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包虫病(棘球蚴病)防控现状及问题

2016-01-30 11:40林宝山塔英肖立新斯高让罗昌俊任云芳阿坝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阿坝64000金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四川阿坝64000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8期
关键词:包囊阿坝州包虫病

林宝山,塔英,肖立新,斯高让,罗昌俊,任云芳(.阿坝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阿坝64000;.金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四川阿坝64000)

阿坝州包虫病(棘球蚴病)防控现状及问题

林宝山1,塔英1,肖立新1,斯高让1,罗昌俊1,任云芳2
(1.阿坝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阿坝624000;2.金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四川阿坝624000)

包虫病(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肝、肺等内脏器官,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食肉动物肠道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发展危害非常严重,被喻为比高原鼠疫还可怕的“高原癌症”。

1 阿坝州包虫病流行现状及危害

1.1包虫病流行现状

我国是包虫病高发国家之一,其中以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宁夏、甘肃、内蒙古等7省(区)最为严重。至2008年报告病例涉及的县(市、区)数已有377个县、1 913个乡,报告病例的范围呈扩大趋势。综观全国包虫病区域分布“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有从东向西递增的局势。

阿坝州属全国五大主要牧区之一,地域辽阔,气候寒冷,肉食动物种类繁多,加之群众生活条件恶劣,卫生知识匮乏,畜牧业生产管理粗放,为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我州成为棘球蚴病的重疫区,我州十三个县人畜间均有发生,特别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是该病的重疫区。

1.2包虫病的危害

1.2.1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包虫病对牲畜健康危害十分严重,成年牲畜患病后,生产性能降低,饲养周期延长,部分患畜因实质性器官发生占位性病变导致器官萎缩和功能退化及产生毒素等最终造成患畜死亡。由于其寄生于家畜肺脏、肝脏、脾脏、心脏、膈肌、肾脏等实质器官,在屠宰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检疫不严格还可能造成很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5 000万头以上,每年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按目前阿坝州牛、羊棘球蚴病发病率推算,每年因棘球蚴病对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在千万元以上。若再把因病造成牲畜死亡、饲养周期延长、肉奶毛产量质量下降等计算在内,损失更为惊人。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棘球蚴病防制,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2对农牧民身体的危害包虫病高发区域人群感染率约1%;人体棘球蚴病70%发生在肝脏,20%发生在肺脏,其余10%发生在其他器官。至今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后复发或再次治疗手术率高达15%~55%,包囊多自发破裂,多器官散播感染或手术后复发一直是治疗的难题。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表明,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所以,包虫病被称为人类第二癌症(虫癌),已被国家列为丙类传染病,是六种法定寄生虫传染病之一。

阿坝州是我国棘球蚴病主要流行和重点防治地区,据卫生部门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阿坝州农牧民和相关从业者患病数量逐年增多,棘球蚴病已成为农牧区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1992年至2010年,仅阿坝州军分区医院收治的包虫病病人达5 000余例,阿、若、红、壤四县人间血清学阳性达2.3%。棘球蚴病的广泛流行和其巨大的危害性,已对实现阿坝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2 高寒牧区包虫病高发的成因分析

包虫病的流行,主要是犬类动物食入包虫病患畜的内脏,包囊在大肠内发育成为棘球绦虫,成虫的成熟节片经犬粪便排出体外而污染环境,当人、畜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后,便在人、畜的内脏器官形成新一代包囊,人、畜成为包虫的中宿主而患病,如此循环往复。造成包虫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

2.1高原气候适合包虫生存

阿坝州地区属于高原性大陆气候,温差大,平均湿度低,适合于该虫生存。且境内有黄河沼泽和大量小溪等水系分布,这些高寒潮湿的自然条件为包虫生存提供了“天然条件”。此外,牧区草场植被低矮,虫卵易暴露在外,也是易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

2.2犬只管理无序及中间宿主复杂多样

阿坝州广大农牧民是一个以饲养牦牛、藏羊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群体,饲养方式又以游牧为主,长期的野外放牧需要饲养放牧犬。但是长期以来,阿坝州对犬只的管理几乎是空白,造成犬类动物无序繁衍,野犬数量不断升高,生活区内也是野犬成群;据2010年初步调查,全州有犬125 496只[1]。

