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乡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或许会给某些人留下病残的躯体,却总不忘为他们搭配上一颗美丽的心灵。海伦·凯勒凭借它书写出励志的佳作,这是文坛之幸;罗德里戈依靠它谱写出传世的华章,这是古典乐坛之幸。那么在流行乐坛浩如烟海的明星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传奇呢?
在我的印象中,流行明星大多是台前幕后风光无限的“幸运儿”,即便不幸曾经降临过某些人的生活,却似乎总是难以博得我的敬佩和怜悯:雷·查尔斯(Ray Charles)曾在黑暗中堕落为瘾君子,史提夫·汪达(Stevie Wonder)十二岁便加冕童星的荣耀也着实抵消了失明的苦楚。爵士界的情形似乎更糟:一代又一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年才俊们在灯红酒绿的奢靡之气中迷失了方向,不时有人过早地将灵魂托付给了上帝,留在身后的只能是乐迷们的唏嘘和不齿。他们的生命原本是完整的,但心灵却是残缺的。每当欣赏他们遗落的经典时,我都刻意回避着他们的生平,这些往事似乎在默默地向我证明,没有哪个流行艺术家的人格之光能够照亮这片向来黑暗的天空。
这样的想法一直坚定不移,直到我很偶然地认识了米歇尔·培楚西阿尼(Michel Petrucciani),虽然那时候他的灵魂已经升上了星空。当我第一眼从照片上看到他那矮小佝偻的身体和古怪变形的眉眼时,很自然地生出一种厌恶感,心想只有爵士乐这种“藏污纳垢”的环境才会认同这种“扭曲畸形”的艺术家。对于他的音乐,一开始我并不愿过多地理会,因为它们似乎早已和他的形象划上了等号。然而,有一次,当电视里“爵士随心听”节目中的一曲“9月2日”陶醉得我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扫向屏幕时,看到的却恰恰是那个曾被我厌恶过的熟悉的身影。曲中的他像是于苍茫人海中昂首阔步,淡然一笑间惯看岁月沉浮,音符间溢满豪迈与霸气;而曲外的他却艰难地用短腿够着踏板,努力地用短指敲击着键盘,伴随着身躯的不停扭动和频繁沉重的喘息,像是在用生命跟音符搏斗着。我不记得当时想到了什么,只记得看完最后一期节目的那天,我脑海里只剩下了他的影子。
正如一首爵士经典歌曲《烟雾弥漫你的眼》(Smoke Gets in Your Eyes)里说的那样,爵士乐可能很多时候会像烟雾一样弥漫你的双眼。但如果你的双眼是被感动得泪水模糊的,那么这泪水一定是为培楚西阿尼而流。人们常说“天妒英才”,上天或许也是因为后悔赋予了培楚西阿尼卓越的音乐才华,才在本已经身患侏儒症的他刚过而立之年时,又狠心地用癌症夺走了他短暂的生命。他的人生或许几乎没有幸福可言,可是没有一颗受伤的心不能从他的音乐中品尝到幸福的滋味。这种滋味是那么的真切,似乎本不应出现在被纷乱的炫技所占领的爵士乐中,而应该存在于甜美的轻音乐和清纯的新世纪音乐中。这究竟是一种童年的回响,还是一份初恋的情怀,全凭不同身份的聆听者自己去体验和定义。或许这些出自年轻的他的音乐也只为年轻的听众而生,它没有摇摆乐的艳俗,没有波普乐的躁动,没有冷爵士的忧郁,却闪耀着上述每一种风格的魅力。法兰西人特有的浪漫,让自由的灵魂在飘满芬芳花瓣的香颂之河里尽情地飘荡。
听罢培楚西阿尼的音乐,你不会再对爵士乐抱有恐惧感。他并不像Kenny G那样,将爵士乐改良得面目全非。相反,他呈现给听众的,依旧是地地道道的爵士乐,一种既可以登堂入室,又能够雅俗共赏的音乐。在他的生前与身后,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师做到过这一点,因此他也常常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爵士钢琴家之一”。
就像培楚西阿尼的那首个性鲜明而又卓尔不群的《9月2日》一样,那是属于他自己的爵士乐标准(Jazz Standard)。它就像一张记忆的书签,你可能刚刚把它从比尔·艾文斯(Bill Evans)的那页《黛比的华尔兹》(Waltz for Debby)旁取下,又惦记着将它插进奥斯卡尔·彼得森(Oscar Peterson)的那首《麦田》(Wheatland)一侧。如果把它放大成一张唱片,那或许就是凯斯·杰瑞(Keith Jarrett)的《科隆音乐会》(K?ln Concert)。不知道他在人生中某个刻骨铭心的“9月2日”,曾经做过些什么……
