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文章介绍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
母婴;ABO血型;溶血病;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ICD-10:P55.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①黄疸出现早,达到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②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型多为O型,婴儿血型为A型或B型。③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下降、网织和(或)有核红细胞升高、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等溶血依据;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①降低胆红素治疗: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换血等措施。②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静脉应用白蛋白、苯巴比妥。③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④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口服维生素C及铁剂等。
(四)标准住院日
7~10d。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P55.101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疾病编码。当病人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必须检查的项目
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②外周血血细胞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③血清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④患儿及其母亲血型鉴定;⑤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或)抗体释放试验;⑥输血前检查:乙肝、丙肝、HIV、RPR;⑦必要时可做凝血功能检查。
(七)光疗的注意事项
①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②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监测出入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③注意监测体温,光疗特别是荧光灯管光疗时可因环境温度升高引起发热;④光疗中注意保护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⑤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①血常规;②肝功或胆红素。
(九)出院标准
①血清胆红素稳定下降,结束光疗24~48 h后,胆红素仍低于需要临床干预的黄疸标准;②血红蛋白稳定;③患儿一般情况好,体重增加理想。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①存在使高胆红素血症进一步加重的其他情况,需要处理干预;②患儿如发生胆红素脑病或需要换血,需要其他相关检查,应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R722.18
A
1672-7185(2016)08-0040-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8.013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