动型执法、处罚核心执法等不规范、破坏法治的执法方式。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体现“敬民之心”,执法为民、为民执法,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执法过程中要普法,使法律法规的规定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尊重和遵守,行法治社会的“执法之道”。
关键词:法治;敬民之心;执法之道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这句话很好的反应了建设法治中国背景下政府履行职能的理念和方式要进行转变。概括来说,政府在履行职能的理念上要有“敬民之心”,落实为人民服务的遵旨,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履行职能的方式上要行“简政之道”,转变履行职能的方式,落实法治化管理,建设有限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的重要职责是行政执法,政府如何在执法过程中体现“敬民之心”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改变行政执法中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执法方式,另一方面按照“敬民之心”要求行“执法之道”。
一、改变行政执法中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执法方式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不少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管理者不懂法,执法者不依法”的不规范执法的情况,这些不规范的执法方式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妨碍了法治中国的建设。
(一)利益驱动型执法
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或贫困地区的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把正常的执法活动变成了“创收”行为,错置执法活动的目的和手段关系,使执法活动“变味走调”。行政机关的执法目的是实现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使国家法律法规得到实施,社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运行。利益驱动型执法将利益作为执法导向,有利益和好处就执法,甚至乱执法;没有利益就敷衍拖拉,甚至不执法。利益驱动型执法扭曲行政执法目的,背离行政执法本质,使政府公信力受损,影响政民的关系。
(二)处罚核心的执法
如上所述,行政执法的目的是通过执法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得到实施,社会组织、社会成员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这种良好的社会运行状态需要政府机关通过日常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等方式来逐步形成。但是我们有些地方和部门习惯于“以罚代管”,执法的重心落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上。某些地区和某些执法人员在利益驱动下,甚至出现“放水养鱼”、“钓鱼执法”等乱象。有些部门在年终总结或工作汇报中热衷使用“破获了若干案件”、“查处了若干人员”等语词,在这些耀眼的数据下面其实隐藏着处罚核心的行政执法下不正常的政绩观。
(三)“山大王”式执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父母官情结,这种情结在封建社会无可厚非,甚至是官员道德的重要体现。但是按照现代法治精神来看这是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执法者的职责就是依法办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不能从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出发选择性执法,更不能从个人利益出发选择性执法。现实中甚至将这种情结“匪化”,“县官不如现管”,我的地盘我做主,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严重破坏了法制的统一性,执法活动异化为个人权利的滥用。
二、“以敬民之心,行执法之道”
“以敬民之心,行执法之道”要求政府机关从执法理念到执法方式都要转变,按照法治精神规范执法。
(一)执法要依法
依法行政是法治社会对政府行为的首要要求,依法执法是“敬民之心”的体现。“敬民之心”也就是敬法之心。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反应,敬民就要敬民之法,敬法也就是敬民。行政机关执法要以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法,执法不能利益驱动,执法不能以处罚为目的;执法的要以法律法规的实施为目的,要以建立全社会守法、尊法的法治常态为目标。避免任性执法,社会上存在的“顶格”、“从严”和对违法者进行“倾家荡产式”处罚等等本质上是不符合法治精神的。
(二)执法要普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明确了国家机关是普法责任制的主体,政府机关作为我国法律法规主要的执行主体对普法具有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向执法对象传递、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就会变成社会生活的规则,这样的普法才能真正达到实效,我们的法律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执法者自身的自律精神和法治素养。
(三)执法要常态化
执法不能简单化为执法检查,执法也不能以“迅速赶到现场”为目标,更不能以“处罚了多少人”等等考核性指标为执法考核依据,而应该以常态化执法作为主要执法方式,以建设尊法、信法、用法、守法的法治社会常态为目标。
[参考文献]
[1]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2015-3-16.
[2]倪洋军.品读李克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EB/OL].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5/0514/c241220-27000249.html人民网,2015-5-14.
[3]彭文.“执法普法”初探[J].青年与社会,2014.4.
作者简介:彭文(1971-),男,广东兴宁人,硕士,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师,广州市从化区法学会理事,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律教学。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3-0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