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欢
温暖阳光盛满爱
□刘欢欢
对父爱母爱的赞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赞颂父爱母爱,不仅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更是让我们学会怎样做到坚强、坚韧和永不放弃。三年新闻采访的经历,让我学会了感恩,并在感恩的行动中传播着正能量。
首先,我感恩,我有个超级爸爸。
我的家在伊犁,一个美丽的小镇。在那里,有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但,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超级爸爸。我想问大家,有没有哪一个父亲出门上学时会帮你检查书包?有没有哪一个父亲在出门前会千叮咛万嘱咐“嗨!宝贝,过马路时要小心点”?有没有哪一个父亲出门前会帮你选好要穿的衣服?有没有?都说世界上有种冷叫做“你妈觉得冷”,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世界上还有种冷叫做“你爸觉得冷”。尽管艳阳高照,可是当他看到你鼻子不通气,就会对你絮絮叨叨,让你穿上厚厚外套,怕你着凉。每当爸爸这样的时候,我就特别的烦。那个时候,我想快快长大,远离这个家,远离爸爸的“爱”。所以,高中的时候我选择了住校,但却让爸爸学会发短信传递温情;上大学的时候我选择了重庆,却让爸爸学会上QQ与我联系;结婚的时候我选择了当兵团儿媳妇,却又因此让爸爸学会发微信表达关怀。不在父亲身边的日子,父亲总是换着方式表达他的爱。
而今,父亲老了,头发白了,听力也越来越差了。我呢,像女汉子一样工作,给父亲打的电话越来越少了,回复的短信也越来越少,微信回复的速度是越来越慢。缺少与女儿交流的父亲,精神抑郁。古人说,让人伤心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对此反思,我要改变,在父母依然健在的时候,珍惜亲情。
爱,永不言弃。这是我采访工作中的感悟——
“儿子,勇敢点,拉着毛巾、跟着爸爸走……”一双大手,通过毛巾拉着小手,映着夕阳,在广场漫步。看着程建军父子的背影,那一刻,我的内心泛起一股暖流。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讲过他们的故事。这一年,我依旧关注着他们。
对程建军来说,7月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勾起了他对1000多个不眠之夜的回忆。三年前,他接到正在北京实习的儿子陈文博打来的电话:“爸,我发烧住院了,医生让家长必须过来。”儿子声音沙哑,有气无力,让程建军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重。赶到北京,医生告诉程建军,儿子得的是病毒性脑膜炎。在医院的一个月里,院方曾三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每一次接病危通知书的时候,程建军说他都是咬紧牙关,硬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双手颤抖着接过来的。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因为儿子还在等着他呢!他主动找到主治医生,答应配合一切治疗。可是一个月里,程文博仍然不见好转,病情反而越来越糟。医院给出了无法治愈的结论,并通知他做好后事准备。无奈之下,程建军做出决定,带着昏迷的儿——回家。
由于程文博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吃不喝,完全失去意识。为了便于取痰和挂呼吸机,医生已将他的气管切开,所以,他只能进流体食物。怎么做呢?程建军总是细心地把新鲜的蔬菜和面条煮烂,再用榨汁机打碎,然后用注射器把饭汁儿推进到儿子的鼻管里,给儿子精心喂食,每天都分七八次给食,每两次进食之间喂一次水。为了让程文博恢复意识,程建军夫妇每天都坚持跟他说说话,说他以前的事,说现在发生的事,说以后未来的事……虽然艰辛的付出换来的是儿子的毫无反应,但是程建军一直坚持着,这一坚持就是一年多。
也许,是真爱感动了上天;也许,是事在人为创造了奇迹。去年的7月24日凌晨2点,睡在床边的程建军迷迷糊糊中听到一声微弱的呼唤。他起身看儿子不禁喜出望外,儿子闭着眼像一个梦中呢喃的孩子正低声呼唤着“妈妈……妈妈……热……拿掉被子……”呼唤虽然断断续续、含糊不清,但这是儿子昏迷以来说的第一句话!看到程文博醒了过来,程建军夫妇激动地放声恸哭。
如今,程文博可以走动,气管的切口也逐渐长好,可以自己吃饭,还能记起一些往事。只是视力严重受损,看不见东西,腿部落下一级残疾,还留下了癫痫后遗症。面对后期异常艰辛而漫长的康复之路,程建军目光坚定地说:“在过去的那段日子里,我尝到过痛苦、艰辛、折磨,感到过无助、无奈、迷茫,但是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今后,我更加相信儿子会好起来的,因为他的路还很长、还很远……”
听到父亲的话,程文博说:“我坚信,有父母“爱的力量”,自已终有一天,能再次站立起来,能再次看到阳光灿烂。我要趁爸爸妈妈都健在的时候,再一次看到爸爸妈妈的脸!”□
栏目责编: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