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稚祯
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重庆 400038
为何要为民间投资松绑
王稚祯
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重庆400038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长,出现的种种问题,必然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不断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加快清除市场准入的阻碍,打破竞争性行业的垄断,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民间资本的退出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
民间投资;松绑;供给侧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各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委托相关单位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
今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一季度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在第一季度中,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同比增长了6.7%,整体运行平稳,结构优化。虽然还面临不少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具有较长时间内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十三五目标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需保持在6.5%以上,2016年的年经济增长目标在6.5%-7%的范围内,即是说6.7%的增速虽然低于去年一季度的7%,也低于去年的年均增长6.9%,但依然在合理区间内。
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较好,但一些已经开始呈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比如在第一季度,我国的国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0.7%,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是在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绝大部分是国有资本主导的投资,民间投资只增加了5.7%,而在去年,这一数据为10.1%.。特别是3月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反而降低了3%。而事实上,在第一季度,民间投资整体都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下滑,这清晰的反映出民企生存环境并没能获得改善,甚至在向坏发展,已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我国经济的反弹性增长。
单从大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民间资本的投资环境和形式并不乐观,于是这样的专项督查对此就显得更加重要。当前一些地方确实还存在着民间资本“进不去”“动不了”等问题,甚至在极个别的地方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些困难都迫切地需要政府落实政策加以破解。
先说“进不去”。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相关部委后来又相继发布了实施细则。这些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甚至国防科工等领域。但实际情况是,政府部门对一些领域的投资准入依然实行严格的前置审批和“牌照管制”,民间资本只能望洋兴叹,“玻璃门”并没有真正打破。
事实上,一直以来,由政府把控的资源类和交通运输类等行业中,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隐形的玻璃门、高门槛又确实存在着,盘根错节的政商关系和屡见不鲜的利益交换导致民间资本与政府资本互不流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退一步说,即便是民间资本真的成功地进入了某个行业,但在经营过程中要想立定站稳、发展壮大也很不容易。
以融资为例,任何一个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往往需要通过资金的支持,而民间资本首先在“融资难”方面的处境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因风险控制和降低成本的需要,往往对民间资本“惜贷”,而上市融资之路对一般的民间资本而言又“高不可攀”。于是资金问题,就成了一个限制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大问题。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金融资源更多是向国有部门倾斜着,央企和国企的投资占据整个GDP一半以上的比重,这就导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他们的身上。然而,当我国经济发展再次露出疲态之时,仅靠央企和国企,特别是在其中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不高的情况下,显然是无法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来刺激经济持续增长已是势在必行。
民间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放宽行业的准入标准,打破玻璃门,让民间资本能够公平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是目前刺激经济增长所应该采取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来释放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这种做法是合理的,新华社也表示我国会继续使用这样的方针直到经济增长动力完全恢复。但政策宽松并不代表新一轮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措施的到来,事实上,短期的刺激很有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的长期失衡。2008年全球经融危机爆发后,为阻止国内经济放缓,在廉价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政府投资和房地产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上升,使通胀水平迅速超过此前2003年和2007年时的最高水平。
类似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其实在遇到经济危机时,大都会采用,造成的结果无一是一轮又一轮的资产泡沫,更将经济复苏的周期人为的拉长,让经济资源处于空前的整体错配当中。特别是我国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倾斜之后,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国企部门加杠杆,更多的往往是加在了那些运转效率不高的企业身上,直接的结果大多是在加剧国内产能过剩的同时,又增加了我国的债务风险。当经济资源大部分被低能低效的企业所裹挟时,那些具有生产效率的企业往往还会被“挤出”,就如第一季度的民间资本投资减少一般。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的企业本就提出了去产能的要求,再一味的对低效企业加大投资,就与初衷背道而驰,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尚未完全开放,针对地方和
企业的债务问题,政府的可操作空间很大,甚至在极端条件下,政府可将地方和重要央企、国企的债务转移到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以缓解企业的债务风险。但这样的解决办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会让原本失去竞争力,应该被市场淘汰掉的低效企业和对于它们的投资更加有恃无恐,也让供给侧改革成为空谈。长此以往,也就让货币政策失去了应该具有的调节作用,对人民币的汇率造成不利影响。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绝非一日之功。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长,出现的这些问题,必然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不断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通过加快清除市场准入的阻碍,打破竞争性行业的垄断,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民间资本的退出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等途径,不断为民间资本“松绑”,激发其内在动力和创造力,真正让民间资本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大引擎。
[1]佚名.进一步为民间投资“松绑”[N].经济日报,2016-5-26.
[2]邱小敏.中央出台政策为民间投资“松绑开路”[EB/OL].新华网,2013-9-6.
F832.4
A
2095-4379-(2016)30-0192-02
王稚祯(1991-),女,汉族,四川通江人,学士,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