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有魁,何宗宝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康复医学科,合肥 230041)
人中穴“醒脑开窍”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吕有魁,何宗宝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康复医学科,合肥 230041)
人中穴是最常用的急救穴,也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综述近年有关人中穴“醒脑开窍”作用的研究进展,实验研究主要对脑缺血、脑出血的保护作用,并对刺激时间、刺激量等参数进行了筛选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借助脑功能成像进行研究,针刺人中穴能够促进脑葡萄糖的代谢及部分功能区的激活。但目前研究多是着眼于结果的观察,对作用的过程和通路还缺少系统研究。
人中穴;水沟穴;醒脑开窍;机理;综述
人中穴即水沟穴属于督脉,位于人中沟的上1/ 3与中1/3的交点处。人中穴又称之为“鬼穴”“鬼市”等,为十三鬼穴之一,是督脉与手阳明经的交会穴,具有醒脑开窍、清热通阳、救逆止搐、舒筋利脊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中风昏迷、癫痫、狂症、休克、抽搐、癔病、小儿惊风、精神分裂症等一些危急重症,是最常用的急救穴之一,是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的主要穴位。人中穴的穴性和所在部位决定了其在治疗脑病方面的优势[1]。现将近年来人中穴有关“醒脑开窍”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现代研究认为,人中穴下分布着三叉神经第二支和面神经颊支。通过刺激该穴能够刺激三叉神经和面神经作用于脑干,起到改善呼吸节律、升高血压等“醒脑开窍”作用[2-3]。但附近的非穴位有无此作用?牟蛟等[4]比较针刺水沟穴与水沟旁非穴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海马区坏死神经元作用,以频率180次/min、持续5s进行针刺干预,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血流量、脑梗死面积比率以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率。结果水沟组分别与非针刺组和水沟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水沟穴能抑制MACO大鼠神经细胞坏死,增加血流量,从而降低梗死面积,而水沟旁无此作用。王舒等[5]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醒脑开窍”法针刺主穴“水沟”与非穴位时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坏死的抑制作用,对“水沟”穴以及非穴(胁下非经非穴点)施以频率180次/min、持续时间5s的针刺干预,发现针刺“水沟”穴可抑制MCAO大鼠神经细胞坏死,保护神经元,而非穴无此作用,显示了穴位的特异性。姚文平等[6]观察电针水沟穴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针刺3 d后与模型组比较,水沟组大鼠患侧MEP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增高(P<0.05);与非穴组比较,水沟组患侧MEP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虽然高于非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电针水沟穴可以促进脑梗死大鼠MEP的恢复,而非穴组则无此作用。
人中穴的急救作用主要是升高血压、抗休克、兴奋呼吸等。王安林等[7]通过针刺家兔“人中”穴,观察升压效应与针刺强度的关系,发现中等强度(20-30v)的刺激升压效应强度最大,并分析其升压效应可能是通过三叉神经的分支,即眶下神经中等强度的刺激已兴奋所有的神经末梢,而较大或较小的刺激均不能达到最大的刺激效果。常全忠等[8]也有类似的发现,认为在针刺人中用于急救时,应注意选择较高强度的刺激参数或连续的刺激方式。骆红艳等[9]观察电针豚鼠“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及与脑内神经降压肽(NT)含量的关系,结果不同频率分别电针“人中”穴的升压效应均显著高于各自的非穴位电针对照组(P<0.05,P<0.01),过敏性休克加不同频率电针“人中”穴各组的下丘脑、延髓、腺垂体、神经垂体中N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休克组(P<0.05,P<0.01),认为NT可能参与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王凤斌等[10]观察电刺激兔“人中”穴区对颏舌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兔“人中”穴区,使颏舌肌活动出现明显的易化效应,提示电刺激“人中”穴能加强颏舌肌的活动,从而减小上呼吸道的阻力而达到调整呼吸中枢的作用。
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是世界性难题。实验研究发现,针刺人中穴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闫庆军等[11]研究针刺人中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电针人中穴能够增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同时也减轻了因缺血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郁洁等[12]采用电针大鼠“人中穴”,研究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发现针刺“人中穴”可以有效抑制缺血侧半暗带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半暗带区抑凋亡因子be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时神经功能障碍,防止缺血梗死区向缺血半暗区进一步扩散。杜艳军等[13]采用实验研究电针水沟对脑出血大鼠脑血管神经调节物质的影响,发现电针“水沟”穴能够抑制大鼠脑内神经肽Y(NPY)过度表达,上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会降低NPY的缩血管功能,增强CGRP的扩血管功能,改善脑出血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紊乱,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吕艳等[14]采用针刺水沟穴,观察对MCAO后大鼠与血管平滑肌收缩相关的蛋白激酶C(PKC)在大脑中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不同时相的表达水平,结果针刺水沟能够抑制MCAO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平滑肌PKC表达,对于缓解缺血后血管平滑肌痉挛具有重要作用。陈魁等[15]观察电针水沟穴对全脑缺血昏迷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谷氨酸转运体1(EAAT-1)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表达的影响,结果电针水沟穴可以提高全脑缺血昏迷模型大鼠脑组织内EAAT-1和GAT-1的表达,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马惠芳等[16]观察电针“水沟”与“井穴”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活性钙调素(CaM)含量的影响,发现电针刺激“水沟”和“井穴”均可使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降低,表明电针“水沟”穴与“井穴”对脑缺血后导致的CaM含量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一定的脑保护作用。