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文(山西省吕梁市农业学校 033000)
饲料与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的概述
任晓文(山西省吕梁市农业学校 033000)
现代营养学家认为,微量元素比维生素营养更为重要,其不像维生素那样可以在体内合成,只能从环境中摄取。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饲料中添加铜、锌等重金属元素在世界各国较为普遍,同时会带来饲料安全与食品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伴随着“农”与“食”之间距离的扩大,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供应的日趋多元化、复杂化,食品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性食品主要来源于畜禽产品。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到20世纪末,我国畜产品的生产在数量上已基本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但由于兽药的广泛使用,使兽药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严重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一方面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日益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饲料行业刚刚起步,只有几百家饲料企业。80年代初期饲料市场供不应求,80年代中期以后,饲料企业的数量急剧膨胀,各地兴建企业一哄而上。90年代末期,我国的饲料行业处于稳定调整阶段。到2000年全世界饲料工业产量达到6.1亿t,我国产量也达到7000多万t,达全世界总量的11.7%,仅次与美国,名列世界第二。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消费者对饮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动物食品营养丰富,质量稳定,风味原始,没有细菌污染和异物。这就要求保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的质量。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畜牧业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将影响我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出口。因此,对于动物安全生产,提高动物产品质量,保障人类健康,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以及是否安全将直接影响畜禽水产品的正常发育。健康成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或不会在养殖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且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养殖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饲料安全是保证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饲料的安全问题一方面影响畜产品的品质,即人类食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危害人类健康;另一方面畜禽采食有安全性问题的饲料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阻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仍将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高铜不仅导致维生素的破坏,而且导致加油预混料或浓缩饲料酸败问题的严重化。由于铜与铁、锌存在拮抗作用,因此,高铜日粮要求与高铁、高锌相适应,实际上也就增加了猪对铁、锌的需要量,进而增加了饲料中毒的可能性。如果全程使用,还将引起猪体组织铜 (主要是肝、肾)、铁和锌的大量蓄积,导致畜产品毒性,最终降低畜产品的食用安全。Willians等(1980,1981)报道,高铜日粮可导致猪肝铜含量增加10~15倍。据钱莘莘报道,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0mg和350mg的铜,肝脏中铜的蓄积分别达154mg和407mg。人食用这种高铜猪肝,会造成慢性不良后果或中毒。由于高剂量铜可明显提高猪的生长性能,许多饲料生产厂家在猪饲料中添加高剂量铜。而铜易在肝中积蓄,含高残留铜的猪肝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饲料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饲料中适当的添加微量元素是必要的,其可以促进动物生长,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然而,在饲料中过量添加铜、锌等微量元素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产品的外观而在饲料中过量添加的微量元素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饲料中广泛使用含有铜、铁、锌等化学元素的添加剂会给土壤带来严重的危害。适量的微量元素能够补充动物营养需求的不足,有效的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但现在我国畜牧业盲目强调微量元素的作用。自从国外报道微量元素有上述效果后,饲料中铜锌等的添加量就日渐增高。滥用微量元素添加剂是我国饲料安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饲料中所添加的高铜、锌只有极小部分被吸收,大部分元素随畜禽粪便排入环境,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畜禽排泄物导致土壤重金属元素(尤其是铜和锌)含量超标并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消化率较低,高剂量时更低。在饲料添加剂产品中过量地使用微量元素,除了造成该产品在畜禽组织中大量沉积外,这类元素还将随粪便排出体外,其排出量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尤其是在当前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饲养密度和饲养规模急剧增加的情况下,长期如此,必然导致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的严重破坏。据关受江等报道,饲喂高铜(150mg/kg、200mg/kg、250mg/kg和300mg/kg)日粮的猪,每天由粪便排出的铜分别占食入量的98.95%,97.86%,87.3%,96.06%。当大量铜进入土壤后,土壤和植被中铜的含量也相应大量增加。用富含铜的猪粪水 (含铜700~3000mg/kg)给草地施肥,收获的干草中铜含量达到42mg/kg,绵羊采食后发生中毒死亡。含高浓度微量元素的粪便一旦污染水源,也将产生巨大危害,可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生物死亡。鱼类对高铜敏感性远远超过哺乳动物,尤其是游离的铜更是致命的,对鱼96h半致死量为0.1mg/kg。另外,粪便是较好的有机肥料,但如果铜、锌和砷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则其利用率将大大降低,原因是粪便中的高铜为短期应激因子 (碱性高、缺氧和高铜等)之一,可抑制或杀死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减少粪便分解速度。
畜牧业生产中微量元素对环境的污染,不仅破坏了养殖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了人体健康,同时也给畜牧场的自身发展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王夔.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第一版),1992:6.
[2]忽桂香.饲料安全与对策[J].饲料广角,2001(15):15.
[3]常秉文,阴竹梅,张静祥,等.没饲料安全就没有畜产品安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26(2):1-4.
[4]左楠.过量锰对鸡大脑中锰、铜、铁、锌和钙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9(6):32-34.
[5]饶辉.质量、安全和标准[J].江西饲料,2003(3):32-34.
[6]黎修全.浅析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及卫生质量评价指标[J].饲料工业,2008,29(19):57-62.
[7]刁其玉,张乃锋.加强饲料安全性的监督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确保动物源饲料安全须追加的元素[J].中国动物保健,2008,108(2):72-74.
[8]王征南.新时期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9]韦炳瑞.饲料与养殖产品安全的关系[J].广西畜牧兽医,2008,24(1):14-15.
[10]张利痒,纪海燕.饲料安全与环境污染[J].环境保护,2007(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