阿坝州主要饲养的动物有牦牛、藏系绵羊、山羊、猪、黄牛、水牛、犏牛、马等,中间宿主多样,而且数量巨大,而这些动物是棘球绦虫完成生活史必备的条件,为包虫病的流行、循环提供了极好的温床。此外,阿坝州有藏狐、狼、高原鼠兔等野生动物资源,彼此交叉感染非常严重。据四川省寄研所1997-1998年对石渠、甘孜县野生动物调查:狐狸的多房棘球绦虫(EM)感染高达44.4%,黑唇鼠兔多房棘球蚴(AE)感染率为5.6%,灰尾兔AE感染率7.1%,松鼠AE感染率为25%,犬细粒棘球绦虫(EG)感染13.2%,EM为16.98%,犬是人类AE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传染源。

2.3宗教影响

由于群众防病意识薄弱,加之宗教意识浓厚,具有嗜养犬、不杀生的习俗,造成家养牧羊犬、无主犬、野犬等终末宿主的数量急剧增加。农牧民用患有包虫病的牛羊内脏喂犬造成犬的大量感染,犬排出虫卵构成人畜间灾难性循环。总之,牧区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牧区人群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自我防护意识差,是引起包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2]。

2.4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交流

由于广大牧区缺乏卫生和健康知识,牧民长期在特殊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喜食生肉、不爱洗手等)给包虫病在人畜间的传播提供了优越条件[1]。

2.5屠宰管理严重滞后

牧区普遍存在牧民自由屠宰未经检疫的牛羊,而且在屠宰过程中随意将患包虫病牛羊的内脏丢弃,任由牧犬、野犬叨食,这导致野犬、家犬包虫感染率极高,带虫犬排出的粪便又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对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

3 近年包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七十年代以前,该病在阿坝州基本上未能采取防治措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药物探索,该地区先后使用甲苯咪唑、吡喹酮、阿苯唑药物进行过试验防治、效果较为满意,但仍无特效药。

由于本病为人畜、野生动物共患疾病,中间宿主多达几十种,终末宿主也很多,虫卵污染面积广泛,加之虫卵对自然环境抵抗力很强,在0℃时可生存116 d,又无特效驱治药品,因此很难进行防治。

3.1“十二五”以来犬、家畜包虫病感染状况

3.1.1犬畜包虫病感染状况2010-2015年,卫生部门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采用检测粪抗原方法共检测犬粪样160份,阳性40份,以乡镇为单位统计,阳性率范围在9.0%~90.0%,平均阳性率达40%。

3.1.2牛羊包虫病感染状况在各县牲畜定点屠宰场牦牛场,在秋季集中屠宰期间实施现场检查,屠宰前肉眼观察健康,屠宰后严格按照检疫程序、步骤对屠宰后的牦牛内脏被检部位进行肉眼观察和触摸检查,凡有包囊寄生或明显突出部位(用手术刀切割流出透明的液体)不分大小和液体多少均为棘球蚴感染。并登记了寄生部位包囊数及感染强度。

2012年-2015定点监测若尔盖县在牲畜集中屠宰场现场检查牦牛1 500头,共查出感染畜35头,平均感染率为2.7%。其中肝包囊23头,肺包囊感染12头,肝、肺均有包囊感染的24头,感染强度为1~5个,包囊直径1~8 cm。

3.2包虫病防控采取的防治措施

3.2.1消灭传染源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是狗、狼、狐等,积极打狼,消灭野犬,家犬、猎犬、警犬要实行户口制,定期驱虫。实施四项防治措施:一是实行犬只准养制度,对城镇和农牧区居民饲养的宠物犬、放牧犬及合法寺庙管理的犬只进行登记;二是推行限养、栓养制度,禁止放养;三是扑杀超限及无主犬。四是实行强制性定期驱虫制度;2007年以来全州共计扑杀无主野犬21 356只,2011-2015年累计开展犬只强制性定期驱虫161 000余只次。

3.2.2控制再传播大力宣传,加强屠宰场地的管理,严禁家犬、野犬进入屠宰场地,实行卫生检疫,对染有棘球蚴的内脏,严禁出售或丢弃,集中深埋或烧毁,严禁喂犬。

3.2.3结合牲畜出栏,淘汰老龄畜,更新畜群,逐步建立健康畜群每年出栏牛、羊在30万头(只)左右,为此各县利用阿坝州特殊的集中出栏季节,积极宣传动员群众,科学调整畜群结构,适时淘汰老龄畜,为净化畜群起到积极作用。