骆明军等[17]采用电针刺激水沟、百会穴,研究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影响,发现电针治疗可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范郁山等[18]采用浅刺水沟、内关穴研究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浅刺水沟、内关穴可以抑制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的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Caspase-3启动的神经元凋亡,发挥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李雅洁等[19-22]通过多组大鼠实验,筛选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主穴之一“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针刺参数(频率、时间)。结果发现,参数6(针刺频率3次/s,针刺时间5s)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扩张微血管管径、缩小梗死面积,并减少阳性细胞数及噬神经现象。故认为,以手操作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参数为针刺频率3次/s,针刺时间5 s。孙媛媛等[23]以神经功能评分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电针人中穴干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大鼠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认为,电针人中穴的电流因素是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显著因素(P<0.05),刺激频率和刺激电流最优搭配是2Hz、3 mA,此方案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人中穴不但对脑缺血而且对脑出血也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舒适等[24]观察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变化和血脑屏障(BBB)的损伤情况及电针水沟穴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电针组各时相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斯蓝(E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都有显著下降(P<0.05,P<0.01),表明电针水沟穴可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冯剑等[25]观察电针水沟穴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电针7 d组细胞膜结构完整,大部分细胞器结构完整,个别线粒体还存在肿胀,细胞核双层结构、核仁清晰,部分细胞存在异染色质轻微增多现象,表明电针水沟穴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损害,这可能是电针水沟穴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杜艳军等[26]探讨电针水沟穴对脑出血大鼠脑血管神经调节物质神经肽Y(NPY)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电针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和内皮细胞的阳性表达也于3 h开始表达,于24 h表达较高,72 h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电针水沟穴能有效抑制脑出血3、24、72 h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增强,改善脑出血大鼠的行为体征。
赖新生等[27]通过对5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比较百会、水沟、神门治疗VD的相对特异性。发现水沟则偏重于针对VD患者喜睡嗜卧、反应迟钝、神思恍惚、记忆等症状的改善;百会、神门能够改善VD患者记忆、定向、反应、固执、恍惚等方面的症状,百会长于帮助患者理解、计算、适应社会;百会、水沟、神门3穴联合运用,对于VD患者的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有较为全面的改善,3穴联合运用疗效最佳。黄泳等[28]采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研究针刺水沟穴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后健脑额叶、健脑颞叶、双侧丘脑、双侧豆状核的葡萄糖代谢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初步表明水沟穴治疗VD能有针对性地作用于VD患者的额叶、颞叶、豆状核、丘脑,提高其葡萄糖代谢。杨兆辉等[29]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针刺人中穴位所致大脑皮层神经生理兴奋的现象。发现针刺人中穴捻针状态左右大脑皮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中左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下回、顶下小叶和小脑,右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岛叶、边缘叶、脑干和小脑,说明人中穴与大脑皮层功能区存在密切联系,针刺人中穴与脑部部分功能区的感受器有着相应的激活效应,为以后针灸在临床工作中治疗某些疾病提供了有效的帮助。陈尚杰等[30]对6例合格受试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针刺人中穴前后进行6 min静息态扫描,分析脑功能连接变化,结果人中穴针刺后的留针阶段,顶下小叶(IPL)的连接减少,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的相关连接明显减少;但双侧DLPFC的连接增加,且右侧DLPFC增加了与右侧IPL、右侧额皮质(frontal cortex)的连接;右侧前额皮质前部(aPFC)增加了与左侧aPFC、左侧IPL及背侧前扣带回/内侧额上回(dACC/msFC)的联系;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增加了与右侧颞顶联合区(TPJ)、前岛/额叶岛盖(al/fo)、左侧中颞叶(midtemporal)的连接。而在人中穴出针后顶下小叶的连接减少明显,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EC)与双侧的额叶连接、双侧额叶之间的连接,左侧额叶与左侧DLPFC、左侧前额皮质前部(aPFC)等的连接均增强,表明人中穴出针后有后效应并有明显的认知脑功能连接变化。
人中穴的急救作用早已被人们所熟识和广泛使用,由于人中穴的部位和功能的特异性,决定了其在急救和“醒脑开窍”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其在“醒脑开窍”、改善认知功能、促醒等方面功效的广泛临床应用,人中穴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已发现,针刺人中穴对脑缺血、脑出血均显示出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促进脑葡萄糖的代谢及部分功能区的激活,目前研究多是着眼于结果的观察,但对作用的过程和通路还缺少系统研究。基础研究为临床服务,“醒脑开窍”改善认知功能、促醒等是世界性难题,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中穴能够在此有更多的发现和进展。
[1]徐彦龙,杜元濒,武连仲,等.从理论角度看醒脑开窍法取穴及针刺依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5):544-545.
