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息肉的诊治

2016-01-30 02:20刘严峰范中宝何蛟于艺魏茂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60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结肠镜腺瘤息肉

刘严峰 范中宝 何蛟 于艺 魏茂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 60;.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结直肠息肉的诊治

刘严峰1范中宝2何蛟1于艺1魏茂华1
(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 116011;2.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文章介绍结直肠息肉的诊治。

结直肠息肉;分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肠息肉指突出于肠腔表面的隆起,以结直肠多发,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根据息肉与肠壁的附着关系可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和广基息肉。文章就结直肠息肉的各种分型进行简述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进展。

1 结直肠息肉的分型根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结直肠息肉分为腺瘤、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

1.1腺瘤 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通常为带蒂息肉,绒毛状腺瘤大多无蒂。各种息肉的细胞均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以绒毛状腺瘤多见,且多为低分化。管状腺瘤则较为少见。根据息肉的大小和组织学类型可判断其癌变的几率,一般<1 cm的息肉癌变几率<5%,>2 cm的息肉则有>50%的几率会癌变。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该综合征常见表现是各种息肉,胃和十二指肠频发,偶尔会协同各种肠外表现,包括表皮样囊肿、腹部硬纤维瘤、颅骨骨瘤和脑肿瘤。FAP病人有更高的壶腹癌风险,其他肠外恶性肿瘤罕见,主要累及肝外胆管、胆囊、胰脏、肾上腺、甲状腺与肝脏。该疾病是由5q21染色体上的APC基因所导致,该基因在病人中100%表达,后代约有50%的遗传几率,有癌变倾向,FAP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9岁,发生恶变的年龄为39岁。

1.2增生性息肉 最常见的结肠息肉主要为锯齿状腺瘤,分为广基锯齿状腺瘤和传统锯齿状腺瘤。90%的锯齿状腺瘤<3 mm,组织学上呈锯齿样外观,通常被视为良性息肉,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恶变倾向。但是,目前已从锯齿状腺瘤中找到肿瘤细胞的存在,以右侧结肠多发,老年女性和吸烟是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1.3错构瘤 错构瘤包括Cowden相关性息肉、幼年性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

1.3.1Cowden综合征 又称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特征为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有面部小丘疹、肢端角化病和口腔黏膜乳突样病变。发病年龄为13~65岁,<25岁多见,男女之比为1∶1.5。本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达40%,主要为乳腺癌、甲状腺癌等。

1.3.2幼年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较为少见,常被认为是良性息肉,由囊性膨胀的腺体结构组成,肿瘤间质固有组织,有可能导致流血或肠套叠,青少年急性多发性息肉至少增加10%患肿瘤的潜在风险,高达50%的病例肿瘤抑制基因SMAD4发生突变。

1.3.3Peutz-Jeghers综合征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合并肠道息肉和颊黏膜、嘴唇色素沉着。该疾病与肿瘤抑制基因丝氨酸和(或)苏氨酸激酶11(STK11)基因缺陷有关,这使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同时,肠外恶性肿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其中包括乳腺、卵巢、宫颈、输卵管、甲状腺、肺脏、胆囊、胆管、胰腺和睾丸的恶性肿瘤。

2 结直肠息肉的诊断

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对结直肠癌的二级预防有着关键的意义。

便隐血实验是最为简便的一种筛查办法,自从采用这一检查方法后直肠癌病死率下降33%。但该法假阴性率非常高,仅有30%~50%的胃肠道肿瘤可被检出,24%的结直肠肿瘤有积极结果。可弯曲乙状结肠镜只能发现直肠及乙状结肠的病变,一旦有阳性发现,需要进行全结肠镜检查。钡灌肠检查曾经是低位胃肠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但是阳性率较低,且直径<1.0 cm的息肉更不容易被发现。

目前,结肠镜检查被认为是结直肠疾病筛检的金标准,是检查高危人群的首选,并可以通过内镜下息肉切除干预这类病人的疾病史,然而它有以下几个缺点。首先,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如大肠穿孔(发生率1/2 500~1/2 000),以及大出血(发生率<1%)。其次,结肠镜检查的病人需要完全肠道准备,以及使用静脉镇静。此外,结肠镜检查价格相对昂贵,一般认为,正常人群每隔10年进行1次检查最经济有效,高危人群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初筛和随访。然而在结肠镜检查中,息肉漏检率也高达15%,其中主要是小息肉(<1.0 cm),这需要对结肠镜技术进一步改进,提高其阳性率。目前已有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新技术。

CT仿真结肠镜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结直肠上皮内肿瘤的诊断中只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而不能完全取代电子结肠镜。

检查结直肠癌相关基因、基因突变体及其表达产物对早期诊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尤其是PCR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测敏感性,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开辟了分子生物学途径。但此方法因其复杂、费用昂贵,而难以推广。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诊断将成为早期结直肠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3 结直肠息肉的治疗

通过干预结直肠息肉的自然疾病史,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结直肠癌的发生。这种治疗方案目前已经达成共识,采用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主要有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3.1内镜下治疗 内镜治疗为目前常用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单发带蒂息肉,包括腺瘤样或绒毛状息肉,而部分无蒂息肉也可通过黏膜下注水或葡萄糖肾上腺素切除,绝大部分错构瘤样息肉也可通过内镜下治疗。常用方法为镜下套扎或电切。此外,微波、氩气凝固术、激光治疗等切除手段也见于文献报道。对于较大的息肉或无蒂息肉,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有的息肉在内镜下摘除后,应根据病理情况决定是否行进一步治疗,肿瘤细胞局限于黏膜而未发生转移,伴有细胞异常增生,应称为异型性,将息肉完整切除即可有效避免癌变。如果见侵袭性癌细胞,并穿透黏膜层,且组织学分型为低分化,或淋巴管中查到癌细胞,转移或复发的几率>10%,有必要行广泛切除。

3.2手术治疗 结直肠切除肛管吻合重建已成为最常用的推荐术式,主要针对FAP病人,为确保所有潜在恶性结肠黏膜切除,须将全部结肠及直肠黏膜切除,然后将回肠袋和齿状线肛门管吻合。FAP病人行这一手术效果优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较少发生回肠袋炎症;另一种方法为经腹全结肠切除后回肠直肠吻合,可以避免盆底解剖损伤神经而导致阳痿,手术相对简单,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小,但是只适用于结肠息肉较少的病人。直肠有可能再发息肉,必须每6个月行1次检查,切除新生息肉,同时,癌变的几率有可能增加。选择结肠切除术的病人,5、10、15、20年后发生直肠癌的可能是4%、5.6%、7.9%、25%,必须每半年行1次检查,1/3的病人在20年之内需要行肛管重建。APC1249-1549突变的FAP病人癌变的风险更高,此类病人应选择结直肠切除肛管吻合重建术治疗。

3.3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钙剂能减少结直肠息肉的复发,但是通常需要联合内镜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此外,中医药对结直肠息肉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R574.62

A

1672-7185(2016)08-0009-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8.004

2016-04-12)

猜你喜欢
结肠镜腺瘤息肉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