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敏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工作组,云南祥云 672100)
浅谈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陈 敏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工作组,云南祥云 672100)
[摘 要]本文从基层兽医的角度阐述了仔猪黄白痢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为预防仔猪黄白痢,减少因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必要的防治依据。
[关键词]仔猪黄白痢 防治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发生于仔猪哺乳期不同日龄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原因是因为仔猪自身抵抗力差或与外界致病因子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母猪带菌
大肠埃希氏菌为猪肠道的正常菌群,且多数为益生菌,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病菌。这些致病菌随同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污染母猪的乳头和体表、圈舍、饲料等,仔猪通过吮吸母猪乳头、舔啃圈舍、饲料、母猪皮肤等,而食入病原菌,引起感染。这是引发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
1.2 生理特点
初生仔猪的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泌胃酸的能力差,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弱,致使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机能紊乱,从而引发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
1.3 环境因素
仔猪的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母乳质量差、补饲饲料突变、饮水卫生差及转群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1.4 营养缺乏
母乳质量差、供给不足或补饲较晚等,致使机体蛋白质合成不足,导致仔猪抵抗力低下。另外,仔猪的缺铁性贫血、仔猪低糖血症、硒和VE缺乏等营养代谢性疾病也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本病。
1.5 母猪胎次
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也与母猪胎次有关。母猪胎次越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反之越低,其原因与母猪胎次增加、自然感染形成免疫应答有关,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因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另外母猪胎次过高,其所生仔猪也易发生仔猪黄白痢。
2.1 仔猪黄痢
临床特征为拉腥臭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肛门松弛,捕捉时肛门冒出稀粪,发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迅速脱水、消瘦、衰竭而死。剖解常见颈、腹部皮下水肿,肠道膨胀,含有多量黄色浆状内容物以及气体,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回肠次之,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
2.2 仔猪白痢
临床特征为仔猪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糨糊样,有特殊腥臭味,有时粪便较稀,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丝;排粪次数增多,每天可达数次,严重时排粪失禁或脱肛;有时呕吐。发病仔猪日渐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怕冷,呼吸加快,离群独处,或单个伏卧于垫草中。最终因极度衰弱而死。剖解变化为外表苍白消瘦,脱水严重,肠壁菲薄失去弹性,肠黏膜充血,轻度出血,肠内容物增多,呈水样或泡沫样。
3.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猪舍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注意保暖通风。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完善种猪引进检疫隔离制度。
3.1.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供给
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全价饲料,可使胎儿发育健全,促使母猪分泌更多更好的乳汁,保证仔猪的营养需要。
3.1.2 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对于初生仔猪,应尽快吃上和吃足初乳,提高机体的被动免疫力。仔猪生长发育快,在出生后24h内肌注或内服铁剂,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从而防止继发感染。另外应在2周龄左右合理补饲全价仔猪日粮,以满足仔猪机体快速发育对糖、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
3.1.3 环境卫生
夏季加强通风降温等防暑工作,减少热应激;冬季应加强圈舍保暖,勤换垫草,防止贼风侵袭等应激因素造成仔猪感冒而继发仔猪黄白痢。制定严格科学的消毒和卫生制度,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产前对圈舍的地面、墙壁、屋顶、柱栏等进行彻底消毒;临产时用0.1%的温热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外阴和腹下的乳房区,防止病从口入。
3.2 免疫接种可明显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和死亡率
近几年来我们用了仔猪大肠杆菌三价苗在母猪临产前20d肌肉注射2头份,通过这几年的推广来看效果好,能够有效地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从而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3.3 药物治疗
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
3.3.1 抗菌
安普霉素、硫酸链霉素(10mg/kg,2次/d)、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泻痢停、克痢王等都可应用。
(1)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mg/kg口服,2次/d,连用2~3d;
(2)庆大霉素每次4~8mg/kg口服,1次/d,连用2~3d。
3.3.2 止泻
鞣酸蛋白,内服,每次2~5g。或药用碳,内服,每次10~25g。
3.3.3 助消化吸收
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
3.3.4 补液
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g,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
由于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决定簇较多,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决定了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必须综合而全面。生产实践中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到免疫种与药物防治结合、猪体用药与环境消毒结合以及中药、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结合、重复用药与加强护理结合等。另外也应适时淘汰老龄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