3.2.4开展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牧区各县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筹集资金,开展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3.2.5开展包虫病防制培训一是开展对州、县包虫病专业技术培训,采取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的逐级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包括:包虫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流行病学调查、监测、诊断方法,传染源的管理与控制等。阿坝州共举办县级包虫病防制骨干培训班5期,培训287人次,各县举办培训班56期,培训乡村兽医人员1 561人次。通过培训使各级包虫病防制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动物包虫病防制工作的技术策略和技术规范,提高包虫病防制的技术水平和参与意识。

4 存在问题和困难

4.1防制经费严重不足

无论是14部委下达的《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还是国家疫控中心实施的“棘球蚴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既无明确的实施方案,又无经费投入保障,使包虫病的防制工作不能整体推进,仅靠阿坝州一州之力,防制工作开展的十分有限,从而使防制效果也很难显现。

4.2部门协调度差

包虫病的防制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政府强有力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是不会取得防制成效的。而阿坝州的包虫病防制工作由于经费投入渠道的不同,呈现出人卫生部门和畜牧部门各自为政,协调配合差的局面。

4.3犬类动物管理无序

据调查,阿坝州现有犬80 014只。其中城镇犬2 300只,乡村70 014只,无主犬7 700只。但是长期以来,对犬只的管理几乎是空白,造成犬类动物无序繁衍,野犬数量不断增多,生活区也是野犬成群;同时由于特殊的藏区维稳需要,对无主犬的扑杀工作基本不能实施。而作为包虫病防制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传染源(犬)准养和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也没有把犬只的准养和管理工作纳入工作内容。全州的犬只管理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目前部分县已实施无主犬集中圈养,但由于其数量大,圈养场地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同时圈养点犬用饲料、防疫、无害化处理,人工工资等正常维持费用不断增加,无固定资金投入,仅靠畜牧部门自身,长期维持难度较大。

4.4关于包虫病疫苗免疫

2013-2015年阿坝州曾使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开展免疫试点,在若尔盖县共免疫羊2 500余只(新生羊1 400只),在红原县共免疫羊500余只(新生羊200只)。免疫效果较好。

阿坝州疫苗免疫存在的问题:一是阿坝州主要存栏为牦牛,仅免疫羊也起不到更多的防治效果。二是疫苗对已经感染包虫病的牛羊是否有作用,如没有作用,对已经感染包虫病的牛羊是免还是不免,临床上又怎样来鉴别是否感染(阿坝州畜间感染率相当高)。三是现有疫苗需要两次以上强化免疫,在落后民族地区基层动物防疫力量十分薄弱状况下,实际操作性十分差。国家花了钱,富了疫苗厂家,产生不了什么防治效果。四是包虫病免疫效果监测,作为基层采送一定数量的监测血清,在经费保障下还能够完成,但要由各县来完成监测则基本做不到。

4.5包虫病基线调查工作严重滞后和缺失

自1988年阿坝州动物疫病普查后,已20多年没有对动物疫病(包括包虫病)进行系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收集到的也只是零星、局部的资料,不能全面的反应阿坝州包虫病的发生、发展和危害,给科学有效的防制该病造成了困难。

4.6兽医专业防制队伍量少质弱

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以来,由于阿坝州是“老、少、边、穷”地区,生活、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差,从2002年起兽医专业队伍呈现只有出、没有进的尴尬局面。2006年全州兽医体制改革后,州县均成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参公单位,工资福利享受公务员待遇,由于事业人员与公务员工资福利差距太大,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仅剩110余人,还包括十多名工勤人员。而且,阿坝州的乡镇一级兽医人员又严重不足,全州核定乡镇兽医站人员编制779个,在编人员仅有420余名,而实际在岗人员则更少。

总之,包虫病作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且被列为四川省民族地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公益事业,保障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包虫病各项防控工作,对确保我州畜牧业健康发展、广大农牧民健康以及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编辑:段勇)

[1]文豪,阳爱国,邓永强,等.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10171-10172+10212.

[2]赵玉敏.青藏高原东段(甘南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M]甘肃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6.

10.3969/j.issn.1008-4754.2016.8.004

林宝山(1987-),男,藏族,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阿坝州动物疫控中心人畜共患病防控及兽医实验室管理工作。E-mail:172407151@qq.com

猜你喜欢
包囊阿坝州包虫病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羔羊对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抵抗力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