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明字 雄
(1.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漾濞 672500;2.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家畜改良工作站,云南漾濞 672500)
山区标准化规模牛场建设
熊永明1字 雄2
(1.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漾濞 672500;2.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家畜改良工作站,云南漾濞 672500)
当前养牛业已逐渐由过去的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发展,而随着牛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牛场选址、设计等重要问题日益突出,基础建设布局的好坏直影响到牛的健康、生长速度、肉的品质和养殖经济效益。因此提高规模化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规模化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已成为牛养殖业的关键。作者就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谈谈山区标准化规模牛场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我们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运行,用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动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在设计牛舍时要考虑周全。
1.1 创造适宜的环境
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通常情况下,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不适宜的环境可以使家畜的生产力下降10%~30%。也就是说即使饲喂全价饲料,如果没有一个适宜的环境,饲料也不能最大限度转化为畜产品,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所以我们在修建牛舍时,必须符合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和空气等,创造一个最适宜的饲养环境。
1.2 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养牛的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和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精、输精、防治、生产等技术措施。修建牛舍必须与牛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1.3 做好卫生防疫配套设施
流行性疫病对牛场会造成威胁,导致重大经济损失。通过修建规范牛舍,创造适宜的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此外,修建牛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牛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1.4 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牛场选址的选择要有周密的考虑、统筹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和今后修建住宅结合起来,必须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选址原则如下。
2.1 地形、地势
要求开阔整齐,正方形或长方形,避免狭长和多边形。牛舍宜修建在地势干燥,背风向阳,四周开阔,空气流通,地下水位低(2m以下),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环境无污染的平坦地方。决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风口处,以免出现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2.2 土质
土质需坚实,黏土不适,以沙壤土为好。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雨水、尿液不易集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干燥,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2.3 水源
牛场用水量大,要有充足、良好的水源,以保证生活、生产及人畜饮水。在勘察水源时,要对水进行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分析,特别要注意水中微量元素成分与含量,以确保人畜安全。
2.4 饲草资源
饲养牛所需的饲料量大,应把牛场建在周围饲料资源丰富,且附近无同等规模的饲养场,避免原料竞争。
2.5 位置与防疫
牛场选址时要考虑交通、供电和防疫,应选择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地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防牛舍有害气体等对居民的侵害;新建场址必须具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具体要求距居民点500m以上,距主要交通要道(如公路、铁路)500m以上,距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等1500m以上。同时,要便于防疫,周围无传染源,符合兽医卫生的要求。
牛场场区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要考虑发展留有余地并利于环保。场地建筑及设施应做到紧凑整齐,合理节约利用土地面积,不占或少占耕地;供电线路及供给管道要规范,有利于整个饲养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并注意防火安全。
牛场按功能区可分为3个区,即饲养生产区、生产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分区规划从人畜的健康角度出发,在区间建立最佳的环境卫生和防疫条件,来合理安排各区位置,考虑地势和主风方向进行合理分区。
3.1 饲养生产区
此区是牛场的核心,应建在牛场内中心位置,即要利于采光,又要便于防风。修建数栋牛舍时采取长轴平行配置,每栋牛舍间距10m左右。牛舍四周和场内舍与舍之间的道路在2~3m。饲料的供应、储存和加工是牛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有关的建筑物,其位置的确定,必须同时坚固饲料由场外运入,再运到牛舍进行分发这两个环节,与饲料运输有关的建筑物,原则上应规划在地势较高处,并应保证防疫卫生安全。
3.2 生产管理区
牛场的经营活动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在规划这个区域时,应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输电线路,充分考虑饲料运输、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的销售。为了方便管理,汽车库应设在管理区,为了防止疫病传播,场外运输车辆及牲畜严禁进入,除饲料以外的仓库也应设在这里。管理区与生产区要加以隔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因此应通过规划布局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加以保证。
3.3 职工生活区
应设在牛场上方或地势较高的地段。布局从高到低依次为职工生活区、生产管理区和饲养生产区,这样配置的牛场所产生的不良气味、噪音、粪便和污水,才不会因风向与地表流淌而污染生活区环境,以防止无关人员乱窜而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牛场的主题建筑要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不能盲目建盖,牛场中的附属设施也同样重要,决不能忽略。
4.1 食槽
为混凝土或其他材质的U型槽,高一般是0.6m,宽0.45m,每头牛确保长为1.1m的食槽。
4.2 水槽
有些规模养殖场和食槽共用,也可使用自动饮水器或是装有水龙头的水槽。
4.3 遮阳设施
为了夏季防暑,可以在牛舍的西、南侧以及沿着围栏种植遮阳树木,或者是搭建一些凉棚来防止日射病和热射病,凉棚采用隔热性能好的蓬顶,面积每头成年牛为3~4m2。
4.4 更衣室
工作人员为了进入场消毒使用方便,原则上设在管理区内。
4.5 牛舍门
为了便于牛进出栏,常常在圈舍较宽松的地方留有便门,宽度应在1m左右。
4.6 运动场
为了使牛的生长健康和品质优良,运动场所是关键,运动场要求地面要平坦、干燥并有一定坡度,中央稍高,容易排水。运动场的面积应保证牛的活动和休息,且又要节约用地,一般为牛舍建筑面积的3~4倍。
作者简介:熊永明(1974-),云南省漾濞县人,畜牧师,大专,一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