[2]杜元濒,冀健民.醒脑开窍针法中水沟穴作用探讨[J].中国针灸,2001,21(9):535-536.
[3]高靓,崔景军,黎波,等.水沟穴急救的中医理论依据和西医作用基础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3):430-432.
[4]牟蛟,樊小农,孟智宏,等.针刺水沟穴抑制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的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 (10):2092-2094.
[5]王舒,钱宇斐,樊小农,等.“水沟”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坏死的影响—形态学角度论证经穴的特异性[J].中国针灸,2009,29(9):733-738.
[6]姚文平,王舒,韩林,等.电针水沟穴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10(8):979-984.
[7]王安林,于利人,李海生.针刺“人中穴”升压效应中刺激强度和血压关系的研究[J].天津中医,2004,11(2):26-30.
[8]常全忠,田素民,张淑玲,等.针刺家兔人中区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6,13(4):342-343.
[9]骆红艳,涂宗苹,唐明,等.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及与脑内神经降压肽含量的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5(3):294-297.
[10]王凤斌,刘磊.电刺激兔“人中”穴区对颏舌肌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5,33(2):105-107.
[11]闫庆军,孙国杰.针刺人中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海马rCBF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8-30.
[12]郁洁,章薇,郭卫军,等.电针人中穴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90-92.
[13]杜艳军,孙国杰,王述菊,等.电针水沟对脑出血大鼠脑血管神经调节物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6): 373-376.
[14]吕艳,杜元灏,徐彦龙,等.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大脑中动脉蛋白激酶C表达及电针水沟穴干预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8):2310-2314.
[15]陈魁,胡风云.电针水沟穴对全脑缺血昏迷大鼠脑组织谷氨酸转运体-1γ-氨基丁酸转运体-1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5):501-504.
[16]马惠芳,孙华,任秀君,等.电针“水沟”与“井穴”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钙调素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J].针刺研究,2002,27(2):102-104.
[17]骆明军,程玲,徐丽,等.电针刺激水沟、百会穴后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11):80-182.
[18]范郁山,罗燕.浅刺水沟、内关穴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 (2):45-48.
[19]李雅洁,樊小农,王舒,等.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参数优化研究[J].中医杂志,2009,50(5):428-431.
[20]李雅洁,樊小农,王舒,等.不同参数针刺水沟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165-1168.
[21]李凌鑫,樊小农,石学敏,等.醒脑开窍法人中穴针刺时间和针刺频率的正交优化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 1158-1160.
[22]魏媛媛,樊小农,王舒,等.水沟穴干预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的特异性效应及针刺参数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 (3):221-225.
[23]孙媛媛,王舒,马津全,等.电针人中穴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最优参数筛选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3,32(2):88-90.
[24]舒适,杨丽坤,尤艳利,等.电针水沟穴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血脑屏障影响的动态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2):69-71.
[25]冯剑,尤艳利,周爽,等.电针水沟穴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动态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2):43-57.
[26]杜艳军,孙国杰,孔立红.电针水沟对脑出血大鼠大脑皮质NPY调节作用的动态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 254-256.
[27]赖新生,黄泳.百会、水沟、神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8):559-563.
[28]黄泳,赖新生,陈静,等.水沟配合阳经腧穴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 278-279.
[29]杨兆辉,崔立金,孙亚新,等.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针刺人中穴位所致大脑皮层神经生理兴奋的现象[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57-258.
[30]陈尚杰,徐茂盛,彭旭明,等.针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人中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1):5-7.
R246
A
1006-3250(2016) 01-0147-03
2015-04-16
吕有魁(1975-),男,安徽怀远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康复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何宗宝(1968-),男,安徽桐城人,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从事中西医康复的临床与研究,Tel:0551-64637579,E-mail:hezb8262@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