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再星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文/王再星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直接对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产生影响,有必要进行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1)环境适应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主要发生在大学新生群体之中。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受教育环境、家庭因素、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影响很大。而学生一跨入大学的校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心理方式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生中环境适应问题广泛存在,使得某些大学新生感觉到一种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
(2)学习方式问题。中学时代常依靠教师的安排与督促,进入大学后教师的直接管理减少,而自己独立安排学习进度与支配学习时间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那些能力欠佳的学生就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许多困难不能独立克服,因而挫折感增强,不良情绪随之而生,长期下去便会产生某种心理危机。
(3)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危机,常常是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而导致。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封闭、羞怯、敏感与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紧张、压抑、孤独与不安全感,如果长此以往,心理上的各种危机就会产生。
(4)性与恋爱方面的问题。由于对性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的性心理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因而对自己的性心理感到困惑、不适,对性欲和性冲动感到不安、羞愧和压抑。大学生在性心理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在恋爱方面的困扰。
(5)竞争与所选专业失望带来的心理压力。一些大学生在高考时填报的志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反映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使某些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的志向大相径庭。还有的学生刚进校时对自己的专业津津乐道,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所学内容并不理想,与将来的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有很大偏向。从而导致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情绪低落,常处于矛盾心理状态,最后可能导致学业荒废或成绩落伍,其结果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危机。
(6)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也较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猜疑、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对有情绪障碍的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喜怒无常,该高兴时反而悲哀,该伤心时却高兴,让人难以理解。
(1)心理危机的评定标准问题。危机介入前一定要对危机做出准确的评定,这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危机评定标准。一个人情绪紊乱不一定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如果评定错误,会导致干预失败甚至造成终生的破坏性影响。
(2)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性问题。在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中,自我的作用要大于外界的干预作用;心理平衡失调之后,归根到底要依靠自我的调节才能摆脱危机,他者的干预只能起辅助作用。但目前学术界提出的危机干预机制,只强调外因,忽视内因;只强调他者的主动作用,而且干预力量的传输是单向的,不是互动的;干预机制的主体性问题不明确,干预对象只是被动接受他者的调节。这种机制运行的后果,一是可能导致干预效果不佳,即使在短期内控制住危机状况,一段时间过后会出现“反弹”或“周而复始”的情况。二是可能导致危机恶化,导致受害者反感干预或将心理问题激化,出现彻底毁灭性的结局。
(3)心理危机的后干预问题。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后干预,即强化效果的问题,而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忽略了这一步。至于后干预的具体策略更是有待研究。
(4)心理危机干预的系统工程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运行需要各方面支持系统的相互联合。目前目光更多聚集在学校支持系统方面,而对其他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毋庸置疑,学校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最直接和最关键的支持系统,但家庭和社会也是其重要因素,要使大学生真正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还必须依靠家庭、社会等系统的支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系统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具体运作方式和模式,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5)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差。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各大高校也是近些年才开始重视,因此干预的时机与效果都不太理想。很多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名存实亡,反应迟缓,干预能力差。
(6)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不完善。目前,很多高校把心理危机预警的任务交给辅导员,但是大部分辅导员没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再加上辅导员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对象过多,有的高校一名辅导员要管理上千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及时进行预警。
(7)高校专业人员缺乏,应对效能偏低。我国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和研究的人屈指可数,资料显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还不足200人,而且大多集中于一些精神卫生医院和为数不多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如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大连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机构。尽管大多数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但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和研究的人极少,严重缺乏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和实践,应对效能偏低,很难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和研究。专业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8)系统研究欠缺,指导实践不力。专业人员缺乏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心理危机缺乏系统研究,无法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产生有效的指导,需要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由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国外的理论、方法不宜直接使用于我国的实践工作。事实上,尽管有的高校已经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但通常情况是,勇于走进这些地方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其中,有社会观念的问题,如不少人认为,进咨询中心的人都是“神经病”。因此,针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特点,开展本土化的研究与工作,使心理危机干预取得成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