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的启示与思考

2016-01-31 16:02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业新加坡监管

新加坡金融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的启示与思考

编者按:

2016年6月底至8月初,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境外培训计划,先后赴新加坡、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举办金融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发展、创新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等4期专题培训班,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和县(市、区)党政正职共62人参加了学习培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将各培训班的总结报告分期摘编刊发,以供大家借鉴学习。

6月27日至7月8日,山东省金融业发展与管理创新专题培训班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来自省直有关部门、相关市县的14名学员在省委组织部的组织安排下,认真学习思考,积极研讨交流,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在新加坡期间,学员们紧紧围绕金融创新与发展、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等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实际、带着问题面对面地同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互动和探讨,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深化了认识,提升了境界。

培训的主要收获及体会

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二大财富管理中心。新加坡的金融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金融管理局,兼具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职能。二是金融机构,包括存贷机构、证券银行、金融公司、保险再保险机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公司和中央公积金局CPF。三是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期权、期货等衍生品市场。考察培训使我们对新加坡的金融业发展有了很深刻的体会:

一、深刻理解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一是由“合规监管”向“风险导向”的监管理念转变,兼顾了监管与发展。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局对金融监管重新进行了定位,从“一刀切”的“合规监管”转变为“分类监管、差别对待”的“风险导向监管”,将金融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发展齐头并进:每年依据各家银行对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和对金融监管局信誉的潜在冲击将金融机构划分为低、中低、中高、高等不同的风险等级,实行差别监管;给自我管理能力强、风险等级低的金融机构以更大的空间进行创新、发展业务,而对自我管理能力弱、风险等级高的金融机构则加大监管力度,甚至限制他们的业务。

二是通过创新监管,促进金融产品创新。针对新加坡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监管机构选择了“功能性”监管制度,制定统一监管条例。将从事相同或相近的业务纳入相同的监管环境或条例中,促进了公平与效率,避免了监管套利空间,降低了业者的监管与合规成本;混业经营催生了交叉销售、跨业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如“存款+投资”“融资+保险”“保险+投资”等混合产品的出现等。鼓励金融发展,并不意味降低金融监管水平。金融监管局对金融创新持开放态度,但同时强调金融创新前提必须明确,即监管到位、金融机构及员工负责任地专业操作、投资者理财教育与适当性服务、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等。

二、深刻理解了“引智”在新加坡金融创新中的作用。

一是积极培养和引进金融专业人才。通过主办国际金融会议、主持高端金融研发中心、金融业领导人交流讨论项目、到金融中心路演等活动向国际社会推介新加坡;创造有利于外国人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制定社会融入政策等招揽外国金融专才;通过与世界级的教育机构合作开设金融课程、各项奖励计划、金融业奖学金计划、亚洲金融领袖计划等方式培养本土金融人才。在人才使用上还通过“引进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国际化”的策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二是注重金融研究。由金融监管局主持推动、金融界和学术界领袖参与的金融研究理事会统筹确定研究方向,促进了新加坡金融业对创新能力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由金融监管局提供研究基金、由国内外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通力协作的一个个科研生态系统,为新加坡金融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学习了资本市场管理、新加坡政府和上市公司投资组合管理经验。

近40年来,淡马锡的年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8%,归属国家股东的年均分红率超过6.7%。尽管淡马锡是政府全资控股,但完全根据商业原则管理其投资,政府不干预公司在运营或商业上的决定,而是通过对董事会的管理实现管控。淡马锡控股公司也尽量避免参与旗下各公司的日常经营和决策,让这些企业充分依据正确的商业原则开展业务。财政部也与淡马锡保持“一臂之距”的关系,任免重要人事、审批重大投资专案及审核财务报表,不干预其日常经营决策,赋予其相当大的经营自主权。另外,淡马锡控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国际化特色鲜明,每一名董事都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各自的经验和特长。董事会下设执行、审计、管理人才培养与薪酬委员会;经理人的选择,与政府完全脱钩,所需要的投资与管理团队,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搜寻。

四、分享了新加坡财富管理和金融中心建设的做法。

新加坡完善而成本低廉的国民公共住房政策,使居民家庭收入和可支配现金储蓄稳健增长,国内存款总额达3460亿新元;政府收入多元稳健,国家储备持续丰厚,持续多年成功的金融国际化战略及全球的金融中心建设,使整体融资和投资规模远远超过本国收入和储蓄来源,为财富管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在财富管理领域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管理局还着力建立完整和多元化的金融生态系统。此外,还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优秀的金融机构、基金和亚太总部到新加坡落户(企业所得税可低至10%),以极低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和高净值富人到新加坡工作和定居,从2005年起免除个人遗产税等等,效果十分显著。

五、分享了新加坡维持金融稳定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

一是稳定的通货膨胀政策,充足的外汇储备。新加坡将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汇率政策方针是保持新加坡币坚挺,以抑制通货膨胀,使通货膨胀率始终保持在可忍受的范围内。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新加坡政府通过汇率政策实现币值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房地产金融与管制政策。一方面新加坡的公共租屋制度保证了“居者有其屋”,每年用于公共租屋的支出仅占个人全部收入的10%左右,均衡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政策使外国人投资房地产(无论租房或买房)都不能赚钱。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新加坡的房地产泡沫压缩至极限,大大减少了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冲击。

新加坡金融创新和监管对我们的启示

一、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品牌。诚信战略是新加坡的国家战略。金融业经营的是“信用”产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金融应该先行。一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社会提供可靠的诚信产品。二是培育守信习惯,严格按合同办事。树立起“契约文化”理念,严格按合同约定规范相关各方的行为:银行按合同约定发放贷款,不允许提前收贷;企业按合同约定使用和归还贷款本息;担保方按约定及时履行担保责任。三是加强监管,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严厉整治失信行为,大幅提高违约者的失信成本。

二、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一是培育和引进“国际化”人才。一方面,通过加强同国际金融界的交流、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化”金融人才来我省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银校合作,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国外知名学校深造后回国工作。还可聘请国外专家对我省金融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开拓视野、增长国际金融经验。二是引进和留住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对这方面的人才可不受身份限制,不拘一格选取,如新加坡的金融监管人员可以自由选择离开或回到监管部门工作,从而通过这种更大程度的自由留住了具有专业素养的监管人员。

三、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国有资本较高收益。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高层次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可以根据政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将资本配置到最能够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地方,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跨企业、跨行业、跨领域”的跨界优势,实现“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成为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抓手。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加大绩效工资递延发放比例,激励经营者和员工更加关注长远利益。

四、充分利用好新加坡国际中心的大平台发展山东经济。新加坡作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外汇交易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之一,对我省发展有许多可利用的资源:一是其高效融资的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鼓励企业在新加坡资本市场上市,实现直接融资。借鉴新加坡资产证券化程度高、资本市场与地产融资结合紧密的特点,通过房地产信托基金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进出口企业在新加坡进行贸易融资,通过利率、汇率掉期等手段降低利率和汇率风险,进而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充分利用新加坡平台进行“国际化”金融人才培训。加强同国内金融企业在新加坡开设的分支机构的日常联系,选派省内优秀金融从业人员到新加坡分支机构“挂职锻炼”,学习国外金融管理经验,增强实战能力。三是充分利用新加坡的“枢纽”“中心”优势,鼓励企业到新加坡设立代表处或分公司,把新加坡作为吸引人才和资金、扩大海外市场的窗口。

猜你喜欢
金融业新加坡监管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PYRAMID PAINS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