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莉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那吾畜牧兽医站,甘肃甘南 747000)
一起羔羊痢疾的诊治
马莉莉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那吾畜牧兽医站,甘肃甘南 747000)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其特点是剧烈腹泻,在小肠上形成溃疡,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务必及时诊治。
合作市那吾乡夫地村有一养羊户饲养奶羊17只,羔羊8只。2010年12月11日,5只3日龄羊出现精神不振,不愿吃奶,着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颜色有的黄绿,有的黄白,有的呈灰白色;后躯被稀便污染。起先自行采取了一些简单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检查体温、呼吸、脉搏无明显改变。病羔羊有4只排带血稀便。因体质虚弱,截至12月12日,已有3只卧地不起,2只死亡。
发病初期,羔羊精神不好,头低背拱,不吃奶。之后很快发生持续性剧烈腹泻。粪便初为糊状后呈水样并带有气泡、黏液或血液,有恶臭,粪便呈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羔羊逐渐衰弱、脱水,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常在1~2d内死亡。
我们对病死羔羊进行剖检发现,病羔尸体消瘦,被毛粗乱,结膜苍白,口腔及鼻腔发绀,尾部及肛门周围有污粪。脱水现象严重,眼窝下陷,胃肠有卡他性炎症,黏膜上有出血点,肠黏膜上有大量的黏液,真胃内容物呈白色乳白色稀糊状及凝乳块,肠壁肥厚,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小肠(特别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常有直径1—2mm溃疡灶周围有一出血带环绕,肝充血水肿,质地变软有萎缩现象;心包内有黄色积液,心内膜有点状及条纹出血,肺常有充血区域或瘀斑。
无菌采集病死羔羊的心、肝、脾淋巴组织触片,镜检发现魏氏梭菌,革兰氏染色呈蓝色。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羔羊痢疾。
(1)隔离病羊、焚烧尸体。
(2)全场采用1:600倍强力消毒灵喷雾消毒,每天一次;
(3)药物治疗: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2次/日,磺胺胍0.5g、次硝酸铋0.2g加水灌服,3次/日。连用3d后,发病羔羊临床症状消失,食欲基本恢复正常。
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侵袭肠道所引起,是一种急性毒血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腹泻以及小肠上形成溃疡。羔羊痢疾对7日内的羔羊危害最大,其患病后通常大批死亡。该病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以及羊粪便侵入羊的消化道,当母羊妊娠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尤其大风雪过后,气候寒冷,羔羊受冻,哺乳不当,羔羊在饥饱不均等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下,使其抵抗力变弱,小肠道内大量细菌繁殖,产生毒素致使羔羊发病。
针对羔羊痢疾的流行特点,在防控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保温。为了防止羔羊受凉,可以用棉被立即包裹住。临产羊留圈产羔,并设法提高舍温。羊圈尽量保持干燥,避免潮湿。二是注意搞好母羊的上膘、保膘工作,以便于所产羔羊体质好,强壮,抵抗力高。三是科学合理进行哺乳,以免羔羊出现饥饱不均情况。母羊在羊圈附近放牧,适时回圈哺乳。四是隔离。一旦羊圈发生痢疾,要将病羔随时隔离,并对羊圈及其用具及时消毒。五是搞好预防。母羊产前14~20d种厌气性五联菌苗,皮下或肌注5ml。由此,可让初生羔羊通过吸吮免疫母羊的奶汁来获得被动免疫力。在常发痢疾的地区,可以在羔羊出生后的12h,灌服土霉素0.15~0.2g,每天一次,连续3d。
参考文献
[1] 杨希山,韩金春.羔羊痢疾的诊断鉴别[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