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述弦 敖礼林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330700)
综合预防腹泻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廖述弦 敖礼林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330700)
对小猪腹泻最重要的是做到“防重于治”,若患病后再治疗,损失或重大损失就不可避免。小猪腹泻多是复合性感染,常发、易发、多发,养殖户无不谈之心烦。出生后1~15日龄的小猪最易染发腹泻,若不及时加以防控,死亡率高达20~60%;就是存活下来的小猪也易成为僵猪或日增重缓慢,大大推高养殖成本。
小猪如染、发腹泻,先出现吐呕,接着就腹泻不止,很快脱水,皮肤发绀,不愿吮乳或无力吸乳,如不果断救治,3~5d就会死亡。引起小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猪舍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没做好,栏舍内存有或滋生大量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球虫和螺旋体等致病微生物,极易引发小猪腹泻。
小猪对低温、寒冷和冰冻等很敏感。冬、春季,若栏舍保暖、增温工作没做实或出现疏漏,小猪遇冷受寒,易引发腹泻。春、夏季是小猪腹泻的高发期,由于高湿、高温天气多,适宜微生物病原的滋生和存活,再加上小猪难以快速适应,故腹泻发生多而重。夏、秋炎热天,如栏舍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小猪发生腹泻的可能性会大增,应注意。
投喂了变质或霉变腐烂的饲料,小猪饮用了不洁或被污染的饮水和尿液,母猪患乳房炎等疾病,如此等等,都易引发小猪腹泻。
母猪产仔前,产房、母猪体、产仔笼、垫料和其他用具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车辆、人员和用具等没经消毒不得进入猪场和栏舍内。栏舍消毒可用火焰喷射器或喷洒1~2%火碱溶液、10~20%石灰乳、5%氨水溶液等任意1种药液消毒。猪体消毒可选用10%百毒杀600倍液、强力消毒王1000倍液等任意1种药液。平时栏舍每星期消毒1~2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母猪乳房可据情用冷开水冲洗,擦干后再用0.05%过氧乙酸等消毒。粪便每天要清扫1~2次,在远离猪场250m以上的地方进行封闭发酵处理。污水应及时引入池内,每升加入2~5g漂白粉,5~6h后就可达消毒要求。
冬、春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时更换和增厚干燥清洁垫料,门、窗等应事前检查,发生破损尽快修复,谨防贼风侵入;必要时栏舍内要安装增温设备。春、夏季要防高湿、高温的危害,随时做好降湿和降温工作。冬、春季,怀孕后期的母猪,如能在饲料中添加1~2%的脂肪能提高初生小猪的抗寒能力并降低腹泻的发生。不可投喂变质、霉变或腐败的饲料。不可轻易换喂母猪饲料,否则会引起乳汁成份的变化,使小猪发生消化紊乱。供给母猪、小猪的饮水应充足并清洁无污染。
母猪产前20~30d注射或口服小猪大肠杆菌腹泻菌苗或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等,可通过初乳使仔猪获得免疫能力,能很好预防流行性腹泻和小猪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预防猪流行性腹泻,于母猪产前20~30d在后海穴位每头注射猪流行性腹泻氢氧化铝灭活疫苗3ml。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小猪腹泻,可在母猪产前25~30d肌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二联活疫苗1ml;新生仔猪在喂乳前每头肌注1ml,免疫期可达1年;仔猪断乳前7~10d,每头肌注2ml,免疫期可达半年。预防大肠杆菌引起的小猪腹泻,母猪可在产前10~20d耳根部接种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双价基因工程活疫苗,对预防小猪黄、白痢有很好效果。预防仔猪水肿病,应在仔猪断乳前14d,每头颈部肌注2ml仔猪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哺乳小猪饲料中加入0.5~1%柠檬酸可较好预防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按产品说明要求给小猪灌服益生素或饲料中加入0.02~0.2%益生素可明显减少小猪黄、白痢的发生。
母猪产前6~7d,按每千克体500mg的量将土霉素拌入饲料中饲喂;小猪出生后立即每头滴喂2滴(约5万单位)链霉素,2h后再行哺乳,起到有很好预防腹泻的效果。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造成小猪腹泻死亡的重要原因,病小猪如能及时灌服或让其自由饮用口服补液盐,能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小猪腹泻。口服补液盐的配方为: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冷开水或纯净水1000ml,每天用量为每头小猪 80~100ml,连用3~4d。用消毒针头抽取新鲜鸡蛋蛋清每枚10~15ml,加入青霉素40万单位或氯霉素2~4ml,混合均匀,每头小猪颈部或交巢穴肌注4~5ml,连用1~2次,患腹泻病的小猪95%以上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