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庭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建始 445311)
肉牛规范化育肥与育肥方式的选择
李辉庭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建始 445311)
[摘 要]随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规范肉牛育肥,选择正确的育肥方式,对提升育肥效率是大有裨益。文章自规范育肥和优选育肥方式角度出发,就科学育肥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育肥 肉用牛 饲养管理
1.1 牛场规划
规划牛场,应重点考虑小区的设置,远离居民集中区,远离交通主干线,避免各种不良应激对牛群的影响。场区内,科学规划,养殖管理、管理区等相互隔离,减少疫病的相互传染。
1.2 肉牛的选择
架子牛育肥见效快,必须自无疫区遴选。最好用5~6月龄肉牛,体重在200kg左右,体质健硕的犊牛。一般选择 1~2 岁左右青年架子牛,最多不能超过 2.5 岁,体重在 300~350kg 左右。以肉用型或兼用型为佳,最好选择西门塔尔、利木赞等品种牛与本地高代杂交的改良牛为最好。因为,改良牛生长发育快、肉质好、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明显。头短额宽、嘴大颈粗、体躯宽深、前后躯较长、中躯较短、皮薄松、体格较大、棱角明显、背尻宽平。
1.3 饲喂管理
1.3.1 饲料搭配
饲喂日料中,可将精料、青贮饲料、粗料等分开饲喂。或者是,将其搅拌均匀后饲喂。混合均匀饲喂,按照日粮需要比例组成,精确称量后,按比例混合均匀投喂。人工搅拌时,至少搅拌3次,看不到各堆中日粮分层为准。混拌均匀的日粮,喂牛才不会挑食,而且上下层搅拌均匀,更有利于育肥。
1.3.2 投料方式
经比例搭配好的日粮,堆放在牛食槽内。一般的投料原则,少添勤加,确保肉牛总有不足感。但是,少添应综合考虑肉牛的采食习惯。通常情况下,肉牛早上采食量要大些。由此,早上头次喂料,应适量大些。避免因喂料不均,肉牛打斗影响育肥。此外,晚上不能减少用料,最后一次量要多些,因为肉牛夜间同样需采食。
1.3.3 饲喂次数
肉牛育肥,国内多采用日喂2~3次,少数自由采食。比较而言,自由采食长的好,满足肉牛生长发育。而且,出肉多,屠宰率高,短时间内可安排出栏。采用限制饲喂的话,肉牛不能根据自身长势需求采食,一定程度上影响育成率。此外,自由采食能满足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因此长得快,牛的屠宰率高,出肉多,育肥牛能在较短时间内出栏,而采用限制饲养时,牛不能根据自身要求采食饲料。因此,限制了牛的生长发育速度。
1.3.4 干拌料和湿拌料
饲喂肉牛期间,可干拌料或湿拌料。而比较而言,理想的饲料,建议全年采用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或糟渣饲料,饲喂效果最好。因此,在喂牛前将蛋白饲料(棉籽饼、胡麻饼、葵花籽饼)、能量饲料(玉米粉、大麦粉)、青贮饲料、糟渣饲料、矿物质添加剂及其他饲料按比例称量放在一起来回翻倒3次,此时各种饲料的混合物(含水量在40%~50%,属半干半湿状),喂牛最好。喂料期间,尤其注意,不建议饲喂干粉状饲料。因为采食的同时,容易将干粉饲料吹起,影响牛体自身的呼吸。
1.3.5 饮水管理
水为生命之源,质量好坏同样关系到肉牛育肥的质量。而育肥体内水来源,主要来自饮用水、代谢水和饲料含水。但是,作为廉价的资源,很大基层养殖户主忽略饮水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育肥质量。结合多年养殖经验,自由饮水能更好满足肉牛育肥的饮水需要。由此,建议每个牛栏装置确保肉牛能自由饮水的装置。饮水装置安排在粪尿沟的一侧或上方,确保流出的水直冲洗粪尿沟,不会弄湿牛舍。冬季严寒,自由饮水难度大。由此,建议采用定时喂水,每天至少3次。关于饮用水的温度,凉水即可不必加温。有资料证实:温水15℃,吃雪水、饮冰水3种情况下,对肉牛育肥的影响不是很大。
目前,肉牛育肥有3种方式:放牧、舍饲、半舍饲。
2.1 放牧
肉牛自犊牛到出栏,完全草地放牧,不添加任何饲料,即放牧育肥。放牧育肥,比较适合人口稀少,草地广阔,牧草丰茂的牧区。国外新加坡肉牛育肥,多采用放牧育肥的方式。通常情况下,肉牛自出生到18月龄,体重400kg,便可出栏。
地方有面积大的草地、草坡,同样可大面积种植牧草。夏季青草期草源较好时,安排头牛放牧。同时,收割足量的牧草,用于过冬之需。此种方法,同样为放牧育肥,经济适用,育肥周期长。
2.2 舍饲
肉牛自出生到出栏,完全圈养育肥,称之为舍饲育肥。舍饲育肥可细分为,拴饲和群饲。
拴饲,肉牛多时,可拴饲给料。拴饲,利于管理,有效增重,料肉比高。但是,运动量不足,影响发育,不利于增重。通常情况下,给料量一定时,可靠拴饲。
群饲,因肉牛数量。大小、给料方式、给料量等,进行具体安排。通常情况下,1群6头,每头占地4m2。避免肉牛打斗,早期安排数量多些,后期逐渐减少。采食时牛不保定,建议设简易的牛栏,分开自由采食,减少因打斗而影响增重。如果采食期间,被挤出采食行列。可考虑单独的饲槽,另行安排饲喂。
2.3 半舍饲
夏季青草期,草源质量好,安排外出放牧;严寒的枯草期,草质较差,安排舍内饲喂,即所谓的“半舍饲”。在夏季育肥,昼长安排外出放牧,夜间进行舍饲,补充适量的精料。冬季,则安排全天舍饲。
半舍饲模式下,母牛尽量安排在夏季分娩。夏季牧草充裕,草质较好,青嫩的牧草能满足母牛的泌乳需求,更有利于哺乳健康犊牛。待犊牛长至5~6月龄,体重在100~150kg,进入冬季舍饲期,补充精料过冬。而来年的青草期,安排放牧育肥。冬季枯草期,回栏育肥。通常情况下,经舍饲3~4个月,即可达到出栏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石卫.浅谈提高肉牛育肥的几点要求[J].中国畜禽种业,2014,(3):68.
[2] 张春燕.浅谈肉牛育肥的关键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