即便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即便总是需要别人将他抱上琴凳,即便需要借助特制的加长器械他才能勉强操作脚下的踏板,培楚西阿尼还是不时地以独一无二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在他为数不多的唱片中也总是不乏经典的现场录音,其中就包括他奉献给爵士世界最后的独奏礼物——《现场独奏》(Solo Live)。即使是对于一个四肢健全的爵士钢琴手而言,一张独奏唱片都是最考验其功力的,因为此时没有鼓的节奏与贝司的低音作为帮衬,作品的层次与魅力全靠一个人的双手来实现。而培楚西阿尼却硬是依靠残缺的肢体为现场听众奉献了一部键盘上的交响诗。整张唱片中超过半数的曲目出自他的原创,中间夹杂着些许爵士经典名曲,风格各异又色彩斑斓,充满澎湃的活力与张力。尽管由一双病残的小手奏出,每个音符却都异常的铿锵有力,像璀璨的流星一般划破寂静的夜空,伴随着依稀分辨得出的粗重的喘息声,简直像是活生生的意志赞歌。
培楚西阿尼的《独奏会现场》听来虽与西班牙盲人爵士大师泰特·蒙托柳(Tete Montoliu)在《钢琴独奏》(Solo Piano)中的风格颇有几分形似,却又不像后者那种眼花缭乱的演奏方式搅得人心烦意乱。如果拿培楚西阿尼的作品和爵士宗师塞龙尼斯·蒙克(Thelonious Monk)的《蒙克独奏》(Solo Monk)一较高下的话,相信他所特有的气势与激情瞬间便会让后者生硬与保守的“爵士古风”黯然失色。培楚西阿尼创作的每首曲子都像是人生中的记忆碎片一般:《向上看》(Looking Up)像是青年人在上下求索人生的真谛,《克洛伊遇见格什温》(Chloe Meets Gershwin)像是在不厌其烦地对大师倾诉衷肠,《家》(Home)仿佛暮年的游子心中淡淡的离恨与乡愁,而《巴西一样的》(Brazilian Like)又像是在深夜的雨巷中仰望情人窗畔的孤灯。紧跟在前奏之后的挥洒自如的即兴变奏,总会将积聚已久的情绪逐渐释放,步步抬升,直到天马行空的音符让你在椅子上再也坐不稳为止。似乎这时培楚西阿尼的灵魂也已然跳脱出了沉重的躯壳,狂放不羁地在空中翩然起舞了一般。
唱片中最能打动我的,莫过于那首《拉希德》(Rachid)。这或许是一位女孩儿的名字,抑或就是作者梦中暗自恋着的那位。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她是否明白自己有多么幸福,因为一代钢琴诗人已经把整场晚会中最美丽的一首曲子默默献给了她。或许作者自己也明白,残缺而卑微的他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她的爱,但曲子开头略带忧伤却充满憧憬与幻想的一尘不染的旋律,却又分明暗示着甘愿为爱而守候一生的决心。先扬后抑的曲调略带羞涩,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反复着,像是纯洁少年欲言又止而辗转反侧的情愫,让人不禁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男主人公隔着舷窗欣赏心中的爱人时自然而然从指间流淌出的旋律,连无声的背景都像水墨画里的留白一般增强了它的感染力。随后,当轻缓的倾诉渐渐地牵引出抑扬顿挫的即兴演奏时,曲中的主人公似乎也终于走出了痴情的回忆,开始一点点抛开自卑的阴影,我行我素地释放出自己的魅力,精神抖擞地大胆追求起人生的幸福了,这真像是给每一位志存高远却仍旧挣扎于苦难现实中的平凡生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短短的曲子,却把厚厚的人生大书中蕴含的真理解读得如此形象而亲切。它就像一首无词的歌,或者就是独奏版的《9月2日》。听过了它,好像就走过了一生的心路历程。
世界上一定有过不止一尊美神维纳斯的雕像,但人们总是愿意把那尊断臂的维纳斯奉为经典。虽然她是残缺的,却也是真实的,她让理想主义的美在现实的人间依旧有着追寻的意义和价值。或许生活中的小矮人也能被看作一尊雕塑,他活着的时候,肢体的残缺让他必须去仰望所有人;而但当他离去的时候,人性的光辉却会让他被所有人仰望。即便真正的维纳斯从未开过口,人们也应当不会忘记,曾有过一位法国的斗士,用音乐替她倾诉过心声。