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飞
(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李晓飞
(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10 g/L腹水 ;对照组:进行常规腹水治疗。结果 观察组28例,显效21例(75%),有效6例(21.42%),无效1例(0.35%),总有效率92.43%;对照组28例,显效12例(42.85%),有效8例(28.57%),无效8例(28.57%),总有效率71.43%。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10 g/L腹水等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腹水;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在我国肝硬化多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占60%~80%[1]。当肝脏功能进入失代偿时,就会产生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我科采用腹腔穿刺细管引流法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2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42~64岁,平均54岁;病程9个月~5年3个月,平均3.2年;对照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40~66岁,平均50岁;病程11个月~5年8个月,平均3.6年;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少数伴有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牙龈及鼻黏膜出血,贫血等。排除结核性腹水,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他腹膜炎引起的腹水征。入选标准:中晚期肝硬化,属于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功能征象,ALB<35 g/L,A/C<1.0,TiL>35 μmol/L,PTA<60%。伴有腹水和门脉高压征[2]。
1.2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术,在2 h内放腹水4~6 L,腹腔灌注呋塞米40 mg,多巴胺40 mg,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10 g/L腹水,继续给予利尿剂,可重复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①卧床休息、限制钠和水的摄入,钠限制在60~90 mmol/d。②应用利尿剂,螺内酯40 mg/d,呋塞米20 mg/d,根据利尿效果分别逐渐加大两药剂量(最大剂量螺内酯400 mg/d,呋塞米160 mg/d)③常规给予葡萄糖,还原谷胱甘肽,维生素C、前列腺素E等,每周定期输注白蛋白或血浆等胶体。所有病例治疗期间给予抗病毒治疗,检测肝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2周为1个疗程,4周后评价效果(治疗前后均行B超测量腹水)。
1.3疗效评价[3]:显效:患者治疗后腹胀明显减轻,呼吸、循环改善,腹水减少3/4;有效:腹胀减轻,呼吸循环改善,腹水减少1/2以上;无效:腹胀,呼吸及循环无明显改变,腹水减少不足1/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28例,显效21例(75%),有效6例(21.42%),无效1例(0.35%),总有效率92.43%;对照组:28例,显效12例(42.85%),有效8例(28.57%),无效8例(28.57%),总有效率71.43%。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我国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高发区。全世界HBsAg携带者约3.5亿,其中我国1亿左右。由于乙型肝炎进一步发展逐渐导致肝硬化,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癌[1]。据统计40~50岁和50岁以上的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概率分别为37%和63%。一旦成为肝硬化则肝癌的概率为1%~7%[2]。晚期肝炎肝硬化可合并顽固性腹水,治疗效果欠佳。为此,临床采用了腹水回输,门脉分流,及穿刺放水等方法。值得探索。
3.1肝炎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肝硬化腹水形成是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的突出临床表现,主要与门脉高压,大量液体进入Disse间隙,造成成肝脏淋巴液生成增加,当超过胸导管引流能力时,淋巴液从肝包膜直接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门脉高压时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促使液体进入组织间隙,也是腹水形成的原因之一。血浆渗透压下降: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及水钠重吸收增加,心房钠尿肽相对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等可能与水钠潴流有关[2]。
3.2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治疗肝腹水的优势:中心静脉导管属于微创导管,质地柔软,不易折弯,并可以控制排放速度,按照17 mL/min的引流速度进行引流,术毕腹腔灌注多巴胺和呋塞米各40 mg,既可以预防腹压降低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和低血压,又可以进一步通过肾脏利尿。同时静脉输注5%人血白蛋白注射液10 g/L腹水,约40~50 g,快速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水分回流,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即可有效治疗腹水,又可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形成。通过本观察显示,观察组显效75%,无效0.35%,总有效率92.43%;对照组:显效42.85%,无效28.57%,总有效率71.43%。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胡明芬[3]《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探讨》的总有效率98%近似。并具有操作简单,不易污染等优点。
参考文献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2-448.
[2]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42.
[3] 胡明芬.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23):84-85.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